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揭秘戰國青銅劍的鑄制技術及“削殺矢之齊”

春秋戰國時期,為了抵禦外強、鞏固政權,各大諸侯國都曾鑄制大量的青銅兵器,其中相當數量為青銅劍。對於戰國青銅劍的研究,一般集中在形制、產地及合金的化學成分等方面。

筆者則結合模擬試驗,認真探討了“範鑄技術”、“機械性能”、“削殺矢之齊”及“鑄後加工”等四個主要問題。由於地下出土的青銅劍絕大部分為無紋飾的素劍,因此,這裡主要討論一般的素面劍,有紋飾的花紋劍將另文討論。

1,青銅劍的範鑄技術

制範之前必須先有模,通過對青銅劍幾何形狀的研究後認為,青銅劍雖為兩個面,但這兩個面的幾何形狀完全一致,說明劍的兩塊泥範是用同一個模具夯制出來的。

生活在戰國時代的荀子,恰逢大量生產青銅劍的時代。荀子在《強國》篇裡雲:“刑范正,金錫美,工冶巧,火齊得,剖刑而莫邪已┉[1]。”荀子在這裡強調了鑄劍需用規整的模(刑)制出規整的範,銅(金)與錫的配比要適當,工匠要心靈手巧 ,澆鑄時的銅液溫度(火)要根據合金(齊)的配比掌握得當,當作到了這些以後,剖開范腔時,一把“莫邪”劍即可鑄得[2]。荀子作《強國》篇,

是用鑄制青銅劍的工藝過程來比喻治理國家的道理,所以,鑄劍過程說得十分抽象。那未戰國的青銅劍到底是如何鑄制出來的呢?認真考察戰國墓葬中出土的青銅劍,不難發現,幾乎每一把戰國青銅劍各部位之間的寬度及厚度的變化,在其兩個面上都是一致的。

從這一現象中,我們推測戰國人鑄劍時,所用劍模應為“一面模”。這裡所謂“一面模”,是指戰國劍雖然有兩個面,

但模具只作其中的一個面,從兩邊的刃口分型。如圖一所示,在劍模上與劍體平行的兩邊設置子母扣即榫與卯,榫卯與劍體呈等距離垂直,一邊設榫,另一邊就設卯,在這種模上夯制出的泥範,就會不分正、反。當兩塊劍范的范面相對時,一塊範面上的卯和榫,正好分別與另一範面上的榫和卯扣合。這樣,兩塊泥範一扣合,便形成一個完整的劍體範腔。

用兩塊相同范扣合成劍體範腔的示意圖

採用這種方法鑄制的青銅劍可保持正反劍面的對應幾何形狀、長度、 寬度及厚度等皆相同。因此,我們在用範鑄法作模擬實驗時,只作了青銅劍一個面的模。如果作成兩面模具,其正反兩面的對應形狀和尺寸難免不同,這樣,用其夯制的兩個范以及範鑄所得的劍體,

它們的正反兩面,都將產生幾何形狀和尺寸的差異。顯然,唯採用一個單面的劍模夯型,方可確保所有夯制泥範都能鑄造出正反兩面對應形狀和尺寸相同的劍體。當夯制出的一批泥質劍範經陰乾、焙燒成為陶質範,再將陶劍范從烘範窯中取出放涼至室溫後,任意取出兩塊陶劍範,都可以較順利地按榫卯扣合,由這些陶劍範澆注出的青銅劍鑄坯,其正反兩面的對應長度、寬度、厚度及幾何形狀,自然也是一致的。

在合範澆鑄工藝中,存在著一個平澆還是立澆的問題。華覺明先生在其繪製的青銅劍鑄造示意圖中,指出劍為鍔部朝下、首部朝上澆鑄,如圖二所示。中心線左邊劍首部的黑線為設置的出氣孔,水口在右邊,開設在劍的柄部。設置這種頂澆式澆鑄工藝,其理由是銅液自上而下壓力大,流動也快,可保證劍鋒澆鑄完整[3]。目前,對劍體的澆鑄工藝,大多持這種頂鑄觀點。

頂鑄式示意圖

我們認為,這種澆注方式不適合青銅劍。戰國青銅劍合金的含錫量多在16%以上,還有一定的含鉛量,在澆注過程中,其氧化速度很快。如果將劍體直立起來澆注,由於青銅

液進入範腔以後呈雨淋狀,其銅液容易出現斷開現象。而高錫青銅液在澆注時一旦出現斷開現象,即便後來合成一體,其中間仍將存在相當數量的氧化物,即所謂鑄件中的氧化夾渣。

平躺式立澆示意圖

一般說來,戰國青銅劍這種銅錫合金的充型能力遠大於紅銅。實際澆鑄時,只要水口的最高處高於範腔內的鑄件,是不會發生澆不足現象的。當水口設置在劍首上方進行立式澆注時,青銅液從水口流至劍體之間需要拐兩次彎,這樣,銅液進入範腔後,必然產生到處飛濺現象。飛濺現象一旦發生,飛濺銅液滴的週邊將立即氧化,當這種飛濺銅液滴再落下去與銅液會合到一處時,必然會在劍體中產生大量的氧化夾渣、熱接及冷隔等鑄造缺陷。

