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青戀》:當一群年輕的創客遭遇一片神奇的土地

十二年前,“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科學論斷首次被提出,成為浙江新時期發展的主要思路。兩年前,“兩山理論”被正式寫進中央文件。隨著發展綠色經濟、建設美麗鄉村政策的火熱,

一部以“兩山理論”為背景,反映新時代年輕人農村創業題材的電視連續劇《青戀》應運而生。

《青戀》由馬進執導,郭京飛、車曉、馮嘉怡、尤靖茹等主演,講述了林深(郭京飛)為代表的85後創客回鄉追夢的故事。這部劇已於2017年10月18日在央視一套黃金檔播出。開播之際,我們對話了東海電影集團董事長、《青戀》出品人倪政偉。

東海電影集團董事長、《青戀》出品人倪政偉

農村劇要緊跟時代步伐、要洋氣

一提到農村劇,大多數人的第一反應都是質樸、悲情、散發著泥土味兒的作品,與青春、時尚等詞毫不搭界。但本次在《青戀》中,既沒有花棉襖和黃土地,也沒有佝僂背的老村長和多嘴的鄰家媳婦。映入眼簾的反而是田園詩般的江南美景和濃厚的青春氣息。

“土”和“洋”在一部劇中得到了融合。

這個融合在倪政偉看來順理成章。

近幾年來,在“兩山理論”指導下,浙江在美麗鄉村建設方面取得了巨大成果,農民生活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生活在其中的倪政偉對這一切太熟悉了,“休閒農業、生態旅遊,這些在浙江已經進入2.0、3.0版了。比如莫干山的精品酒店裸心穀,它的特色是將酒店與山林融為一體,人在其中能無拘無束的接近大自然,

現在訂房提前好多天都不一定訂得到;還有利用舊式牛欄改建的咖啡館,以特有的‘鄉土文藝範’,吸引到很多遊客駐足。還有許多高科技農業、農產品等都已經發展成熟。”

隨著經濟高速發展和生活節奏的加快,都市人被擁擠的街道和陰霾的天氣所困擾,

環境優美、空氣清新的鄉村生活成為他們的嚮往,所以,節假日的鄉村小憩成為當下的一種時尚生活方式。而如今的新農村,也早已今非昔比。遵循“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理論,農民們“靠山吃山靠水吃水”,有的經營起農家樂,有的銷售新鮮無污染的農副產品,通過互聯網電商,不愁客源不愁銷路。就像《青戀》中展現的浙江新農村“雲舍村”一樣,坐落在青山綠水之畔,
村民們住著獨棟小樓房,不僅洋氣,甚至很國際化。

經濟模式、生活方式時尚化了,在“兩山理論”的踐行中,曾經因追求經濟利益被破壞的生態環境也得到了恢復。在劇中,為了向觀眾們呈現出浙江的“綠水青山”,製作團隊選擇了比較有代表性的“中國美麗鄉村”發源地安吉縣,和莫干山等旅遊名勝的所在縣——德清作為取景地。這兩地除了擁有江南秀麗的山水田園風光,生態環境保護的概念也已家喻戶曉,深入人心。隨著《青戀》的播出,劇中如詩如畫的取景地也在網路上引發了熱議。

現實中的農村已經發展成這樣,反映其變化發展的文藝作品自然要緊跟其步伐,不能還停留在舊式的“土氣”之中。

“這個題材在這個時間做是非常合適的:一方面反映出浙江新農村建設在‘兩山理論’指導下的發展變革;另一方面,如今現代劇的各種類型都已經非常套路化,新農村、新農民形象為電視劇創作提供了新穎的視角,能令觀眾耳目一新。”倪政偉表示,希望將新農村形象傳達給全國觀眾的同時,也能為農村經濟發展帶來一些推廣宣傳的助力。做到既有情懷又好看。

“出得去”、“留得住”、“回得來”,三類人設刻畫新農民形象

據倪政偉講述,在《青戀》專案籌備之初,他首先聯想到了上世紀50年代的一部老電影《我們村裡的年輕人》,它講述了那個年代的新農民形象,影響了一代人,令他深有感觸。所以他希望《青戀》能像那部電影一樣,將新時代年輕的農民形象樹立起來。

劇中有三類年輕人。

以男主林深為代表的是“回得來”的一類人。他原本在上海開辦建築公司,在機緣巧合下回到家鄉,克服重重困難帶領雲舍村人謀求生態創業致富路。生活中和林深經歷相同的人比比皆是。在改革開放初期,大部分農村勞動力為尋求發展紛紛湧入城市,農村裡只剩下留守的老人和兒童。

近年來,隨著經濟形態的多元發展,農村電商、休閒農業和鄉村旅遊等農村新產業迅猛崛起,農村和城市之間的差別越來越小,越來越多外出務工、經商或求學的人,都回歸家鄉創業,創業返鄉潮悄然興起。就像上世紀九十年代前後,人們為了買城市戶口砸鍋賣鐵一樣,現在想要回農村落戶成為很不容易的事情。據悉,在浙江地區,能夠擁有農村戶口拿到承包地的茶農年收入要遠超過城市白領。

