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你真看懂《功夫》了嗎?一部被嚴重低估的電影!

我一直認為《功夫》才是最能代表周星馳的片子,而不是《大話西遊》或者《喜劇之王》,馮小剛也曾在電影展說:“周是偶像派演員,實力派導演。”下面給大家分享一則知乎評論,看看星爺的《功夫》這一部在當年被低估的電影,

到底是好在哪裡:

其實我一直覺得,各個方面來說,《功夫》才是周星馳電影生涯至今為止的巔峰,尤其是作為導演。

這一點,不光觀眾和影迷承認,連業內人士都認可:美國首屈一指的影評人羅傑埃伯特把它形容為“當成龍和勃斯特基頓遇見塔倫蒂諾”;姜文大贊它被一直等待的電影;而陳凱歌這次拍《道士下山》,也說“近十年功夫電影只有周星馳的這部不錯。

那麼它到底好在哪裡?

1,漫畫式設定與世界觀構架

《功夫》拍攝上映於03-04年,04年之前的功夫電影是什麼樣的?拳拳到肉的李小龍、成龍和洪金寶,或者是融入哲思、已經偏向超能武俠的《臥虎藏龍》。而《功夫》做到了一點獨創,即是漫畫式設定,

放在《功夫》裡的直觀體現即是在動作、情節、邏輯、攝影等各個方面糅雜誇張與虛幻,就像《長江七號》的主角徐嬌小朋友隨口一句評價:“這些看起來不像是真的。”

琴音可以殺人、火雲邪神出手的速度快過子彈、阿星如來神掌的境界比之孫大聖基本就差了七十二變、蛇毒陰差陽錯有助主角,斧頭幫在豬籠城寨的出場還做了個黑雲壓城的特效……半現實半虛構的世界以及通過整體鏡頭呈現出的風格,

正是最大的特色。不信你可以回憶下,還有什麼功夫片是這種樣子的?

2,武打場面

粗略計算算,整部片長為一個半小時的電影,前後有數場耗時不短、人物出場較多的武打場面:斧頭幫尋釁,三英雄出手;三人對戰琴師、琴師對戰包租公婆;包租公婆和火雲邪神的大戰;阿星決戰火雲邪神。延續漫畫式設定,《功夫》裡的高手和武功有別于人類正常認知所能打出的一招一式,

它近于武俠漫畫的描寫,甚至更加誇張。

鑒於招式本身的特點,洪拳、譚腿和棍法在影片中有非常實在的描寫,一招一式較為明晰。(也有因為武指是洪金寶的緣故。PS,功夫有兩個武指,另一個為袁和平。其實從動作風格上就可以清晰區分)。

而到了表現琴音、獅吼功、如來神掌、蛤蟆功等傳奇色彩強的功夫時,電影就大大加重了虛化和想像力的成分。

“琴師抱琴揚手一揮,錚錚琴鳴,強大的衝擊力撞向對手,就好像骷髏武士執刀猙獰砍去。待到被擊潰,這群醜陋陰黑的武士又慢慢霧化消散,直到不見。鏡頭一轉,琴師戰敗。”——星爺把原本無形的琴聲威力化作了有形的骷髏武士,觀眾一目了然不說,還加大了視覺衝擊力。星爺也把包租婆獅吼功威力帶來的氣流波動都用特效做出來了,效果同上。

而且整體氛圍兼糅了想像力和浪漫飄逸,非常新奇。(當然,這裡還要加上出彩的音樂和整體節奏配合,下面再說)。

3,群演醬油

周星馳的電影,配角和群演一向出彩,尤其《功夫》,為大家貢獻了很多直到今天還在被不斷運用和延伸的角色。

包租公、包租婆夫婦:大嗓門與色魔,最後卻是太極行雲流水,獅吼功大氣威重。大師風範,心火不熄,不外乎如是。而且也為觀眾提供了不少笑料。

齙牙珍:戲份不多,但出奇的讓人印象深刻。嫋嫋婷婷的身段,嬌媚愛美的女兒常態,格外出位元的齙牙,這幾種似乎矛盾的屬性集合於一人身上。她不是美女,但當她第一個站出來為了三位高手和包租婆大吵的時候,又是無與倫比的氣勢和情義。