為避免上述鑄造缺陷的產生,我們在澆鑄青銅劍時採取了“平躺式立澆”方式,如圖3所示,將水口開設在劍柄部,澆注時,銅液通過水口直接澆注到劍柄上,由於劍柄與劍體平行,進入範腔以後的銅液,將沿著從劍格至劍鍔的一條直線平行著上升,避免了銅液飛濺現象,自然也避免了銅液斷開的現象,這樣,其氧化率以及造成氧化的機會都相對低得多。

關於在範腔上設置氣孔的問題,我們認為,沒有必要在範腔上設置氣孔。劍范是因兩塊範合併後澆鑄而成的,兩塊範都是由泥質範經焙燒成為陶質範。

“平躺式立澆”方式澆鑄的青銅劍

從宏觀角度來看,陶范的范面較平,但陶范的範面畢竟不是玻璃板,兩塊範面合得再緊,充其量也只能擋住青銅液不從兩個範面之間漏走,而範腔之中的空氣,被充入範腔中的銅液壓出時,絕大部分空氣會在銅液未澆滿範腔之前,受銅液擠壓,從水口排至範腔外,剩下很少一部分空氣,完全可從兩範之間的細小縫隙中擠壓出去。因此,我們在設置劍模時,沒有設置出氣孔。圖4為我們採用以上方式,鑄制出的長短各異的青銅劍。迄今為止,我們尚未發現一例因採取“平躺式立澆”方式而發生澆鑄不足的現象,也未曾出現過因未開設出氣孔而發生澆鑄時範腔發氣的現象,鑄件上也沒有氣孔。

通過戰國青銅劍的物理技術性能測試,人們不難發現,其刃部的硬度普遍高於脊部。根據戰國青銅劍批量範鑄的生產實踐和研究,我們發現,未作任何技術處理的原始鑄件,其刃部的硬度業已高於脊部。這一結果表明,戰國青銅劍的刃部硬度之所以高於脊部,完全是在鑄造中自然形成的,與鑄後的技術處理基本無關。

我們先後對3件複製的戰國青銅劍,分別於1997年6月20日、1998年7月29日及2001年3月28日採用HR-150型硬度儀進行了3次硬度測量。複製劍的合金成分為Cu77%、Sn18%、Pb5%。冷范澆鑄,范溫與當時室溫相同,皆為28℃,澆鑄時液溫約為900℃。鑄件澆成後,作磨削加工處理,使複製品的幾何形狀與原劍一樣,除此之外,再未進行其他技術處理。如圖5所示,劍體上的小黑點、即硬度測量點,黑點旁邊的資料,即為硬度儀測得的洛氏硬度數值。圖中顯示,柄部硬度值最低、刃部硬度值最高。脊部所有測試點的硬度值,皆低於兩邊刃部的硬度值。從柄部至鍔部,硬度值逐漸升高,一般說來,薄處硬度值高,而厚處硬度值低。由此也可以認為,澆鑄銅劍時銅液進入範腔以後,先凝固的部位硬度值高、後凝固的部位硬度值低,這一現象是在鑄造過程中自然形成的,並非鑄後某種熱處理所致。

複製戰國青銅劍表面的硬度測試值

高錫青銅在結晶後生成α相固溶體,以及(α+δ)共析組織。按照鑄造學原理,在結晶速度快的部位,其(α+δ)共析體相對較多,而結晶慢的部位,α固溶體含量相對較多。以機械物理性能而論,δ相的性質相對硬於α相,劍體中各部位的厚度差異較大,這就造成了高錫青銅液在凝固以後,各部位自然產生出各不相同的硬度值。

從這把青銅劍的硬度值,可以得出一個規律,即劍體厚的部位,其硬度值相對低於較薄的部位。由此可以得出以下推斷:即高錫青銅液注滿範腔後,在凝固過程中,結晶速度快的部位,其硬度值相對高於結晶速度慢的部位,且結晶速度越慢,其硬度值也越低。在劍體中,刃部最薄,澆鑄後凝固最快、結晶最早。該處金相組織中δ相含量相對最多,其硬度值自然高於劍體的其它部位。

把一個剖面幾何形狀呈菱形的青銅劍直接放置在HR-150型硬度儀上進行測量,測出的硬度值比實際硬度值可能會小一些。但是,刃部與脊部、柄部與鍔部的硬度變化,同樣符合上述規律。我們曾順便測量了一塊複製的銅鏡斷片,其硬度為HRC31度。由於被測量的銅鏡斷片兩面都是平的,因此,其硬度值是準確的。銅鏡合金的含錫量為24%,而劍的含錫量為18%;由此推測,劍的最大硬度值可能在HRC28左右。

