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絕地求生》為何只封號不封掛:經濟利益的驅動?

在之前,《絕地求生》外掛的囂張程度簡直令人髮指,

不僅光明正大的開掛,在遊戲中兜售外掛,甚至還將外掛打到了遊戲中的排行榜上——排行榜中一大半被“WG”、“KJ”、“FZ”和“QUN”霸佔,被玩家戲稱為國內吃雞的的“四大戰隊”。如此囂張的行為,自然讓玩家十分反感,畢竟大部分玩家,還是像老老實實正常的體驗遊戲,靠著運氣和實力吃幾把雞,而不是作為“神仙打架”的快遞員或旁觀者。於是,玩家對於藍洞封禁外掛的行動,有著最基本的訴求和期盼。
畢竟大家都是花了98元來買的遊戲,藍洞有義務保持遊戲環境的良好與乾淨。藍洞確實也有一些行動,用了幾波封禁外掛來挽回聲譽,但,這就夠了嗎?

很明顯不夠。我們可以看看外掛兜售群裡的一些公告和檔。

作為一個初級的外掛群(根據外掛廣告即可進入,

無需審核身份),就有著從演示到系統修復工具的所有內容,各種針對外掛漏洞的補丁(對啊,外掛都有補丁,遊戲很多BUG還沒修復)。

很多遊戲都沒有解決的漏洞,甚至外掛群裡先放出解決辦法,不得不說,外掛製作者們的實力果真強勁。

而在群公告中,我們可以看到,除了最基本的廣告群,下單以後就可以進版本群(外掛也會更新不同版本),甚至還有更高端的“內部輔助群”(估計是之前流傳的6千元定制外掛群)。儼然絕地求生的外掛已經形成了一條完備的產業鏈,各個環節和步驟,都分工非常明確。

而最讓人吃驚的是,外掛的更新速度和升級能力比遊戲還強勁!例如上周有一天外掛被封禁的時候,外掛群裡有人通知,這時候時間為17點21分。

然後,僅僅過了兩個小時,外掛的更新版本就被放出來了,這個效率,不得不說比許多遊戲廠商都高出了不少。

而很快之後,這款外掛又穩定到可以打廣告的程度。

而在外掛群中,這些外掛制售者直接曬出了自己產品的戰績:

單人排行榜上榜。

Gangtiexiaceshi就是“鋼鐵俠測試”,這是專門測試外掛的帳號。

外掛是這樣的囂張,藍洞卻幾乎沒什麼太大的建樹,雖然被動的封了幾萬個帳號,卻根本沒有進一步的打擊和採取措施。個中原因是什麼呢?

要分析這個問題,首先我們必須承認一個大的客觀事實,作為FPS/TPS(第一/第三人稱射擊)遊戲,封禁外掛是基本上不可能的。因為這類遊戲對於網路延遲的要求是最高的,所以不可能將所有資料都傳送至伺服器再進行計算,只能把計算過程放在本地的用戶端上,只將結果以資料包的形式傳送至伺服器進行比對和驗證,這樣才能將延遲降至最低。而因為計算程式只能放在本地,這樣就給了外掛留下了巨大的操作空間,在計算過程或者資料封包中做點手腳,伺服器只要沒驗證出來,就可以任意的篡改和修改程式了。所以,我們並不能指望一款FPS/TPS遊戲完全杜絕外掛。

但是,不能杜絕外掛並不代表可以不作為,以如此龐大的玩家基數和如此眾多的外掛數量來說,封禁四萬個帳號其實並沒有什麼值得炫耀的,因為並沒有一款外掛因為藍洞的封禁而退出市場,也就是說,藍洞的主動防禦機制做的太差。除了封禁帳號之外,我們幾乎看不到藍洞有何動作。

而第二點,則更讓人懷疑藍洞是不是如自己所說的可以認認真真做遊戲,不辜負玩家的期望了。因為封禁外掛很明顯需要大量的人力和財力的投入,而從目前看來,《絕地求生》給藍洞提供的收入主要還是售賣遊戲,而非遊戲中的寶箱系統或者賽事系統(參見CSGO和DOTA2的盈利模式),所以,多賣一份遊戲對於藍洞來說收益更大。而遊戲賣出去之後,藍洞幾乎所有的投入都是成本,並不能帶來直接的收益,所以,對於封禁外掛這樣大規模投入,效果還不一定明顯的事情,藍洞缺乏動力。而且,從規模上來說,藍洞本身也只是一家小廠,《絕地求生》的熱賣純屬意外,他們自己都沒有料到會這麼火爆,所以技術投入和後續的維護並沒有做好準備。

