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匪夷所思的80年代語文課文之:“六個墨水瓶”

這是五四制小學二年級第四冊的一篇課文,六個”墨水瓶”。

當時我10歲,讀到這篇文章的時候就發出了幾個疑問。

第一,俄國當時的生活水準真好,平常的主食就是麵包,要知道那時候我一年也吃不上一次麵包的。那時候我就想,如果我也被關在監獄裡就好了,可以天天吃麵包。

第二,既然已經有筆,有紙,應該看守知道列寧是寫東西的,可為什麼又怕被發現要費盡心思做墨水瓶呢?

第三,可是麵包是這樣的,墨水瓶是這樣的。

麵包到底是怎樣變成墨水瓶的呢?會不會漏呢?

為什麼不乾脆做成這樣的呢?省事,壓一下擠一下就可以了,還不會被發現。

最後,寫好的書到底是怎樣送出去的呢?牛奶寫在紙上幹了紙會皺啊,會發被現的!把紙在火上一烤,字就會顯現出來。可是,那樣紙會不會被烤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