3,關於“削殺矢之齊”

《考工記·金有六齊》雲:…,“五分其金而錫居二,謂之削殺矢之齊” 。按照五分之二計算,“削殺矢之齊” 的含錫量應為40%。如果僅從字面理解,戰國青銅劍應有40%左右的含錫量,但從眾多的戰國青銅劍的實際含錫量來看,大多在20%以下,似乎離“六齊” 的記載相去甚遠。

我們知道,戰國時代熔煉青銅的工藝與現代不同;現代熔煉銅合金工藝是用坩鍋外加熱方式進行熔煉,而戰國時代則是用內加熱方式的熔爐進行熔煉;兩者各有優、缺點。

用現代坩鍋作有色合金熔煉,因為是外加熱方式,坩鍋外的溫度始終高於坩鍋內,且鍋外熱能的持續時間,決定著鍋內熱量的持續時間。無論電爐、油爐、反射爐或焦炭爐等,通常皆可連續不間斷地加熱直至鍋內合金完全熔融、滿足澆鑄的條件,連最簡陋的焦炭爐也可在熔煉過程中加炭。由於採用了現代熱能材料,其優點是可持續熔煉時間長、熔煉溫度高,現代坩鍋可以熔煉球墨鑄鐵,甚至可以煉鋼,其缺點主要是合金的熔煉時間比古代熔爐長。

戰國時代熔煉合金的工藝,是將燃料與金屬料混合在一起裝入一個泥制的爐膛裡進行熔煉,由於直接加熱,即金屬料直接在烈火中加熱,因此,它比現代坩鍋的熔煉速度快,但戰國時代的燃料是木炭,其燃燒時間及釋放熱量都不及現代燃料,一次性裝入爐內的木炭數量又有限,因此不能夠進行不間斷的生產作業。由於古代熔爐採取這種內加熱的熔煉方式,爐外沒有熱能,如果掌握不當,即爐中燃料燃盡而合金還沒有完全熔融,則即使再加入燃料,也無法繼續熔煉了。這時,先熔化了的金屬液早已沉於爐底,而爐內還沒有熔煉好的金屬液,也會很快地降溫。遇到這種情況時,只有將未熔煉好的金屬液泄出爐外,以便重新回爐熔煉。

模擬熔煉試驗照片

為了對戰國時代的熔煉工藝有所瞭解,我們採用戰國時代的熔煉方式,進行了青銅合金的模擬熔煉試驗。用泥料作成一個高20cm,直徑20cm的熔爐,經陰乾、焙燒成半陶質,分別於1999年10月及12月進行了兩次試驗。第一次試驗時,用平時鑄鏡的回爐料2kg,其合金的化學成分約為Cn73%、Sn24%、Pb3%。爐底放置木炭,合金放在中間,上面再蓋木炭,風管放在熔爐正中間,風管的進風口用一個25w的電動小風機鼓風,如圖6所示。不難發現,開風尚不足20分鐘,爐內金屬料即已達到了“爐火純青”,可以正常澆鑄的程度。

兩個月後作第二次試驗時,由於在金屬料的配製中採取了回爐料與紅銅對半的比例,結果大大增加了熔煉難度,當爐內木炭燃燒殆盡時,爐內的合金方勉強完全熔融,其熔煉時間近1小時。

古代熔爐的鼓風管是陶管。據李京華先生考證,一般小型熔爐只需一個陶管,大一些的熔爐需用兩個或兩個以上的陶管進行鼓風。一般說來,古代熔爐不論大小,其金屬原料與木炭的比例總是相同的,由此推測,古代熔爐的熔煉時間基本也是一致的,不應有太大的差異。木炭的有限加入量,限制了木炭在鼓風作用下的燃燒時間,當然也決定了金屬料在熔爐中的熔煉時間。採用古代鑄造工藝熔煉青銅合金時,通常要求其合金原料的熔點儘量低,以便在有限的條件下儘快將其熔煉到澆鑄溫度。需要指出的是,不論這種熔煉工藝順利與否,當銅液熔煉至待澆鑄時,由於熔爐是內加熱,爐外溫度相對較低,以致可直接用手端起熔爐進行澆鑄。圖7為我們的職工用手端著剛剛澆鑄結束的熔爐,進行爐內的清理。可以看到,爐內還是紅彤彤的,但爐外並沒有感覺到燙手。

手端坩堝澆鑄照片

“削殺矢之齊”中雲:“五分其金而錫居二”,這裡所說的“金”即今之紅銅。紅銅的熔點為1084.5℃,如果在古代熔爐中直接熔煉紅銅,其熔煉的難度較大。如果按“削殺矢之齊”中字面上的比例即銅60%、錫40%同時裝入爐中進行熔煉,由於錫的熔點只有232℃,在爐中很快被熔化後沉入爐底,而此時固體的紅銅還沒有成為合金,不會由於爐中有錫料而降低熔點。因此可以認為,全部用新金屬料進行熔煉,是不能直接得到實用的合金的。

