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從50萬漲到300萬,熱播劇的中插廣告還能火多久?

看過《白夜追凶》的觀眾,一定會對劇中的中插廣告印象深刻。

正當觀眾追劇入迷時,畫面一轉出現了“白夜現場”四個大字。男主角潘粵明不再查案,而是神情嚴肅地分析著是否要借錢給弟弟。下一秒,鏡頭就對準了某個P2P廣告。原來,這是一則創意中插廣告。

近兩年,創意中插廣告成為了“金主爸爸”的新寵,

《老九門》、《鬼吹燈之精絕古城》、《外科風雲》等多部熱播劇中,都能看到中插廣告的身影,報價也從50萬一路漲到了如今的上百萬。影視劇的中插廣告為何會如此炙手可熱?又能否取代傳統的廣告形式呢?

50萬漲到上百萬 中插廣告報價水漲船高

所謂創意中插廣告,指的是在影視劇中插播沿用劇中人物形象、性格、關係、道具的廣告情景短劇,時長一般在30-45秒左右。相較於其他廣告形式,

中插廣告能夠與劇情融為一體,風格詼諧自然,更容易被觀眾接受。

國內最早的中插廣告,要追溯到2006年的《武林外傳》。“白駝山壯骨粉,青春的粉,友誼的粉。”即使是在十幾年之後,這句廣告詞還是會讓人忍俊不禁。不過,《武林外傳》中的廣告品牌基本都是虛構的,做成中插廣告的形式純粹是為了搞笑。

真正將中插廣告做成產品的是2013年的《龍門鏢局》。該劇採用了與《武林外傳》相似的廣告形式,但已經把虛構品牌換成了真實存在的現代品牌。有媒體估算,《龍門鏢局》中的十餘個廣告至少給該劇帶來500萬到700萬不等的收入。但由於廣告的過度氾濫,也為該劇招來了一些惡評。有觀眾認為,《龍門鏢局》是在廣告裡插播電視劇。

直到2016年暑期檔,

中插廣告才徹底擺脫了“無人問津”的尷尬處境。這還得歸功於超級網劇《老九門》。作為去年暑期檔最火爆的IP網劇,《老九門》的網播量高達百億,劇集流量帶動廣告效果明顯。根據《老九門》製片人白一驄透露,該劇的前12集僅僅植入了7個創意中插廣告,就已經為該劇帶來了四五千萬元的收入。

隨後,《如果蝸牛有愛情》、《鬼吹燈之精絕古城》、《射雕英雄傳》、《外科風雲》等一系列熱播劇,都開始將中插廣告作為主要廣告模式,中插廣告的價格也隨之水漲船高。根據藝恩資料顯示,2016年中插廣告的市場規模約為8億人民幣。

步入2017年後,中插廣告持續爆發式增長。僅就目前來看,《楚喬傳》、《軍師聯盟》、《河神》、《白夜追凶》等十餘部影視劇中,都出現了創意中插廣告的身影。據業內人士透露,目前的中插廣告最低90萬元起步,優酷現在平均一條能賣150萬,愛奇藝保底流量15億以上的劇,單集報價在200-250萬。如果是S級網劇,中插廣告可以賣到300多萬。

中插廣告性價比高 “金主爸爸”趨之若鶩

僅僅兩年的時間,曾經無人問津的中插廣告已經變成了備受追捧的“香餑餑”。據報導,《軍師聯盟》創意中插資源曾創下3小時售罄的歷史記錄,《春風十裡,不如你》、《武動乾坤》的中插資源也在一天之內被搶購一空。中插廣告如此受寵,背後有何原因呢?