看著一副呆傻的樣子,表情木訥,其貌不揚,每次出場還都露著半個屁股。是丑角嗎?搞笑嗎?可他卻軟硬不吃,在被威脅的時候半點表情也沒有。這個時候你才發現,那哪裡是傻氣,就像《審死官》裡黃一飛演的管家始終居高臨下的眼神,竟然無端生出份冷和硬,還夾雜著微微的嘲弄。

這個人物或許是最值得期琢磨的一個角色。

他平凡,渺小,天賦一般,也沒有任何功夫傍身。大敵來臨的那一刻,他義正言辭的告訴包租公包租婆,你們教我功夫,我來對付他,配上少有的正常、也鄭重的表情。——“就算殺了一個我,還有千千萬萬個我。”

還有三位深藏不露的高手和連老弱婦孺都可能藏有一手絕技的圍觀黨們。從前可以是如花、石榴姐、洪爺這樣單個的引人注意的人物,現在則是《功夫》這一撥人。至於周星馳為什麼能把群演拍出色,這又是一個可以洋洋灑灑的話題,知乎上有相應答案,就不廢話了。

幕前,豬籠城寨是傳奇之地,作為觀眾永遠不會猜透還有多少意想不到的人物和事件;幕後,這不大不小的一方天地大大考驗了導演的功力:戲份少又吃重的醬油怎麼安排、群眾演員如何站位、道具佈景以什麼方法利用完全、這一幕幕又是如何完成串珠並和整部影片掛鉤鋪墊……

就拿豬籠城寨來說,從場景出現到全部人物(包括醬油,和醬油的醬油)登場完畢不過幾分鐘,星爺掃完全景之後從一日之晨拍起:多人聚居洗漱的環境、生活氣息的餐點、來往的各色人物,苦力強扛沙包、齙牙珍要求裙子開叉更高、包租公小男人式的好色……每一處人物、臺詞和場景都以秒計,但一路下來,從豬籠城寨的生活環境到每個人物特點全部一目了然。沒有雜亂之感,反而是好奇和有趣。就連語言,星爺都很細心的讓不同人物說著不同的國語、粵語、英文、家鄉方言等,好笑是一碼事,也順帶突出了魚龍混雜之感。

4,故事

但凡有鑒賞能力的都知道,周星馳的電影不光是讓你笑或者讓你哭,它總有那麼一些細緻的感情可以輕易打動你。《功夫》也是一樣。

先來看看電影的主角——阿星。

你們有見過像惡霸一樣登場,人未露臉聲未發就很不善良地踩破小孩氣球的主角嗎?你們有見過一出場就欺負弱小未遂、還把殺人掛在嘴裡並真的有意圖去實踐的主角嗎?他就是。

“記憶是痛苦的根源。”童年,他一心想成為匡扶正義的英雄,拿著本可以去讀書的錢買了本只值幾分幾毛的“武功秘笈”,一番苦練之後,想救人卻被按在地上以最不堪的方式羞辱,自以為功夫了得卻被人輕易打翻在地……

他就是一個笑話。

阿星逐漸長大,他開始依從所謂的社會規律。“這個世界,滿街都是錢,遍地都是女人,誰能夠下決定就能爭的贏。”他沒有錯,強權,武力,放到任何時代都適用。他拼命想加入代表著權勢和地位的斧頭幫,嘴上叫囂“我要殺人”,實際是想用看得見的金錢富貴和再也不用受到欺壓的地位來證明自己再不是小時候那個任人打罵的孩子。

善良被壓抑,夢想被掩藏,想要冷心冷面走另一條道路,閃現的回憶和遇到的人又在不斷讓他矛盾和掙扎。

阿星第一次握著棍棒的時候,他故作鎮定,被逼急了往老大琛哥頭上一棍連他自己都不敢置信。直到瀕死也要往火雲邪神頭上一敲,阿星第一次成為主導,終於弄明白自己想要的是什麼。啞女的無聲可以勝過有聲,善惡到頭總會分明,那些以為消失不見的堅持和理想一直都在蠢蠢欲動。

“為了維護世界和平”,這話最初是由童年阿星說出,戲裡的惡霸戲外的觀眾恐怕都在嘲笑小孩子的天真和不自量力。但最後,阿星一襲白衣重生,舉重若輕的招式,竟然真的成真。善惡有報,回歸本心,他依舊可以是那個賣著棒棒糖的小人物。什麼武俠宗師?牽著姑娘的手就可以了。