當燒制好了劍範需開爐澆鑄時,如果採用合金料加上新金屬料各半的比例進行熔煉,其熔煉的速度就會大大地提高。順便指出,批量青銅範鑄生產中,總會產生大量的回爐料。這些回爐料不是指鑄前專門配製的合金料,而是指在批量生產青銅鑄件時產生的廢品、澆鑄時的一些附件,如水口、冒口、披縫、跑火料以及沒有澆鑄完的剩餘料等。這些金屬料都已成為合金,是較容易進行熔煉的爐料。

1978年4月,鄂州市燕磯鎮壩角村的農民在該村臨近的走馬湖畔圍墾造田時,在湖汊的淤泥中約30釐米深的泥層中,挖出一個大陶甕,甕中裝滿銅兵器的殘片約30公斤。有箭鏃、銅矛、銅壺蓋、馬飾、弩機、帶鉤以及其它一些青銅器上的附件等殘片,其中數量最多者為青銅劍的殘片[4]。圖8為這一陶甕中的一部份青銅劍廢片。從這一陶甕的青銅廢品中應當看到,青銅鑄造作坊中產生大量的廢品,是一個正常的現象。當每次開爐熔煉青銅時,除在爐中加入新金屬料以外,還應加入一半左右的回爐料,只有採用這樣的爐料配製,才能夠最大限度地避免金屬原材料的浪費,最有效地利用木炭的熱能,以最快的熔煉速度,將所需的合金按配比熔煉出來。根據以上推論,戰國青銅劍在開爐熔煉配料時,除在爐內裝入木炭外,應加入一半回爐料及一半新金屬料;其中,新金屬料包括銅料與合金料各半。如果合金料按照“削殺矢之齊”中“五分其金而錫居二”的比例計算,合金的含錫量應為40%,如設熔煉一爐10公斤的青銅用來鑄劍,其合金配製如下:回爐料5公斤、新料5公斤,其新料中紅銅2.5公斤、合金2.5公斤,其合金即是指“五分其金而錫居二”的銅、錫配比。如果回爐料中的含錫量為20%的話,按照上述配比裝入的爐料熔煉出的合金,其含錫量在理論上還是20%。

從出土的戰國青銅劍來看,其含錫量的範圍是從13%至23%左右,含錫量超過20% 的劍較少;如果含錫量超過20%以上,會導致合金的脆度增大,使劍體容易被折斷;如果含錫量太小,其合金就沒有足夠的硬度;從西元前770的春秋時代至戰國中期,這之間至少也經過了400年,在這漫長的戰爭年代裡,先民們通過長期的鑄劍實踐,對錫與鉛的性質應有較正確的理性認識,因此,青銅劍的實際含錫量,以18%左右最為普遍。如果推論正確的話,“削殺矢之齊”中“五分其金而錫居二”的比例,應是戰國時代的先民在開爐鑄劍以前,先配製一個專門用於鑄劍的低熔點合金添加料的配比值,當預先配製並熔煉好了這種“削殺矢之齊”以後,待再開爐鑄劍時,配料及熔煉工藝都變得十分簡單了;配製金屬料裝爐時,只需掌握新、舊料對半的大原則,而新料中紅銅料與提前熔煉的合金料亦對半,甚至不需要稱量工具,僅憑手拿的重量感覺來配料,也不致出現大的合金問題。因此筆者認為,“削殺矢之齊”本是指一種合金,這種合金類似于現代有色鑄造工業中的“中間合金”[5],其作用不是直接用於鑄劍,而是用於配製銅劍合金的合金。

古代陶甕中的青銅兵器殘片

鄂州市博物館館藏戰國青銅劍的局部表面

陶甕中古代青銅劍的局部表面

從地下大量出土的大多數戰國青銅劍上,可以清楚地看到,劍體表面光潔,劍刃、劍叢、劍脊規整,幾何造型的棱角分明,叢部與脊部之間非鑄態而呈加工態。這些現象都表明,這些戰國青銅劍不僅經過了鑄造加工,而且經過了鑄後加工。在鑄後的加工過程中,採用了某種加工的機械設備。圖9為鄂州市博物館在當地出土的一把戰國青銅劍的局部,從這一劍體表面可以看到,刃與叢及叢與脊之間棱角分明。圖10即為上述陶甕中青銅劍廢品中的一件,從這一廢品的表面,可以看到原始鑄態,其鑄造成形後,並未經過其它加工處理。因此,雖經歷了兩千餘年,還是可以看出其至今仍屬鑄態毛坯。其刃部與叢部之間、叢部與脊部之間均無棱角,整個表面都是原始鑄態毛坯層,說明此劍自鑄出後,還未經過任何加工,故其劍體上看不到棱角。這與我們平時在各個博物館的陳列中所看到的戰國青銅劍,形成了鮮明的對比。