文創資訊認為,中插廣告的火爆並非偶然。無論對於製作方、廣告主還是平臺方來說,中插廣告都是一個性價比頗高的選擇。

對於製片方來說,採用中插廣告的廣告形式,也可以說是某種保護劇情的方式。尤其是古裝劇,如果植入過多的廣告,不但損害了劇情,也很容易引發觀眾的反感。比如《青雲志》中的“康師傅茶莊”,《擇天記》中的“一葉子面膜”,都有極大的違和感,引發了不少觀眾的吐槽。相較之下,中插廣告獨立於劇情之外,不會讓觀眾有出戲的感覺。

而對於廣告商來說,中插廣告的形式更為靈活。中插廣告的拍攝時間一般是在殺青後,和播出的銜接更快,可以及時植入最新的廣告產品。如果做廣告植入,可能去年拍的劇今年才播,到時候植入的產品已經不是主力賣點了。尤其是金融行業、快消品行業,更需要“短平快”地推出新品,中插廣告恰好能滿足他們的需求。

相較於彈跳式廣告和植入廣告,中插廣告的內容也更加有趣,也更加貼合劇情,有利於提高廣告產品的傳播度。就拿《白夜追凶》中的“借錢”廣告來說,它借用劇中人物和場景,重現了現實生活中人們借錢時遇到的種種尷尬情況。笑果滿滿的反轉劇情,和該劇緊張嚴肅的懸疑風格形成了鮮明對比,不但不會讓觀眾產生反感,還會讓觀眾記住了廣告品牌。

對於視頻平臺來說,中插廣告也是一個全新的廣告盈利方式。《軍師聯盟》、《歡樂頌2》等大多數劇都是由視頻平臺獨立完成的“中插”招商。在視頻平臺進行報價後,由製片方承制廣告,最後雙方來分成。據業內人士透露,《歡樂頌2》這類S級別的大劇,騰訊和愛奇藝的對外報價是1000萬。《法醫秦明》這個級別的,定價也在100-150萬左右。相較于20萬一條的創可貼,視頻平臺增長了6-7倍的利益。

火速崛起的中插廣告 仍存在不少弊端

雖然中插廣告已成為了廣告商爭相追逐的“香餑餑”,但這類廣告形式並非毫無弊端。目前,中插廣告僅僅是在網路上“如魚得水”,當劇集登陸電視臺之後,難免會遭受“刪減”的命運,這顯然不利於廣告品牌的傳播。相較之下,植入廣告一般不會面臨刪減的風險。

另一方面,中插廣告雖然獨立於劇情之外,但仍會影響觀眾的觀看體驗。正當觀眾沉浸在緊張刺激的劇情之中,忽然要被迫抽離出來再度進入劇情,難免會產生一種割裂感。尤其是題材嚴肅的劇集,時不時地冒出來一些強行搞笑的中插廣告,難免會讓觀眾感到“出戲”。

除此之外,很多創意中插廣告雖然自詡為“創意”,實際上和傳統電視廣告並沒有明顯區別。在廣告創意不足以吸引觀眾的情況下,一些視頻平臺在播放劇集時將創意中插時長提升到了60秒,更加引發了觀眾的反感。

就目前來看,中插廣告雖然已經成為了大勢所趨,但想要取代傳統廣告,仍然是“道阻且長”。如果放任中插廣告野蠻生長,最終也會像廣告植入一樣,遭到觀眾的集體嫌棄。強投廣告的模式可以一時獲利,但並不是長久之計。趁著觀眾新鮮感還沒過,及早改善盈利模式,提高使用者體驗,用更規範、更吸引人的方式製作中插廣告,才是廣告商和視頻平臺互利共贏的終極奧義。

作者 | 文創資訊記者 任珊

據業內人士透露,目前的中插廣告最低90萬元起步,優酷現在平均一條能賣150萬,愛奇藝保底流量15億以上的劇,單集報價在200-250萬。如果是S級網劇,中插廣告可以賣到300多萬。

中插廣告性價比高 “金主爸爸”趨之若鶩

僅僅兩年的時間,曾經無人問津的中插廣告已經變成了備受追捧的“香餑餑”。據報導,《軍師聯盟》創意中插資源曾創下3小時售罄的歷史記錄,《春風十裡,不如你》、《武動乾坤》的中插資源也在一天之內被搶購一空。中插廣告如此受寵,背後有何原因呢?

