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家有幼崽,老公說要去外地發展,牽絆與放手之間,看寶媽的格局

閨蜜生活在西部省會城市,做著高中老師的工作,

收入穩定且不低。除了三年一個輪回的高三班主任的壓力,以及每個女人都最慫的沒人帶娃,其他倒也稱心如意。一天,老公跟她商量說自己想去北京發展。閨蜜聽到老公的想法,心裡像一道狂風霹靂忽降到平靜的海面,頓時波濤洶湧,無法平息。集中到一點就是:你離開了,我和孩子怎麼辦?兩人時間精力搭配的養育模式被打破,我變成孤軍奮戰在職場和育兒前線的女戰士,
你變成守望在遠方的爸爸,在家庭責任承擔上,這是明擺著的不平等啊。你去北京以後家裡的各類大小事情,你都想到一個合理完美的解決了嗎?

不可否認的是,大多數男人心裡住著一頭雄獅,隨時準備著成就自我、開拓更大發展上升空間。只要有合適的機會,他們隨時做好了像個無牽無掛的單身鬥士一樣去搏殺的準備,這番雄心鬥志不是拖兒帶女的家庭成活能夠羈絆的。

女人眼裡平靜美好的田園生活始終不是男人眼裡最美的風景,這是來自雄性與雌性在物種上的區別。升級為寶媽的女人面對所有事情權衡利弊得失的底線都歸於孩子。所以,寶爸寶媽在爸爸離開家去外地工作的問題上難免會有很大的分歧。

但是,能夠想到去外地發展不正是鬥志尚未泯滅的表現之一嗎?寫到此處,我自然而然想到馬雲當年離開杭州去北京的創業之路。

對比身處的環境,“他處”的優勢資源和發展空間讓人萌生離開的想法。但每一個“離開”都需要膽量和勇氣。在一個新的地方的成功發展,更需要膽量和勇氣之外的能力機遇不是嗎?

當然,作為一個老公經常外地出差的寶媽,我深刻體會到了一個家庭中原本兩人協同作戰變成一人孤軍奮戰的各種滋味。

家裡的燈泡水龍頭出毛病還能依賴物業,買個稍微大件點的東西還能跟周圍好嚴客氣請幫忙。帶孩子出門簡直是直擊命門的事情,乘坐公交地鐵孩子睡了,大包小包掛滿全身再扛個睡得癱軟的娃,這日子堪比逃荒。原本想自駕車可以省去這一切,可是你車沒停穩孩子說“我要大便”,正一邊拿塑膠袋接一邊端著孩子解決屎尿問題別人的車喇叭催個不停,
這場面,老娘我得變成八爪魚才夠用啊。

但生活歸生活,如果因此牽絆了你的理想,你會在心裡怨我一生嗎?遇到事業的不如意,你會歎息家庭讓你錯失機遇嗎?所以,現在我的觀點是:如果你想好了,就去試試吧。當然,去了你想去的理想之所,發展是否理想,就靠你了,我做好了足夠的支持工作。發展理想,是你選擇的正確和個人的努力,我們一起為你的選擇和努力喝彩。發展不理想,家庭、孩子和我,沒有阻礙你奔向成功的路,也無需為你的不如意擔責。

所以,你想好了,就趁著年輕力壯去嘗試,我會做你堅強的後盾。做出這樣的決定,跟你外出發展一樣,需要勇氣和承擔。

我們一起為你的選擇和努力喝彩。發展不理想,家庭、孩子和我,沒有阻礙你奔向成功的路,也無需為你的不如意擔責。

所以,你想好了,就趁著年輕力壯去嘗試,我會做你堅強的後盾。做出這樣的決定,跟你外出發展一樣,需要勇氣和承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