荀子的《強國》篇裡雲:“刑范正,金錫美,工冶巧,火齊得,剖刑而莫邪已。然而不剝脫,不砥厲,則不可以斷繩;剝脫之,砥厲之,則劙盤盂,刎牛馬忽然耳”。戰國時人們將模稱為“刑”,將紅銅稱之為“金”,將幾種金屬的合金稱之為“齊”(音劑,4聲)。荀子生活在戰國時代,完全可以親眼看到鑄制青銅劍的完整過程。因此筆者認為,荀子的記載應是真實的、準確的。荀子指出,經過複雜的青銅範鑄過程以後,鑄造出來的才只是一把“莫邪” 劍的毛坯,此時這把有名的“莫邪”劍連繩子也割不斷。從圖9及圖10的兩劍對比中,不難理解,荀子對戰國時代鑄制青銅劍的記載。以上實例及文獻都表明,戰國時代鑄制出青銅劍的毛坯後,唯經“剝脫”及“砥厲” 後,才可能達到現在所看到的戰國時代那些光潔度較高、棱角甚分明的青銅劍。戰國青銅劍的鑄後加工,也只有在相應的機械設備上,才有可能被加工出來。若使用手工進行磨制加工,是不大可能將粗糙的劍坯磨制得那麼規範。關於戰國時代青銅劍的鑄後加工至成品的問題,筆者在《從古代青銅文物看中國機械加工的淵源》一文裡已提出討論,本文只是再次強調提出,經陶範鑄制出來的,只是青銅劍的毛坯,不是我們所看到的戰國青銅劍的成品。而經範鑄制出的青銅劍毛坯,充其量只完成了青銅劍鑄制工藝過程的一半。

其正反兩面的對應長度、寬度、厚度及幾何形狀,自然也是一致的。

在合範澆鑄工藝中,存在著一個平澆還是立澆的問題。華覺明先生在其繪製的青銅劍鑄造示意圖中,指出劍為鍔部朝下、首部朝上澆鑄,如圖二所示。中心線左邊劍首部的黑線為設置的出氣孔,水口在右邊,開設在劍的柄部。設置這種頂澆式澆鑄工藝,其理由是銅液自上而下壓力大,流動也快,可保證劍鋒澆鑄完整[3]。目前,對劍體的澆鑄工藝,大多持這種頂鑄觀點。

頂鑄式示意圖

我們認為,這種澆注方式不適合青銅劍。戰國青銅劍合金的含錫量多在16%以上,還有一定的含鉛量,在澆注過程中,其氧化速度很快。如果將劍體直立起來澆注,由於青銅

液進入範腔以後呈雨淋狀,其銅液容易出現斷開現象。而高錫青銅液在澆注時一旦出現斷開現象,即便後來合成一體,其中間仍將存在相當數量的氧化物,即所謂鑄件中的氧化夾渣。

平躺式立澆示意圖

一般說來,戰國青銅劍這種銅錫合金的充型能力遠大於紅銅。實際澆鑄時,只要水口的最高處高於範腔內的鑄件,是不會發生澆不足現象的。當水口設置在劍首上方進行立式澆注時,青銅液從水口流至劍體之間需要拐兩次彎,這樣,銅液進入範腔後,必然產生到處飛濺現象。飛濺現象一旦發生,飛濺銅液滴的週邊將立即氧化,當這種飛濺銅液滴再落下去與銅液會合到一處時,必然會在劍體中產生大量的氧化夾渣、熱接及冷隔等鑄造缺陷。

為避免上述鑄造缺陷的產生,我們在澆鑄青銅劍時採取了“平躺式立澆”方式,如圖3所示,將水口開設在劍柄部,澆注時,銅液通過水口直接澆注到劍柄上,由於劍柄與劍體平行,進入範腔以後的銅液,將沿著從劍格至劍鍔的一條直線平行著上升,避免了銅液飛濺現象,自然也避免了銅液斷開的現象,這樣,其氧化率以及造成氧化的機會都相對低得多。

關於在範腔上設置氣孔的問題,我們認為,沒有必要在範腔上設置氣孔。劍范是因兩塊範合併後澆鑄而成的,兩塊範都是由泥質範經焙燒成為陶質範。

“平躺式立澆”方式澆鑄的青銅劍

從宏觀角度來看,陶范的范面較平,但陶范的範面畢竟不是玻璃板,兩塊範面合得再緊,充其量也只能擋住青銅液不從兩個範面之間漏走,而範腔之中的空氣,被充入範腔中的銅液壓出時,絕大部分空氣會在銅液未澆滿範腔之前,受銅液擠壓,從水口排至範腔外,剩下很少一部分空氣,完全可從兩範之間的細小縫隙中擠壓出去。因此,我們在設置劍模時,沒有設置出氣孔。圖4為我們採用以上方式,鑄制出的長短各異的青銅劍。迄今為止,我們尚未發現一例因採取“平躺式立澆”方式而發生澆鑄不足的現象,也未曾出現過因未開設出氣孔而發生澆鑄時範腔發氣的現象,鑄件上也沒有氣孔。

