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雲掌財經丨順豐“過萬月薪”大幅縮水!原來王衛是這樣賺錢

作者:雲掌財經 財明明

“做企業要與員工共用利益,這樣才能做成百年老店。”這是順豐速運總裁王衛的企業觀,也是順豐的核心管理理念。

眾所周知,一向低調行事的順豐,在關愛員工方面並不“低調”,

其員工收入普遍高於其他快遞企業。在這種背景下,順豐在2016年又持續提高員工收入。

過萬月薪大幅縮水,順豐快遞小哥收入知多少

順豐快遞小哥一個月究竟能拿到多少工資?是傳說中的讓諸多白領人士汗顏的1.5萬元嗎?順豐控股的最新年報隱約披露了此中薪酬變化。

3月12日晚,雲掌財經獲悉,剛剛完成更名的順豐控股(002352)就在快遞上市公司企業中率先披露了重組上市後的首份年報。

年報顯示,2016 年度,順豐控股實現歸屬上市公司淨利潤41.8億元,持續經營業務同比增加112.51%,每股收益1.06元。扣除非經常性損益後淨利潤達26.43億元,持續經營業務同比增長62.85%,不僅完成承諾利潤(21.85億元),而且超額20.9%,達到4.58億元。

這份同業中最優的經營成績單,

使得順豐作為國內領先的快遞物流綜合服務提供者的地位再次強化。

主營收入中,速運物流收入達571.4億元,商業銷售收入2042萬元。

相對於A面靚麗的業績和2600多億的估值,順豐控股的B面,則是曾經以嘿客為代表的O2O業務嘗試不利,其商業板塊三年累計虧損超過16億元,2015年,順豐控股對商業板塊進行了剝離。

目前,嘿客大都已轉型為順豐優選。新京報記者實地走訪發現,

線下門店產品陳列較少,且客流量不足,順豐優選方面則告訴新京報記者,目前實施委託管理的店鋪已經是一個盈利的模式。

根據順豐控股借殼上市方案,其商業板塊急速擴張勢頭已在2015年戛然而止——2015年9月30日,順豐控股將順豐電商、順豐商業100%股權分別以人民幣1元轉讓給大股東明德控股持股76%的順豐控股集團商貿有限公司。

順豐控股對順豐電商和順豐商業的剝離,大有甩包袱的意味。

順豐控股上市方案顯示,“已剝離業務商業板塊”自2013年至2015年前9月虧損分別是1.26億元、6.14億元、8.66億元,相加虧損16.06億元,而剝離價格也非常低。

從本次年報中的財務資料分析,順豐控股2016年度的毛利率為19.69%,較上年度持續經營業務部分毛利率下降0.73%,究其原因,應該與其快遞業前三大成本“員工薪酬、外包成本及運輸成本”合計占收入比上升1%相關。

順豐是國內快遞業的龍頭,順豐快遞小哥的收入也一直受同行羡慕。那麼,順豐快遞小哥一個月的收入究竟能到多少呢?

據順豐控股2016年年報顯示,公司在2015年持續經營業務之下,職工薪酬為151.78億元,占營業成本比重為40.34%。

順豐公司的員工數量方面,據順豐控股披露的公司研發投入情況顯示,公司在2015年研發人員數量為1795人,占比為1.47%,即公司全體職工人數為12.2萬人。而非外界所言的30多萬人。粗略計算發現,順豐快遞小哥在2015年的人均年收入大致為12.43萬元,實現了“月入過萬”。

在2016年持續經營業務之下,順豐控股職工薪酬降為94.43億元,占營業成本比重為20.44%。公司對此解釋稱,2016年公司業務模式發生變化,部分業務環節採取了外包方式,綜合2016年職工薪酬、外包成本和運輸成本,比2015年持續經營業務總體增加約23.44%,與速運綜合物流服務業務量及營業收入同比增量基本一致。

但是,順豐快遞小哥較2015年的收入卻明顯下降。2016年,順豐控股研發人員數量為2088人,占比為1.68%,對應公司全體職工人數為12.4萬人。

粗略計算發現,2016年公司人均年收入為7.6萬元,折合月均收入6333元。值得一提的是,年報還表示,公司報告期內不存在勞務外包數量較大的情況。

換言之,相較於2015年,順豐快遞小哥的2016年人均年收入大幅下滑39%。

在其他費用方面,順豐控股2016年度管理費用占持續經營業務收入比較2015年下降1.22%,銷售費用占持續經營業務收入比較2015年下降0.53%。

或受益于這兩項費用下降影響,毛利率雖略有下降,但可比口徑扣非後淨利潤率卻上升了1.2個百分點。最終,2016年度歸屬母公司淨利潤率為7.3%,扣非後歸屬母公司淨利潤率為4.6%。

這兩年,順豐控股進行多方位的突圍試錯,也曾經引起了很多爭議和不解,但是從公告中透露的資訊可以看出,順豐對於自己的戰略選擇始終堅定不移,此前佈局的業務已經開始生根發芽,而且也為未來提供了無限的可能性。

順豐控股不會滿足于只為客戶提供快遞服務,其未來發展的核心在於提供一體化的綜合物流解決方案。物流綜合服務能力是行業未來的核心競爭力,服務體系越完整,整體供應鏈的效率越高,盈利能力就越強。

版權聲明:

職工薪酬為151.78億元,占營業成本比重為40.34%。

順豐公司的員工數量方面,據順豐控股披露的公司研發投入情況顯示,公司在2015年研發人員數量為1795人,占比為1.47%,即公司全體職工人數為12.2萬人。而非外界所言的30多萬人。粗略計算發現,順豐快遞小哥在2015年的人均年收入大致為12.43萬元,實現了“月入過萬”。

在2016年持續經營業務之下,順豐控股職工薪酬降為94.43億元,占營業成本比重為20.44%。公司對此解釋稱,2016年公司業務模式發生變化,部分業務環節採取了外包方式,綜合2016年職工薪酬、外包成本和運輸成本,比2015年持續經營業務總體增加約23.44%,與速運綜合物流服務業務量及營業收入同比增量基本一致。

但是,順豐快遞小哥較2015年的收入卻明顯下降。2016年,順豐控股研發人員數量為2088人,占比為1.68%,對應公司全體職工人數為12.4萬人。

粗略計算發現,2016年公司人均年收入為7.6萬元,折合月均收入6333元。值得一提的是,年報還表示,公司報告期內不存在勞務外包數量較大的情況。

換言之,相較於2015年,順豐快遞小哥的2016年人均年收入大幅下滑39%。

在其他費用方面,順豐控股2016年度管理費用占持續經營業務收入比較2015年下降1.22%,銷售費用占持續經營業務收入比較2015年下降0.53%。

或受益于這兩項費用下降影響,毛利率雖略有下降,但可比口徑扣非後淨利潤率卻上升了1.2個百分點。最終,2016年度歸屬母公司淨利潤率為7.3%,扣非後歸屬母公司淨利潤率為4.6%。

這兩年,順豐控股進行多方位的突圍試錯,也曾經引起了很多爭議和不解,但是從公告中透露的資訊可以看出,順豐對於自己的戰略選擇始終堅定不移,此前佈局的業務已經開始生根發芽,而且也為未來提供了無限的可能性。

順豐控股不會滿足于只為客戶提供快遞服務,其未來發展的核心在於提供一體化的綜合物流解決方案。物流綜合服務能力是行業未來的核心競爭力,服務體系越完整,整體供應鏈的效率越高,盈利能力就越強。

版權聲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