星爺的電影他從來不會刻意去挖掘人性複雜,也無意深沉厚重或者針砭時弊,他就是給出一個簡單乾淨、極富可看性的故事。以功夫包裹理想,以笑料暗合人生,臨到頭來,不忘添上一筆很美的情感和始終存在的正義希望。星爺自己都說,“我扮不出高深的,怎麼樣都不行”。

價值觀一直很簡單,金銀傻傻的努力,最後成功;《兒歌三百首》在西遊降魔中被推到核心精神的位置;阿星在用近乎孩童般打架方式(比如踩腳趾和拿暗器做玩具)贏了火雲邪神後,他和啞女在最後一刻又以重返童年的方式相遇……

而這種“簡單”的另一表現就是小人物式的成長。就像尹天仇對著大海喊的那句“努力,奮鬥”一樣,星爺電影裡幾乎所有主角都有著一路奮發向上進而有所轉變有所成的經歷,哪怕如《食神》主人公開頭風光無限,不消片刻還是被打入低谷。隨後,他們通過自身和外界的雙重作用通常會達到一個新的境界,最後以不同方式悟道自己的本心。

5,喜劇效果

你先數數,哪怕在看了電影若干年後再回顧,還是有很多情節可以讓你笑出來吧?包租婆的獅吼、醬爆的屁股和停水、阿星挑釁豬籠城寨、穿拖鞋戴眼鏡在馬桶上看報紙的火雲邪神、三英雄夕陽話別後一人沒站穩掉下去了、肥仔聰三刀不中“豬隊友”模式、“你還是寫中文吧”、林雪那個角色的出場、阿星和包租公腳力堪比風火輪的追逐戰、“不正常人類研究中心”……隨便寫寫就有很多。

還有情緒的轉換和“戛然而止”。“停頓”這個作用在周星馳的電影裡很特別。

一般說來,電影在高☆禁☆潮之後會繼續渲染氣氛,“鎖”住觀眾此時的感動和震撼,以便達到更好的衝擊力。但星爺在他的電影裡有另外一套思路。他從來不會讓各種情感過度延長和放大,柳飄飄在聽到那句“我養你啊”之後還是轉身離開、阿星和啞女只有幾個對視、剖白心跡的挺身而出化為敲在火雲邪神頭上的輕輕一打,等等例子還有很多。

如此一來,如是為了喜劇效果則有前後對比意想不到之妙,如是表達情緒,那便很好的讓觀眾對一閃而過的精彩點印象深刻。不濫用,便不容易多度和惡俗;短暫,才更加珍惜和銘記。

有一點特別要指出,目前很多喜劇是把網路段子揉進電影裡逗觀眾笑,而周星馳的電影是創作段子和話題來讓觀眾一遍遍地自發傳播,十年還不息……差別可以想見。星爺的喜劇笑點和情節從來不是生搬硬插,他首先會著力於整體故事的結構和每個人物的立足,再於此基礎上設計推動情節發展又具笑點的環節。等到把故事和人物全部推出,不僅能清晰表達基本意義,還能在不同環節讓觀眾有自己的感慨和聯想,這是最難得的地方。

星爺的電影為什麼好笑,他的喜劇手法有哪些,這些題目大到可以去寫專業論文了,在這裡不一一分析,只想說,做喜劇比正劇悲劇要難,這幾乎已是公認。快了一秒,慢了一拍,出來的效果便完全不同。就比如砸在包租公頭上的那一盆花,從他摔倒在地到頭頂開花,每一秒的動作和安排都是精打細算。

直到不見。鏡頭一轉,琴師戰敗。”——星爺把原本無形的琴聲威力化作了有形的骷髏武士,觀眾一目了然不說,還加大了視覺衝擊力。星爺也把包租婆獅吼功威力帶來的氣流波動都用特效做出來了,效果同上。