通過戰國青銅劍的物理技術性能測試,人們不難發現,其刃部的硬度普遍高於脊部。根據戰國青銅劍批量範鑄的生產實踐和研究,我們發現,未作任何技術處理的原始鑄件,其刃部的硬度業已高於脊部。這一結果表明,戰國青銅劍的刃部硬度之所以高於脊部,完全是在鑄造中自然形成的,與鑄後的技術處理基本無關。

我們先後對3件複製的戰國青銅劍,分別於1997年6月20日、1998年7月29日及2001年3月28日採用HR-150型硬度儀進行了3次硬度測量。複製劍的合金成分為Cu77%、Sn18%、Pb5%。冷范澆鑄,范溫與當時室溫相同,皆為28℃,澆鑄時液溫約為900℃。鑄件澆成後,作磨削加工處理,使複製品的幾何形狀與原劍一樣,除此之外,再未進行其他技術處理。如圖5所示,劍體上的小黑點、即硬度測量點,黑點旁邊的資料,即為硬度儀測得的洛氏硬度數值。圖中顯示,柄部硬度值最低、刃部硬度值最高。脊部所有測試點的硬度值,皆低於兩邊刃部的硬度值。從柄部至鍔部,硬度值逐漸升高,一般說來,薄處硬度值高,而厚處硬度值低。由此也可以認為,澆鑄銅劍時銅液進入範腔以後,先凝固的部位硬度值高、後凝固的部位硬度值低,這一現象是在鑄造過程中自然形成的,並非鑄後某種熱處理所致。

複製戰國青銅劍表面的硬度測試值

高錫青銅在結晶後生成α相固溶體,以及(α+δ)共析組織。按照鑄造學原理,在結晶速度快的部位,其(α+δ)共析體相對較多,而結晶慢的部位,α固溶體含量相對較多。以機械物理性能而論,δ相的性質相對硬於α相,劍體中各部位的厚度差異較大,這就造成了高錫青銅液在凝固以後,各部位自然產生出各不相同的硬度值。

從這把青銅劍的硬度值,可以得出一個規律,即劍體厚的部位,其硬度值相對低於較薄的部位。由此可以得出以下推斷:即高錫青銅液注滿範腔後,在凝固過程中,結晶速度快的部位,其硬度值相對高於結晶速度慢的部位,且結晶速度越慢,其硬度值也越低。在劍體中,刃部最薄,澆鑄後凝固最快、結晶最早。該處金相組織中δ相含量相對最多,其硬度值自然高於劍體的其它部位。

把一個剖面幾何形狀呈菱形的青銅劍直接放置在HR-150型硬度儀上進行測量,測出的硬度值比實際硬度值可能會小一些。但是,刃部與脊部、柄部與鍔部的硬度變化,同樣符合上述規律。我們曾順便測量了一塊複製的銅鏡斷片,其硬度為HRC31度。由於被測量的銅鏡斷片兩面都是平的,因此,其硬度值是準確的。銅鏡合金的含錫量為24%,而劍的含錫量為18%;由此推測,劍的最大硬度值可能在HRC28左右。

3,關於“削殺矢之齊”

《考工記·金有六齊》雲:…,“五分其金而錫居二,謂之削殺矢之齊” 。按照五分之二計算,“削殺矢之齊” 的含錫量應為40%。如果僅從字面理解,戰國青銅劍應有40%左右的含錫量,但從眾多的戰國青銅劍的實際含錫量來看,大多在20%以下,似乎離“六齊” 的記載相去甚遠。

我們知道,戰國時代熔煉青銅的工藝與現代不同;現代熔煉銅合金工藝是用坩鍋外加熱方式進行熔煉,而戰國時代則是用內加熱方式的熔爐進行熔煉;兩者各有優、缺點。

用現代坩鍋作有色合金熔煉,因為是外加熱方式,坩鍋外的溫度始終高於坩鍋內,且鍋外熱能的持續時間,決定著鍋內熱量的持續時間。無論電爐、油爐、反射爐或焦炭爐等,通常皆可連續不間斷地加熱直至鍋內合金完全熔融、滿足澆鑄的條件,連最簡陋的焦炭爐也可在熔煉過程中加炭。由於採用了現代熱能材料,其優點是可持續熔煉時間長、熔煉溫度高,現代坩鍋可以熔煉球墨鑄鐵,甚至可以煉鋼,其缺點主要是合金的熔煉時間比古代熔爐長。