而沈聆(車曉)代表的第二類——“留得住”的人。在大都市里每日奔波于工作的沈聆是一位標準的“白骨精”,因為感情和工作原因,前往雲舍村散心、調研,在這裡她找到浮華背後的寧靜,進而尋找到了自己心靈的駐足地。她就和許多都市精英一樣,拿著高額的年薪、住著精緻的套房,卻對城市生活有些麻木和厭倦。他們嚮往鄉村生活的寧靜致遠,也能夠從中重新找到人生價值。

姚雲竹(尤靖茹 )代表的是第三類——“出得去”的人。她原本在雲溪鎮擔任宣傳幹事,由於感情受挫,離開家鄉出國遊學,最終遊學歸來,將自己所見所識投入到家鄉的新農村建設中。以前在農村的生活狀態就是耕種土地、辛苦勞作,如今通過互聯網各種各樣的經濟形態都得到了發展,所以,許多農村的年輕人能走得出去,將國外的先進管理經驗和理念帶回來,為新農村建設帶來了更多新鮮、青春的元素。他們既“出得去”又“回得來”。

劇中以雲舍村為舞臺,以這三類年輕人的行為、情感、生活等方式為主線,將新時代年輕的農民形象清晰、立體地展現在觀眾面前。而這一切與主創團隊的背後努力密不可分。

為了使劇中角色和故事更加真實,劇本更具生活質感,主創團隊走訪了多位美麗鄉村建設的成功人士,並深入幾十個鄉鎮去采風,收集到了一系列生動鮮活的故事原型,記錄下了二三十萬字的採訪資料,《青戀》中的角色都由這些人物的真實經歷改編而成。

“真正的創作都是來源於生活的,需要我們通過實地考察、真實人物採訪得來,而不是閉門造車想像出來”, 倪政偉如是說道。

馬進擔任導演兼總編劇,直面“巨大的挑戰”

優秀的劇本、角色自然需要優秀的主創團隊助力。

對於主創團隊的選擇上,倪政偉坦言“不容易”。對於這樣一個好的題材,他自然希望用最好的人力資源匹配,讓這部劇既有情懷又好看。經過多番比較,他終於搭出了最合適的班底。

導演馬進曾經執導過《幸福來敲門》《春風十裡不如你》等熱播劇,對現代情感劇極為擅長。本次在《青戀》中,他擔任導演和總編劇一職,他曾在接受媒體採訪時坦言,“《青戀》的創作是一項巨大的挑戰。”

“馬進導演非常優秀,他很注重把內容和主流價值觀融入到人物的情感中,通過人物的情感和成長經歷來詮釋內容。而不是刻板地宣揚主旋律。” 對於導演,倪政偉讚不絕口。

導演馬進跟演員說戲

郭京飛對於林深的演繹可謂遊刃有餘,近年來,郭京飛嘗試過不同形式的各類角色,在話劇界也獲得了大家的一致認可。倪政偉表示他在劇組非常用心,整個拍攝過程中一直與導演等主創進行角色塑造方面的討論。

車曉在螢屏中的角色形象大多為都市白領麗人,因在《好先生》中扮演甘敬被觀眾所喜歡。本次在劇中雖然前期仍為白領精英,但後期將“紮根農村”,展現一種新的女性形象。

談話的最後,倪政偉說,在《青戀》之後,東海電影集團將計畫打造新劇《網路風雲錄》。這部劇改編自網路小說《網路英雄傳Ⅰ:艾爾斯巨岩之約》,講述互聯網人創業的故事。倪政偉表示,杭州是互聯網之都,這部劇中將再次發揮杭州優勢,將新時代新形勢下,互聯網浙商的精神及勵志經歷展現給觀眾。

【文/小熊星】

版權聲明:微信公眾號【影視獨舌】所有原創文字,版權均屬【影視獨舌】及原作者所有。歡迎分享至朋友圈,但如有其他媒體複製轉載,需征得我們同意並注明出處。(請回復“轉載”,瞭解具體要求!)

微信號:dusheme

有觀點、有態度、有溫度的行業交流平臺

生態環境保護的概念也已家喻戶曉,深入人心。隨著《青戀》的播出,劇中如詩如畫的取景地也在網路上引發了熱議。

現實中的農村已經發展成這樣,反映其變化發展的文藝作品自然要緊跟其步伐,不能還停留在舊式的“土氣”之中。

“這個題材在這個時間做是非常合適的:一方面反映出浙江新農村建設在‘兩山理論’指導下的發展變革;另一方面,如今現代劇的各種類型都已經非常套路化,新農村、新農民形象為電視劇創作提供了新穎的視角,能令觀眾耳目一新。”倪政偉表示,希望將新農村形象傳達給全國觀眾的同時,也能為農村經濟發展帶來一些推廣宣傳的助力。做到既有情懷又好看。

“出得去”、“留得住”、“回得來”,三類人設刻畫新農民形象

據倪政偉講述,在《青戀》專案籌備之初,他首先聯想到了上世紀50年代的一部老電影《我們村裡的年輕人》,它講述了那個年代的新農民形象,影響了一代人,令他深有感觸。所以他希望《青戀》能像那部電影一樣,將新時代年輕的農民形象樹立起來。

