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呂不韋是誰?他是秦始皇的父親?看看他後代的傳說

呂不韋(前292年-前235年),姜姓,呂氏,名不韋,衛國濮陽(今河南省安陽市滑縣)人。戰國末年著名商人、政治家、思想家,官至秦國丞相。

西元前251年,秦昭襄王去世,太子安國君繼位,為秦孝文王,

立一年而卒,儲君嬴子楚繼位,即秦莊襄王,前249年以呂不韋為相國,封文信侯,食邑河南洛陽十萬戶,門下有食客3000人,家僮萬人。莊襄王卒,年幼的太子政立為王,呂不韋為相邦,號稱"仲父",專斷朝政。

電視劇配圖

電視劇配圖

呂不韋一支在漢時的遷播傳系很詭迷,存在多種說詞。

1、非呂不韋一支的呂氏譜牒說呂不韋僅有一女,秦始皇是其子。此說不足以採信。結合多家呂不韋支譜牒分析,呂吻、呂惠不會是呂不伐之子而應是呂不韋之子,呂吻可能就是呂蜴。因這些族牒說呂不韋無子,就將呂吻、呂惠移入呂不伐名下了。

2、呂不韋一支的族譜說呂不韋生呂蜴、呂惠二子。呂不韋死後,呂蜴遷蜀,呂惠繁衍為呂文和及後來的西涼皇帝呂光這一支。

《晉書》說:“呂光,字世明,略陽氐人也。其先呂文和,漢文帝初,自沛避難徙焉。世為酋豪。父婆樓,佐命苻堅,官至太尉”從這段文字分析,漢文帝初正是呂雉死後誅呂時期,沛地又洽好是呂文一支發祥之地,漢文帝時是不可能追究呂不韋的隔朝舊案,

呂文和避難應該是避誅呂之難。從時間、地點,遷徙原因三方面看,呂文和應該是呂雉一族。

有人認為呂雉大封其族子弟為王為候時,呂文和並沒有封候,呂文和應不是呂雉一族。此觀點忽略了西漢初並非只要是呂雉近族之人均可封王候。呂氏被封王候一是本人有戰功,二是子女承父萌封子候。呂文和與父親無有戰功自然不在封候之例。所以,並不能以此證實呂文和非呂雉一族。

但是,<晉書>以上所言也不能完全排除呂文和是呂不韋之孫。也有可能趁秦漢交替的戰亂,呂惠或呂文和(呂惠與呂文和之間是否還有一代難定論)從巴蜀來到沛地投靠呂雉一族,誅呂事起呂文和“自沛避難徙焉”。

呂文和屬是第一支呂雉還是第三支呂不韋,目前尚介於兩可之間,只能認定呂蜴確實是呂不韋後裔。

3、誰真是呂不韋的後裔。從史書上看呂不韋後裔遷巴蜀確切無疑。

<華容國志>說西元前235年秦始皇“徙呂不韋舍人萬家于房陵(今湖北省房縣),以其隘地也”。這個說法有些誇大其詞了。秦時一縣戶數不過三千,遷萬家于房陵不亞於現在遷徙一個地級市的人口。以秦時財力、路況和運輸工具看,想在很短時間一下子遷移流放呂不韋舍人萬家于房陵實難成行。所以,被流放于房陵的只能是呂不韋的近族子弟,不會達萬家。

呂不韋後裔遷巴蜀後如何繁衍呢?估計南越丞相呂嘉是其後裔。西漢武帝時,呂嘉做過三位南越(今廣東省番禺一帶)國王的丞相(他和呂雉侄孫呂嘉是兩個人)。呂嘉宗族在南越國做長史的有七十多人,男的都娶國王的公主作妻子,女的都嫁給王子和王宗室的人。他在南越國很有權威,人民都信任他,在民心方面勝過國王。南越王想歸順西漢,他多次勸阻不果就背叛了南越王,和弟弟領兵殺死南越王及太后,同西漢的派遣軍作戰,西元前111年兵敗後被殺。

從西元前236年呂不韋族人遷巴蜀到西元前111年呂嘉被殺,這125年間呂不韋後裔足以繁衍4-5代人,又依據<華陽國志>:“武帝渡瀾滄水,置不韋縣(今雲南省保山市一帶),徙南越相呂嘉家族以實之。名曰不韋,彰其先惡行也。”這支人馬應是呂不韋之子呂蜴遷蜀的後裔,從而呂嘉是呂蜴一脈無誤。呂嘉後裔于兩漢時在不韋縣繁衍生息,西元前86年夏季,益州(今天的四川盆地和漢中盆地一帶)所屬二十四個夷人村寨三萬餘人全部背叛漢朝。漢朝廷派水衡都尉呂破胡(又名呂辟胡)招募官吏和百姓從軍,又徵調犍為、蜀郡的武勇精壯之人前往征討,大破叛軍。呂破胡是否是其後裔不詳。

到三國時有後裔不韋縣人呂凱揚名青史。呂不韋的後裔于兩漢時在川蜀繁衍生息,到三國時有後裔呂凱一脈揚名青史。

西漢武帝時,呂嘉做過三位南越(今廣東省番禺一帶)國王的丞相(他和呂雉侄孫呂嘉是兩個人)。呂嘉宗族在南越國做長史的有七十多人,男的都娶國王的公主作妻子,女的都嫁給王子和王宗室的人。他在南越國很有權威,人民都信任他,在民心方面勝過國王。南越王想歸順西漢,他多次勸阻不果就背叛了南越王,和弟弟領兵殺死南越王及太后,同西漢的派遣軍作戰,西元前111年兵敗後被殺。

從西元前236年呂不韋族人遷巴蜀到西元前111年呂嘉被殺,這125年間呂不韋後裔足以繁衍4-5代人,又依據<華陽國志>:“武帝渡瀾滄水,置不韋縣(今雲南省保山市一帶),徙南越相呂嘉家族以實之。名曰不韋,彰其先惡行也。”這支人馬應是呂不韋之子呂蜴遷蜀的後裔,從而呂嘉是呂蜴一脈無誤。呂嘉後裔于兩漢時在不韋縣繁衍生息,西元前86年夏季,益州(今天的四川盆地和漢中盆地一帶)所屬二十四個夷人村寨三萬餘人全部背叛漢朝。漢朝廷派水衡都尉呂破胡(又名呂辟胡)招募官吏和百姓從軍,又徵調犍為、蜀郡的武勇精壯之人前往征討,大破叛軍。呂破胡是否是其後裔不詳。

到三國時有後裔不韋縣人呂凱揚名青史。呂不韋的後裔于兩漢時在川蜀繁衍生息,到三國時有後裔呂凱一脈揚名青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