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中醫體質養生」氣鬱質養生法

體質現象是人類生命活動的一種重要表現形式,是指人體生命過程中,在先天稟賦和後天獲得的基礎上所形成的形態結構、生理功能和心理狀態方面綜合的、相對穩定的固有特質。

是人類在生長、發育過程中所形成的與自然、社會環境相適應的人體個性特徵。中醫體質學以生命個體的人為研究出發點,旨在研究不同體質構成特點、演變規律、影響因素、分類標準,從而應用於指導疾病的預防、診治、康復與養生。

氣鬱質

總體特徵:氣機鬱滯,以神情抑鬱、緊張焦慮等表現為主要特徵。

形體特徵:形體瘦者為多。

常見表現:神情抑鬱,緊張焦慮,煩悶不樂,

有孤獨感,容易受到驚嚇,舌淡紅,苔薄白,脈弦。

心理特徵:性格不穩定,敏感多慮。

發病傾向:易患不寐、鬱證等。

對外界環境適應能力:對精神刺激適應能力較差;不適應陰雨天氣。

氣鬱質養生法

1. 情志調攝

宜樂觀開朗,多與他人相處,不苛求自己也不苛求他人。如心境抑鬱不能排解時,要積極尋找原因,及時向朋友傾訴。

宜欣賞節奏歡快、旋律優美的樂曲如《金蛇狂舞》等,還適宜看喜劇、勵志劇,

以及輕鬆愉悅的相聲表演。

2. 飲食調養

宜選用具有理氣解鬱作用的食物,如黃花菜、菊花、玫瑰花、茉莉花、大麥、金橘、柑橘、柚子等。少食收斂酸澀的食物,如石榴、烏梅、青梅、楊梅、草莓、楊桃、酸棗、李子、檸檬、南瓜、泡菜等。

參考食療方:(1)三花茶:茉莉花、菊花、玫瑰花,具有行氣解郁功效,適合氣鬱體質者飲用。

(2)黃花菜瘦肉湯:黃花菜(水焯)、豬瘦肉、生薑,適量油鹽。具有疏肝解郁功效,適合氣鬱體質者食用。

3. 起居調攝

儘量增加戶外活動和社交,防止一人獨處時心生淒涼。居室保持安靜,宜寬敞、明亮。平日保持有規律的睡眠,睡前避免飲用茶、咖啡和可哥等飲料。衣著宜柔軟、透氣、舒適。

4. 運動保健

宜多參加群體性體育運動項目,堅持做較大強度、較大負荷的“發洩式”鍛煉,如跑步、登山、游泳。也可參與下棋、打牌等娛樂活動,分散注意力。

5. 穴位保健

(1)選穴:合穀、太沖穴

(2)定位:合穀位於手背,

第1、2掌骨間,當第2掌骨橈側的中點處(見圖11)。太沖位於足背側,當第1蹠骨間隙的後方凹陷處(見圖12)。

(3)操作:採用指揉的方法(見平和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