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談古論晉:山西柳林縣曾經的“大哥”,一個消失在黃河深處的縣

---史話三晉之柳林篇

柳林縣,地處山西省內呂梁山西麓黃河東岸,境內溝壑縱橫。縣治所在的柳林鎮,在清朝時因商賈雲集繁華鼎盛有“小北京”之稱,名噪一時。

但是在歷史上,柳林有個“大哥”。

不僅橫跨黃河兩岸名聲更顯赫,連黃河對岸的陝西吳堡縣,也曾作為下轄地管理。

“大哥”的名字叫“孟門”,一個消失在黃河深處的縣。

關於孟門,相傳是大禹治水時在此疏通河道,因而得名,又有“天下黃河第一門”之稱。

春秋時期設邑名藺。因其特殊的地理位置和軍事戰略需求,

進入戰國後開始了長達百年的爭奪。

直到西漢時期首次置縣,名為藺縣。

東漢末年因戰火迭起,藺縣被廢,這裡成為內遷胡人聚集之地,隸屬西河郡。

當時呂梁山區遍佈“山胡”,為內遷少數民族的混血後裔。“山胡”中最為強大的便是“離石胡”,從北魏政權起就開始征剿,一直歷經北齊、北周近百年,曾經一次剿滅人數高達十萬。

北周滅北齊後於北周大象元年(579)再度置縣,

名為定胡縣,兼置定胡郡,治所便是今天柳林縣的孟門鎮。名為“定胡”就有剿滅“山胡”之意。

隋唐時期,孟門關為中樞直接掌管的二十六關之一,並從綏州(今綏德)專門設軍事要道,直通孟門。與娘子關並稱東西二關,有“山西西大門”之稱。

唐貞觀二年(628)改定胡為孟門縣。期間幾度廢置,於貞觀八年再置,是橫跨黃河兩岸,涵蓋今柳林、離石、部分臨縣(三交以南)及陝西省吳堡縣全境。

作為縣治的今孟門鎮,可以想像作為水旱碼頭及軍事要地的繁華景象。

北宋年間,因為與西夏的軍事行動,將原唐修軍事要道延長,新修了孟門經石州(今離石)到汾州(今汾陽)軍事糧運通道。

金代女真族入主中原,金宣宗下詔禁止稱本朝人為蕃”。

孟門縣原名竟然為定胡,廢其郡。原管轄地界分劃給石州、臨縣和中陽,黃河以西劃歸吳堡。自此,孟門縣作為郡治長達七百多年的歷史結束。作為孟門縣在此設立功能以軍事為主的巡檢司。

明清時代,孟門作為軍事重鎮的作用逐漸轉變為商貿重鎮。貨物流轉,商品行銷黃河兩岸.....

孟門號稱“天下黃河第一門”,因為黃河,孟門走向了消失......

清雍正元年(1723),黃河洶湧漫堤,

孟門遭到淹沒......

災後重建,但到了道光二十二年(1842),天降暴雨,黃河再度氾濫成災,孟門古城內“舟行於街,濤響於市”.....

咸豐六年(1856),又因數日大雨傾盆,孟門再度陷入黃河濁浪之中,200多孔窯洞,一千多間房屋俱備沖走,人畜損傷,不計其數......

孟門古城的繁榮徹底劃上了句號,現在的孟門鎮其實是在原址一公里外的棗峁上村,所保留的,只有當年的那個名字。當年九曲黃河第一鎮的名頭,只能讓給後來居上的磧口古鎮,屈居第二。

黃河依舊奔流不息,替代孟門的棗峁上小心翼翼把孟門縣保留了下來,一直被叫到了今天。

1971年4月,從離石、中陽劃出部分組建了離石縣,縣治駐在柳林鎮。7月5日正式定名為柳林縣。

曾經的小弟弟,只有站在黃河邊,望著一個消失在黃河深處的“大哥”,曾經的孟門。

柳林在2000左右從貧困縣一舉成為財政大縣,到2012年的時候,財政收入在山西省僅次於省會太原......

2014年,因為煤價下滑,柳林經濟陷入癱瘓......

躺在黃河深處的孟門古城,望著柳林這個小弟弟歷經大起大落後,或許想告訴他的是:接受現實,歸於平靜,重新再來......

只能讓給後來居上的磧口古鎮,屈居第二。

黃河依舊奔流不息,替代孟門的棗峁上小心翼翼把孟門縣保留了下來,一直被叫到了今天。

1971年4月,從離石、中陽劃出部分組建了離石縣,縣治駐在柳林鎮。7月5日正式定名為柳林縣。

曾經的小弟弟,只有站在黃河邊,望著一個消失在黃河深處的“大哥”,曾經的孟門。

柳林在2000左右從貧困縣一舉成為財政大縣,到2012年的時候,財政收入在山西省僅次於省會太原......

2014年,因為煤價下滑,柳林經濟陷入癱瘓......

躺在黃河深處的孟門古城,望著柳林這個小弟弟歷經大起大落後,或許想告訴他的是:接受現實,歸於平靜,重新再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