而且整體氛圍兼糅了想像力和浪漫飄逸,非常新奇。(當然,這裡還要加上出彩的音樂和整體節奏配合,下面再說)。

3,群演醬油

周星馳的電影,配角和群演一向出彩,尤其《功夫》,為大家貢獻了很多直到今天還在被不斷運用和延伸的角色。

包租公、包租婆夫婦:大嗓門與色魔,最後卻是太極行雲流水,獅吼功大氣威重。大師風範,心火不熄,不外乎如是。而且也為觀眾提供了不少笑料。

齙牙珍:戲份不多,但出奇的讓人印象深刻。嫋嫋婷婷的身段,嬌媚愛美的女兒常態,格外出位元的齙牙,這幾種似乎矛盾的屬性集合於一人身上。她不是美女,但當她第一個站出來為了三位高手和包租婆大吵的時候,又是無與倫比的氣勢和情義。

看著一副呆傻的樣子,表情木訥,其貌不揚,每次出場還都露著半個屁股。是丑角嗎?搞笑嗎?可他卻軟硬不吃,在被威脅的時候半點表情也沒有。這個時候你才發現,那哪裡是傻氣,就像《審死官》裡黃一飛演的管家始終居高臨下的眼神,竟然無端生出份冷和硬,還夾雜著微微的嘲弄。

這個人物或許是最值得期琢磨的一個角色。

他平凡,渺小,天賦一般,也沒有任何功夫傍身。大敵來臨的那一刻,他義正言辭的告訴包租公包租婆,你們教我功夫,我來對付他,配上少有的正常、也鄭重的表情。——“就算殺了一個我,還有千千萬萬個我。”

還有三位深藏不露的高手和連老弱婦孺都可能藏有一手絕技的圍觀黨們。從前可以是如花、石榴姐、洪爺這樣單個的引人注意的人物,現在則是《功夫》這一撥人。至於周星馳為什麼能把群演拍出色,這又是一個可以洋洋灑灑的話題,知乎上有相應答案,就不廢話了。

幕前,豬籠城寨是傳奇之地,作為觀眾永遠不會猜透還有多少意想不到的人物和事件;幕後,這不大不小的一方天地大大考驗了導演的功力:戲份少又吃重的醬油怎麼安排、群眾演員如何站位、道具佈景以什麼方法利用完全、這一幕幕又是如何完成串珠並和整部影片掛鉤鋪墊……

就拿豬籠城寨來說,從場景出現到全部人物(包括醬油,和醬油的醬油)登場完畢不過幾分鐘,星爺掃完全景之後從一日之晨拍起:多人聚居洗漱的環境、生活氣息的餐點、來往的各色人物,苦力強扛沙包、齙牙珍要求裙子開叉更高、包租公小男人式的好色……每一處人物、臺詞和場景都以秒計,但一路下來,從豬籠城寨的生活環境到每個人物特點全部一目了然。沒有雜亂之感,反而是好奇和有趣。就連語言,星爺都很細心的讓不同人物說著不同的國語、粵語、英文、家鄉方言等,好笑是一碼事,也順帶突出了魚龍混雜之感。

4,故事

但凡有鑒賞能力的都知道,周星馳的電影不光是讓你笑或者讓你哭,它總有那麼一些細緻的感情可以輕易打動你。《功夫》也是一樣。

先來看看電影的主角——阿星。

你們有見過像惡霸一樣登場,人未露臉聲未發就很不善良地踩破小孩氣球的主角嗎?你們有見過一出場就欺負弱小未遂、還把殺人掛在嘴裡並真的有意圖去實踐的主角嗎?他就是。

“記憶是痛苦的根源。”童年,他一心想成為匡扶正義的英雄,拿著本可以去讀書的錢買了本只值幾分幾毛的“武功秘笈”,一番苦練之後,想救人卻被按在地上以最不堪的方式羞辱,自以為功夫了得卻被人輕易打翻在地……

他就是一個笑話。

阿星逐漸長大,他開始依從所謂的社會規律。“這個世界,滿街都是錢,遍地都是女人,誰能夠下決定就能爭的贏。”他沒有錯,強權,武力,放到任何時代都適用。他拼命想加入代表著權勢和地位的斧頭幫,嘴上叫囂“我要殺人”,實際是想用看得見的金錢富貴和再也不用受到欺壓的地位來證明自己再不是小時候那個任人打罵的孩子。

