華文網

浙江2萬名社工 有個好消息!社工有了國家職業資格

近日,經國務院同意,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印發了《關於公佈國家職業資格目錄的通知》,

其中社會工作者首次被納入了國家職業資格。事實上,早在2012年,浙江就正式印發了《浙江省社會工作人才隊伍建設中長期規劃(2011—2020年)》,全面推進社會工作人才隊伍建設。

近年來,浙江社會工作專業人才隊伍不斷發展壯大,目前全省共有社會工作師和助理社會工作師22455人,其中在社區工作的有13433人,占比60%。此外,我省溫州、嘉興等地還有社工員近萬名,

其中大部分在城鄉社區工作。

出臺激勵政策,引發社工報考“熱”

今年6月,浙江社工報考人數創歷史新高,引發社會關注。僅溫州市共8329人參加社工考試,比去年增加了7326人。社工由冷門職業到報考人數持續增長,離不開各地相關政策的激勵。

為壯大社會工作人才隊伍,浙江各地制定出臺社工考試優惠政策和鼓勵措施。例如,杭州、寧波等地對取得社工師和助理社工師證書的社區工作者分別給予每月400元和200元的津貼補助。

湖州等地除每月給予補助外,還一次性給予社工師和助理社工師2000元和1000元的補助。溫州將社會工作人才納入人才規劃,並出臺相關扶持政策,對已獲得全國證書的社工每月發放補貼,充分緩解社區工作人員“工作忙、壓力大、負荷重”的困境。

同時,各地通過教育培訓、發放“持證”津貼、社會工作督導等方式,積極推動社會工作專業人才能力水準提升和社區社會工作發展。

在相關政策激勵下,越來越多的人加入社工隊伍,去年社工考試我省報考人數首次突破了2萬人。

注重人才培養,提升社工專業化水準

隨著社工需求量的日益增大,繁雜多樣社區工作對社工專業化水準提出要求。

今年10月10日,杭州西湖區和浙江工業大學聯合在浙江工業大學屏峰校區成立全省首家社工學院——西湖區社工學院。50多名社區工作者將作為第一批學員,在學院內進行為期半年的學習,通過考試獲得畢業證書。

近年來,浙江相關高校積極開展社會工作專業人才培養模式改革,探索社會工作課堂教學與實務教育相結合的機制,著力培養“用得上、接地氣”的應用型社會工作專業人才。

目前,我省已在多所院校中設立了社會工作專業,浙江大學、浙江師範大學和杭州師範大學等均設立了社會工作專業學位碩士點。除普通高等學歷教育外,相關高校依託現有師資力量,聯合社會教育機構,積極開展社會工作專業人才繼續教育。如杭州師範大學與地方政府共建社會工作專業人才培訓基地,開展社工上崗培訓和業務培訓,取得了較好的成效。

各類平臺搭建,推進社工職業化進程

近幾年,浙江各地社會工作崗位開發設置步伐不斷加快,目前全省共開發了社會工作專業崗位13357個,其中城鄉社區社會工作專業崗位11475個,社會工作服務領域涵蓋了社會福利、社會救助、社區建設和婦女、青少年、教育、衛生、失獨家庭、司法矯治等各領域。

嘉興市通過免註冊費、補開辦費、孵化培育等途徑,打造了“婦聯陽光”、“計生三葉草”等系列社工品牌。金華市借助浙江師範大學社工專業力量,給予政策、資金等傾斜扶持,動員鼓勵該校老師組建專業社工機構,開展示範性專業社會工作服務。

“現在,越來越多的人願意加入社工行列。”溫州市民政局社工人才建設處副處長王皓告訴記者,在溫州社工工作領域已從社會福利、社區矯治、司法等逐步向衛生、教育、社會保障、心理輔導等領域擴展。目前溫州市已開展188個專業社工服務專案,並以基層社區為重點設立社會工作室,培育城鄉社區社會工作室798家,涵蓋了老年人、婦女、青少年、教育、計衛、企業、禁毒、失庭、司法矯治等領域。下一步,將繼續增加社會養老、社會救助、公益慈善等社會工作崗位。

各類平臺搭建,推進社工職業化進程

近幾年,浙江各地社會工作崗位開發設置步伐不斷加快,目前全省共開發了社會工作專業崗位13357個,其中城鄉社區社會工作專業崗位11475個,社會工作服務領域涵蓋了社會福利、社會救助、社區建設和婦女、青少年、教育、衛生、失獨家庭、司法矯治等各領域。

嘉興市通過免註冊費、補開辦費、孵化培育等途徑,打造了“婦聯陽光”、“計生三葉草”等系列社工品牌。金華市借助浙江師範大學社工專業力量,給予政策、資金等傾斜扶持,動員鼓勵該校老師組建專業社工機構,開展示範性專業社會工作服務。

“現在,越來越多的人願意加入社工行列。”溫州市民政局社工人才建設處副處長王皓告訴記者,在溫州社工工作領域已從社會福利、社區矯治、司法等逐步向衛生、教育、社會保障、心理輔導等領域擴展。目前溫州市已開展188個專業社工服務專案,並以基層社區為重點設立社會工作室,培育城鄉社區社會工作室798家,涵蓋了老年人、婦女、青少年、教育、計衛、企業、禁毒、失庭、司法矯治等領域。下一步,將繼續增加社會養老、社會救助、公益慈善等社會工作崗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