文創資訊認為,中插廣告的火爆並非偶然。無論對於製作方、廣告主還是平臺方來說,中插廣告都是一個性價比頗高的選擇。

對於製片方來說,採用中插廣告的廣告形式,也可以說是某種保護劇情的方式。尤其是古裝劇,如果植入過多的廣告,不但損害了劇情,也很容易引發觀眾的反感。比如《青雲志》中的“康師傅茶莊”,《擇天記》中的“一葉子面膜”,都有極大的違和感,引發了不少觀眾的吐槽。相較之下,中插廣告獨立於劇情之外,不會讓觀眾有出戲的感覺。

而對於廣告商來說,中插廣告的形式更為靈活。中插廣告的拍攝時間一般是在殺青後,和播出的銜接更快,可以及時植入最新的廣告產品。如果做廣告植入,可能去年拍的劇今年才播,到時候植入的產品已經不是主力賣點了。尤其是金融行業、快消品行業,更需要“短平快”地推出新品,中插廣告恰好能滿足他們的需求。

相較於彈跳式廣告和植入廣告,中插廣告的內容也更加有趣,也更加貼合劇情,有利於提高廣告產品的傳播度。就拿《白夜追凶》中的“借錢”廣告來說,它借用劇中人物和場景,重現了現實生活中人們借錢時遇到的種種尷尬情況。笑果滿滿的反轉劇情,和該劇緊張嚴肅的懸疑風格形成了鮮明對比,不但不會讓觀眾產生反感,還會讓觀眾記住了廣告品牌。

對於視頻平臺來說,中插廣告也是一個全新的廣告盈利方式。《軍師聯盟》、《歡樂頌2》等大多數劇都是由視頻平臺獨立完成的“中插”招商。在視頻平臺進行報價後,由製片方承制廣告,最後雙方來分成。據業內人士透露,《歡樂頌2》這類S級別的大劇,騰訊和愛奇藝的對外報價是1000萬。《法醫秦明》這個級別的,定價也在100-150萬左右。相較于20萬一條的創可貼,視頻平臺增長了6-7倍的利益。

火速崛起的中插廣告 仍存在不少弊端

雖然中插廣告已成為了廣告商爭相追逐的“香餑餑”,但這類廣告形式並非毫無弊端。目前,中插廣告僅僅是在網路上“如魚得水”,當劇集登陸電視臺之後,難免會遭受“刪減”的命運,這顯然不利於廣告品牌的傳播。相較之下,植入廣告一般不會面臨刪減的風險。

另一方面,中插廣告雖然獨立於劇情之外,但仍會影響觀眾的觀看體驗。正當觀眾沉浸在緊張刺激的劇情之中,忽然要被迫抽離出來再度進入劇情,難免會產生一種割裂感。尤其是題材嚴肅的劇集,時不時地冒出來一些強行搞笑的中插廣告,難免會讓觀眾感到“出戲”。

除此之外,很多創意中插廣告雖然自詡為“創意”,實際上和傳統電視廣告並沒有明顯區別。在廣告創意不足以吸引觀眾的情況下,一些視頻平臺在播放劇集時將創意中插時長提升到了60秒,更加引發了觀眾的反感。

就目前來看,中插廣告雖然已經成為了大勢所趨,但想要取代傳統廣告,仍然是“道阻且長”。如果放任中插廣告野蠻生長,最終也會像廣告植入一樣,遭到觀眾的集體嫌棄。強投廣告的模式可以一時獲利,但並不是長久之計。趁著觀眾新鮮感還沒過,及早改善盈利模式,提高使用者體驗,用更規範、更吸引人的方式製作中插廣告,才是廣告商和視頻平臺互利共贏的終極奧義。

作者 | 文創資訊記者 任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