戰國時代熔煉合金的工藝,是將燃料與金屬料混合在一起裝入一個泥制的爐膛裡進行熔煉,由於直接加熱,即金屬料直接在烈火中加熱,因此,它比現代坩鍋的熔煉速度快,但戰國時代的燃料是木炭,其燃燒時間及釋放熱量都不及現代燃料,一次性裝入爐內的木炭數量又有限,因此不能夠進行不間斷的生產作業。由於古代熔爐採取這種內加熱的熔煉方式,爐外沒有熱能,如果掌握不當,即爐中燃料燃盡而合金還沒有完全熔融,則即使再加入燃料,也無法繼續熔煉了。這時,先熔化了的金屬液早已沉於爐底,而爐內還沒有熔煉好的金屬液,也會很快地降溫。遇到這種情況時,只有將未熔煉好的金屬液泄出爐外,以便重新回爐熔煉。

模擬熔煉試驗照片

為了對戰國時代的熔煉工藝有所瞭解,我們採用戰國時代的熔煉方式,進行了青銅合金的模擬熔煉試驗。用泥料作成一個高20cm,直徑20cm的熔爐,經陰乾、焙燒成半陶質,分別於1999年10月及12月進行了兩次試驗。第一次試驗時,用平時鑄鏡的回爐料2kg,其合金的化學成分約為Cn73%、Sn24%、Pb3%。爐底放置木炭,合金放在中間,上面再蓋木炭,風管放在熔爐正中間,風管的進風口用一個25w的電動小風機鼓風,如圖6所示。不難發現,開風尚不足20分鐘,爐內金屬料即已達到了“爐火純青”,可以正常澆鑄的程度。

兩個月後作第二次試驗時,由於在金屬料的配製中採取了回爐料與紅銅對半的比例,結果大大增加了熔煉難度,當爐內木炭燃燒殆盡時,爐內的合金方勉強完全熔融,其熔煉時間近1小時。

古代熔爐的鼓風管是陶管。據李京華先生考證,一般小型熔爐只需一個陶管,大一些的熔爐需用兩個或兩個以上的陶管進行鼓風。一般說來,古代熔爐不論大小,其金屬原料與木炭的比例總是相同的,由此推測,古代熔爐的熔煉時間基本也是一致的,不應有太大的差異。木炭的有限加入量,限制了木炭在鼓風作用下的燃燒時間,當然也決定了金屬料在熔爐中的熔煉時間。採用古代鑄造工藝熔煉青銅合金時,通常要求其合金原料的熔點儘量低,以便在有限的條件下儘快將其熔煉到澆鑄溫度。需要指出的是,不論這種熔煉工藝順利與否,當銅液熔煉至待澆鑄時,由於熔爐是內加熱,爐外溫度相對較低,以致可直接用手端起熔爐進行澆鑄。圖7為我們的職工用手端著剛剛澆鑄結束的熔爐,進行爐內的清理。可以看到,爐內還是紅彤彤的,但爐外並沒有感覺到燙手。

手端坩堝澆鑄照片

“削殺矢之齊”中雲:“五分其金而錫居二”,這裡所說的“金”即今之紅銅。紅銅的熔點為1084.5℃,如果在古代熔爐中直接熔煉紅銅,其熔煉的難度較大。如果按“削殺矢之齊”中字面上的比例即銅60%、錫40%同時裝入爐中進行熔煉,由於錫的熔點只有232℃,在爐中很快被熔化後沉入爐底,而此時固體的紅銅還沒有成為合金,不會由於爐中有錫料而降低熔點。因此可以認為,全部用新金屬料進行熔煉,是不能直接得到實用的合金的。

當燒制好了劍範需開爐澆鑄時,如果採用合金料加上新金屬料各半的比例進行熔煉,其熔煉的速度就會大大地提高。順便指出,批量青銅範鑄生產中,總會產生大量的回爐料。這些回爐料不是指鑄前專門配製的合金料,而是指在批量生產青銅鑄件時產生的廢品、澆鑄時的一些附件,如水口、冒口、披縫、跑火料以及沒有澆鑄完的剩餘料等。這些金屬料都已成為合金,是較容易進行熔煉的爐料。

1978年4月,鄂州市燕磯鎮壩角村的農民在該村臨近的走馬湖畔圍墾造田時,在湖汊的淤泥中約30釐米深的泥層中,挖出一個大陶甕,甕中裝滿銅兵器的殘片約30公斤。有箭鏃、銅矛、銅壺蓋、馬飾、弩機、帶鉤以及其它一些青銅器上的附件等殘片,其中數量最多者為青銅劍的殘片[4]。圖8為這一陶甕中的一部份青銅劍廢片。從這一陶甕的青銅廢品中應當看到,青銅鑄造作坊中產生大量的廢品,是一個正常的現象。當每次開爐熔煉青銅時,除在爐中加入新金屬料以外,還應加入一半左右的回爐料,只有採用這樣的爐料配製,才能夠最大限度地避免金屬原材料的浪費,最有效地利用木炭的熱能,以最快的熔煉速度,將所需的合金按配比熔煉出來。根據以上推論,戰國青銅劍在開爐熔煉配料時,除在爐內裝入木炭外,應加入一半回爐料及一半新金屬料;其中,新金屬料包括銅料與合金料各半。如果合金料按照“削殺矢之齊”中“五分其金而錫居二”的比例計算,合金的含錫量應為40%,如設熔煉一爐10公斤的青銅用來鑄劍,其合金配製如下:回爐料5公斤、新料5公斤,其新料中紅銅2.5公斤、合金2.5公斤,其合金即是指“五分其金而錫居二”的銅、錫配比。如果回爐料中的含錫量為20%的話,按照上述配比裝入的爐料熔煉出的合金,其含錫量在理論上還是20%。