劇中有三類年輕人。

以男主林深為代表的是“回得來”的一類人。他原本在上海開辦建築公司,在機緣巧合下回到家鄉,克服重重困難帶領雲舍村人謀求生態創業致富路。生活中和林深經歷相同的人比比皆是。在改革開放初期,大部分農村勞動力為尋求發展紛紛湧入城市,農村裡只剩下留守的老人和兒童。

近年來,隨著經濟形態的多元發展,農村電商、休閒農業和鄉村旅遊等農村新產業迅猛崛起,農村和城市之間的差別越來越小,越來越多外出務工、經商或求學的人,都回歸家鄉創業,創業返鄉潮悄然興起。就像上世紀九十年代前後,人們為了買城市戶口砸鍋賣鐵一樣,現在想要回農村落戶成為很不容易的事情。據悉,在浙江地區,能夠擁有農村戶口拿到承包地的茶農年收入要遠超過城市白領。

而沈聆(車曉)代表的第二類——“留得住”的人。在大都市里每日奔波于工作的沈聆是一位標準的“白骨精”,因為感情和工作原因,前往雲舍村散心、調研,在這裡她找到浮華背後的寧靜,進而尋找到了自己心靈的駐足地。她就和許多都市精英一樣,拿著高額的年薪、住著精緻的套房,卻對城市生活有些麻木和厭倦。他們嚮往鄉村生活的寧靜致遠,也能夠從中重新找到人生價值。

姚雲竹(尤靖茹 )代表的是第三類——“出得去”的人。她原本在雲溪鎮擔任宣傳幹事,由於感情受挫,離開家鄉出國遊學,最終遊學歸來,將自己所見所識投入到家鄉的新農村建設中。以前在農村的生活狀態就是耕種土地、辛苦勞作,如今通過互聯網各種各樣的經濟形態都得到了發展,所以,許多農村的年輕人能走得出去,將國外的先進管理經驗和理念帶回來,為新農村建設帶來了更多新鮮、青春的元素。他們既“出得去”又“回得來”。

劇中以雲舍村為舞臺,以這三類年輕人的行為、情感、生活等方式為主線,將新時代年輕的農民形象清晰、立體地展現在觀眾面前。而這一切與主創團隊的背後努力密不可分。

為了使劇中角色和故事更加真實,劇本更具生活質感,主創團隊走訪了多位美麗鄉村建設的成功人士,並深入幾十個鄉鎮去采風,收集到了一系列生動鮮活的故事原型,記錄下了二三十萬字的採訪資料,《青戀》中的角色都由這些人物的真實經歷改編而成。

“真正的創作都是來源於生活的,需要我們通過實地考察、真實人物採訪得來,而不是閉門造車想像出來”, 倪政偉如是說道。

馬進擔任導演兼總編劇,直面“巨大的挑戰”

優秀的劇本、角色自然需要優秀的主創團隊助力。

對於主創團隊的選擇上,倪政偉坦言“不容易”。對於這樣一個好的題材,他自然希望用最好的人力資源匹配,讓這部劇既有情懷又好看。經過多番比較,他終於搭出了最合適的班底。

導演馬進曾經執導過《幸福來敲門》《春風十裡不如你》等熱播劇,對現代情感劇極為擅長。本次在《青戀》中,他擔任導演和總編劇一職,他曾在接受媒體採訪時坦言,“《青戀》的創作是一項巨大的挑戰。”

“馬進導演非常優秀,他很注重把內容和主流價值觀融入到人物的情感中,通過人物的情感和成長經歷來詮釋內容。而不是刻板地宣揚主旋律。” 對於導演,倪政偉讚不絕口。

導演馬進跟演員說戲

郭京飛對於林深的演繹可謂遊刃有餘,近年來,郭京飛嘗試過不同形式的各類角色,在話劇界也獲得了大家的一致認可。倪政偉表示他在劇組非常用心,整個拍攝過程中一直與導演等主創進行角色塑造方面的討論。

車曉在螢屏中的角色形象大多為都市白領麗人,因在《好先生》中扮演甘敬被觀眾所喜歡。本次在劇中雖然前期仍為白領精英,但後期將“紮根農村”,展現一種新的女性形象。

談話的最後,倪政偉說,在《青戀》之後,東海電影集團將計畫打造新劇《網路風雲錄》。這部劇改編自網路小說《網路英雄傳Ⅰ:艾爾斯巨岩之約》,講述互聯網人創業的故事。倪政偉表示,杭州是互聯網之都,這部劇中將再次發揮杭州優勢,將新時代新形勢下,互聯網浙商的精神及勵志經歷展現給觀眾。

【文/小熊星】

版權聲明:微信公眾號【影視獨舌】所有原創文字,版權均屬【影視獨舌】及原作者所有。歡迎分享至朋友圈,但如有其他媒體複製轉載,需征得我們同意並注明出處。(請回復“轉載”,瞭解具體要求!)

微信號:dusheme

有觀點、有態度、有溫度的行業交流平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