善良被壓抑,夢想被掩藏,想要冷心冷面走另一條道路,閃現的回憶和遇到的人又在不斷讓他矛盾和掙扎。

阿星第一次握著棍棒的時候,他故作鎮定,被逼急了往老大琛哥頭上一棍連他自己都不敢置信。直到瀕死也要往火雲邪神頭上一敲,阿星第一次成為主導,終於弄明白自己想要的是什麼。啞女的無聲可以勝過有聲,善惡到頭總會分明,那些以為消失不見的堅持和理想一直都在蠢蠢欲動。

“為了維護世界和平”,這話最初是由童年阿星說出,戲裡的惡霸戲外的觀眾恐怕都在嘲笑小孩子的天真和不自量力。但最後,阿星一襲白衣重生,舉重若輕的招式,竟然真的成真。善惡有報,回歸本心,他依舊可以是那個賣著棒棒糖的小人物。什麼武俠宗師?牽著姑娘的手就可以了。

星爺的電影他從來不會刻意去挖掘人性複雜,也無意深沉厚重或者針砭時弊,他就是給出一個簡單乾淨、極富可看性的故事。以功夫包裹理想,以笑料暗合人生,臨到頭來,不忘添上一筆很美的情感和始終存在的正義希望。星爺自己都說,“我扮不出高深的,怎麼樣都不行”。

價值觀一直很簡單,金銀傻傻的努力,最後成功;《兒歌三百首》在西遊降魔中被推到核心精神的位置;阿星在用近乎孩童般打架方式(比如踩腳趾和拿暗器做玩具)贏了火雲邪神後,他和啞女在最後一刻又以重返童年的方式相遇……

而這種“簡單”的另一表現就是小人物式的成長。就像尹天仇對著大海喊的那句“努力,奮鬥”一樣,星爺電影裡幾乎所有主角都有著一路奮發向上進而有所轉變有所成的經歷,哪怕如《食神》主人公開頭風光無限,不消片刻還是被打入低谷。隨後,他們通過自身和外界的雙重作用通常會達到一個新的境界,最後以不同方式悟道自己的本心。

5,喜劇效果

你先數數,哪怕在看了電影若干年後再回顧,還是有很多情節可以讓你笑出來吧?包租婆的獅吼、醬爆的屁股和停水、阿星挑釁豬籠城寨、穿拖鞋戴眼鏡在馬桶上看報紙的火雲邪神、三英雄夕陽話別後一人沒站穩掉下去了、肥仔聰三刀不中“豬隊友”模式、“你還是寫中文吧”、林雪那個角色的出場、阿星和包租公腳力堪比風火輪的追逐戰、“不正常人類研究中心”……隨便寫寫就有很多。

還有情緒的轉換和“戛然而止”。“停頓”這個作用在周星馳的電影裡很特別。

一般說來,電影在高☆禁☆潮之後會繼續渲染氣氛,“鎖”住觀眾此時的感動和震撼,以便達到更好的衝擊力。但星爺在他的電影裡有另外一套思路。他從來不會讓各種情感過度延長和放大,柳飄飄在聽到那句“我養你啊”之後還是轉身離開、阿星和啞女只有幾個對視、剖白心跡的挺身而出化為敲在火雲邪神頭上的輕輕一打,等等例子還有很多。

如此一來,如是為了喜劇效果則有前後對比意想不到之妙,如是表達情緒,那便很好的讓觀眾對一閃而過的精彩點印象深刻。不濫用,便不容易多度和惡俗;短暫,才更加珍惜和銘記。

有一點特別要指出,目前很多喜劇是把網路段子揉進電影裡逗觀眾笑,而周星馳的電影是創作段子和話題來讓觀眾一遍遍地自發傳播,十年還不息……差別可以想見。星爺的喜劇笑點和情節從來不是生搬硬插,他首先會著力於整體故事的結構和每個人物的立足,再於此基礎上設計推動情節發展又具笑點的環節。等到把故事和人物全部推出,不僅能清晰表達基本意義,還能在不同環節讓觀眾有自己的感慨和聯想,這是最難得的地方。

星爺的電影為什麼好笑,他的喜劇手法有哪些,這些題目大到可以去寫專業論文了,在這裡不一一分析,只想說,做喜劇比正劇悲劇要難,這幾乎已是公認。快了一秒,慢了一拍,出來的效果便完全不同。就比如砸在包租公頭上的那一盆花,從他摔倒在地到頭頂開花,每一秒的動作和安排都是精打細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