從出土的戰國青銅劍來看,其含錫量的範圍是從13%至23%左右,含錫量超過20% 的劍較少;如果含錫量超過20%以上,會導致合金的脆度增大,使劍體容易被折斷;如果含錫量太小,其合金就沒有足夠的硬度;從西元前770的春秋時代至戰國中期,這之間至少也經過了400年,在這漫長的戰爭年代裡,先民們通過長期的鑄劍實踐,對錫與鉛的性質應有較正確的理性認識,因此,青銅劍的實際含錫量,以18%左右最為普遍。如果推論正確的話,“削殺矢之齊”中“五分其金而錫居二”的比例,應是戰國時代的先民在開爐鑄劍以前,先配製一個專門用於鑄劍的低熔點合金添加料的配比值,當預先配製並熔煉好了這種“削殺矢之齊”以後,待再開爐鑄劍時,配料及熔煉工藝都變得十分簡單了;配製金屬料裝爐時,只需掌握新、舊料對半的大原則,而新料中紅銅料與提前熔煉的合金料亦對半,甚至不需要稱量工具,僅憑手拿的重量感覺來配料,也不致出現大的合金問題。因此筆者認為,“削殺矢之齊”本是指一種合金,這種合金類似于現代有色鑄造工業中的“中間合金”[5],其作用不是直接用於鑄劍,而是用於配製銅劍合金的合金。

古代陶甕中的青銅兵器殘片

鄂州市博物館館藏戰國青銅劍的局部表面

陶甕中古代青銅劍的局部表面

從地下大量出土的大多數戰國青銅劍上,可以清楚地看到,劍體表面光潔,劍刃、劍叢、劍脊規整,幾何造型的棱角分明,叢部與脊部之間非鑄態而呈加工態。這些現象都表明,這些戰國青銅劍不僅經過了鑄造加工,而且經過了鑄後加工。在鑄後的加工過程中,採用了某種加工的機械設備。圖9為鄂州市博物館在當地出土的一把戰國青銅劍的局部,從這一劍體表面可以看到,刃與叢及叢與脊之間棱角分明。圖10即為上述陶甕中青銅劍廢品中的一件,從這一廢品的表面,可以看到原始鑄態,其鑄造成形後,並未經過其它加工處理。因此,雖經歷了兩千餘年,還是可以看出其至今仍屬鑄態毛坯。其刃部與叢部之間、叢部與脊部之間均無棱角,整個表面都是原始鑄態毛坯層,說明此劍自鑄出後,還未經過任何加工,故其劍體上看不到棱角。這與我們平時在各個博物館的陳列中所看到的戰國青銅劍,形成了鮮明的對比。

荀子的《強國》篇裡雲:“刑范正,金錫美,工冶巧,火齊得,剖刑而莫邪已。然而不剝脫,不砥厲,則不可以斷繩;剝脫之,砥厲之,則劙盤盂,刎牛馬忽然耳”。戰國時人們將模稱為“刑”,將紅銅稱之為“金”,將幾種金屬的合金稱之為“齊”(音劑,4聲)。荀子生活在戰國時代,完全可以親眼看到鑄制青銅劍的完整過程。因此筆者認為,荀子的記載應是真實的、準確的。荀子指出,經過複雜的青銅範鑄過程以後,鑄造出來的才只是一把“莫邪” 劍的毛坯,此時這把有名的“莫邪”劍連繩子也割不斷。從圖9及圖10的兩劍對比中,不難理解,荀子對戰國時代鑄制青銅劍的記載。以上實例及文獻都表明,戰國時代鑄制出青銅劍的毛坯後,唯經“剝脫”及“砥厲” 後,才可能達到現在所看到的戰國時代那些光潔度較高、棱角甚分明的青銅劍。戰國青銅劍的鑄後加工,也只有在相應的機械設備上,才有可能被加工出來。若使用手工進行磨制加工,是不大可能將粗糙的劍坯磨制得那麼規範。關於戰國時代青銅劍的鑄後加工至成品的問題,筆者在《從古代青銅文物看中國機械加工的淵源》一文裡已提出討論,本文只是再次強調提出,經陶範鑄制出來的,只是青銅劍的毛坯,不是我們所看到的戰國青銅劍的成品。而經範鑄制出的青銅劍毛坯,充其量只完成了青銅劍鑄制工藝過程的一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