但是,“大逃殺”的市場前景非常好,且不說多家遊戲開始加入“大逃殺”模式,假如將《絕地求生》的國服代理權拿到國內來拍賣,只怕國內的廠商們都趨之若鶩了。也就是說,哪怕不是騰訊,《絕地求生》在國內是一定會有廠商接盤的。在不愁賣不掉,而且遊戲大火的前提下, 藍洞至今未和國內的代理談妥,只怕是在坐地起價同時,也是遊戲能多賣一個是一個吧?而這款遊戲註定是要被國服代理的(參見H1Z1),那麼一旦有廠商接盤,那麼國內的外掛和伺服器問題,就都不是藍洞所要考慮的了。因為,作為本地的服務商,無論是騰訊還是其他代理,都是有義務也有必要來肅清遊戲中的外掛和配置更好的伺服器的。也就是說,藍洞目前就是躺著就能賺錢,而費力的事情(比如反外掛和架設伺服器)別人必須去做的情況下,藍洞何必自找麻煩還大力去肅清外掛呢?從利益的角度出發,換成大多數人,只怕都不會浪費這個精力和財力吧?

卻根本沒有進一步的打擊和採取措施。個中原因是什麼呢?

要分析這個問題,首先我們必須承認一個大的客觀事實,作為FPS/TPS(第一/第三人稱射擊)遊戲,封禁外掛是基本上不可能的。因為這類遊戲對於網路延遲的要求是最高的,所以不可能將所有資料都傳送至伺服器再進行計算,只能把計算過程放在本地的用戶端上,只將結果以資料包的形式傳送至伺服器進行比對和驗證,這樣才能將延遲降至最低。而因為計算程式只能放在本地,這樣就給了外掛留下了巨大的操作空間,在計算過程或者資料封包中做點手腳,伺服器只要沒驗證出來,就可以任意的篡改和修改程式了。所以,我們並不能指望一款FPS/TPS遊戲完全杜絕外掛。

但是,不能杜絕外掛並不代表可以不作為,以如此龐大的玩家基數和如此眾多的外掛數量來說,封禁四萬個帳號其實並沒有什麼值得炫耀的,因為並沒有一款外掛因為藍洞的封禁而退出市場,也就是說,藍洞的主動防禦機制做的太差。除了封禁帳號之外,我們幾乎看不到藍洞有何動作。

而第二點,則更讓人懷疑藍洞是不是如自己所說的可以認認真真做遊戲,不辜負玩家的期望了。因為封禁外掛很明顯需要大量的人力和財力的投入,而從目前看來,《絕地求生》給藍洞提供的收入主要還是售賣遊戲,而非遊戲中的寶箱系統或者賽事系統(參見CSGO和DOTA2的盈利模式),所以,多賣一份遊戲對於藍洞來說收益更大。而遊戲賣出去之後,藍洞幾乎所有的投入都是成本,並不能帶來直接的收益,所以,對於封禁外掛這樣大規模投入,效果還不一定明顯的事情,藍洞缺乏動力。而且,從規模上來說,藍洞本身也只是一家小廠,《絕地求生》的熱賣純屬意外,他們自己都沒有料到會這麼火爆,所以技術投入和後續的維護並沒有做好準備。

但是,“大逃殺”的市場前景非常好,且不說多家遊戲開始加入“大逃殺”模式,假如將《絕地求生》的國服代理權拿到國內來拍賣,只怕國內的廠商們都趨之若鶩了。也就是說,哪怕不是騰訊,《絕地求生》在國內是一定會有廠商接盤的。在不愁賣不掉,而且遊戲大火的前提下, 藍洞至今未和國內的代理談妥,只怕是在坐地起價同時,也是遊戲能多賣一個是一個吧?而這款遊戲註定是要被國服代理的(參見H1Z1),那麼一旦有廠商接盤,那麼國內的外掛和伺服器問題,就都不是藍洞所要考慮的了。因為,作為本地的服務商,無論是騰訊還是其他代理,都是有義務也有必要來肅清遊戲中的外掛和配置更好的伺服器的。也就是說,藍洞目前就是躺著就能賺錢,而費力的事情(比如反外掛和架設伺服器)別人必須去做的情況下,藍洞何必自找麻煩還大力去肅清外掛呢?從利益的角度出發,換成大多數人,只怕都不會浪費這個精力和財力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