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陽虛體質不用愁!只需一碗湯,輕輕鬆松改善體質!

想瞭解更多健康知識?點擊右上角關注吧!↑↑↑

我們常說的“體質”,其實是指人體秉承先天遺傳,並受到後天多種因素影響而形成的機體素質。

不同的人,生來就有著不同的體質。即便是同一個人,

在人生的不同階段,體質也會隨著各種因素的影響而發生變化。

「人之生也,有剛有柔,有弱有強,有短有長,有陰有陽。」

——《靈樞·壽夭剛柔》

中醫將人的體質大致分為以下九種:

平和體質、氣虛體質、陰虛體質、陽虛體質、氣鬱體質、血淤體質、痰濕體質、濕熱體質、特稟體質。

大部分人都兼有多種體質,比如氣虛、痰濕與陽虛並存,又或者是氣郁、陰虛與氣虛並存。

中醫認為,人的體質是一個開放的、動態的過程,

我們只有更正確、更全面的瞭解自己的體質,才能根據體質來進行科學的養生。

今天,我們先來講講陽虛這種體質——

『體質成因』

陽氣,是人體生命活動的基本。

明朝醫學家張介賓在其所著的《類經附翼·大寶論》中,就曾將“陽”比作“紅日”——

「天之大寶,只此一丸紅日;人之大寶,只此一息真陽;陽強則壽,陽衰則夭。」

造成陽虛的原因有很多,有先天的因素,更有後天的影響。

攝取過多涼性的食物、不注重保暖、過度使用抗菌素之類寒涼的藥物... ...這些不好的生活習慣都會損傷陽氣,造成陽虛。

『陽虛症狀』

總體特徵:畏寒怕冷,手腳冰涼,易出汗,精神不振,睡眠偏多,少氣懶言,易腹瀉。

形體特徵:肌肉鬆軟不結實,常有腰膝酸軟的感覺。

性格特徵:性格內向,沉靜。

適應能力:耐春夏,不耐秋冬,易感風寒、濕邪。

『養生原則』

☆飲食宜溫陽,忌寒涼☆

應多吃甘溫的食物,

以溫補脾腎陽氣為主

適宜吃的肉類:平時可多食牛肉、羊肉、狗肉、豬肚、雞肉、帶魚、鱔魚、蝦、黃鱔等。

適宜吃的蔬果:刀豆、荔枝、龍眼、櫻桃、杏、山藥、胡蘿蔔、韭菜等。

適宜吃的調味品:花椒、胡椒、生薑、辣椒、芫荽、蔥、蒜、茴香等。

不宜多食生冷、苦寒黏膩之品(即使在盛夏也不要多食)

不適宜吃的肉類:田螺、螃蟹等。

不適宜吃的蔬果:苦瓜、蠶豆、綠豆、黃瓜、柿子、冬瓜、藕、萵苣、梨、西瓜、荸薺等。

不適宜喝:綠茶,

冷凍飲料等。

☆起居要保暖☆

陽虛體質有“耐春夏不耐秋冬”的特點——

夏季多汗,要儘量避免強力勞作,飲食也不可貪涼、過冷。不要貪涼而室外露宿或在溫差變化大的房子中睡眠,以免受風寒而患病;

秋冬季則要分外注意保暖,在保證足夠睡眠的前提下,更多的進行陽光下的戶外活動,避免在寒冷、潮濕的環境中長期工作與生活;

平時要格外注意足下、背部以及下腹部丹田部位的防寒與保暖,防止出汗過多,更不要睡在穿風的過道上,或是露天空曠之處。

總之,只要充分遵守了“春夏養陽”的原則,就能借助自然界的陽氣,去補足身體的陽氣。

☆運動要避風☆

運動推薦:可以做一些舒緩、柔和的運動,比如慢跑、散步、打太極拳、廣播體操等等。

注意事項:夏天不宜做過分劇烈的運動,冬天避免在大風、大寒、大霧、大雪及空氣污染的環境中鍛煉。

『推薦藥膳』

☆當歸生薑羊肉湯☆

→原料:當歸20克,生薑30克,羊肉500克。

→做法:① 羊肉切塊或切片,置入沸水中汆燙,去除血水。

② 生薑切片,與羊肉一併放入清水中。

③ 旺火燒沸後,撇去浮沫,再用文火燉至肉爛,起鍋前加少許鹽調味。

→功效:喝湯吃肉,每週二到三次為佳。可依個人口味加入大棗、枸杞。此湯溫肝補血、散寒暖身,非常適合陽虛體質的人在冬季食用。

◆小貼士◆

在日常生活中,除了以上所述的這些養生要點之外,也可以輔以如下一些簡單的穴位按摩:

百會——取穴頭頂正中心。

四神聰——位於百會穴前後左右各一寸處。

命門穴——位於腰部正中線,第二、三腰椎棘突之間的凹陷中,一般來說與肚臍位於同一高度。

經絡與穴位,是我們的“天然藥庫”,可以非常有效的幫助我們的身體進行自我修復、自我調節。

堅持每天對這些穴位進行按壓,對陽虛體質的調節,將有極大的幫助。

更多的進行陽光下的戶外活動,避免在寒冷、潮濕的環境中長期工作與生活;

平時要格外注意足下、背部以及下腹部丹田部位的防寒與保暖,防止出汗過多,更不要睡在穿風的過道上,或是露天空曠之處。

總之,只要充分遵守了“春夏養陽”的原則,就能借助自然界的陽氣,去補足身體的陽氣。

☆運動要避風☆

運動推薦:可以做一些舒緩、柔和的運動,比如慢跑、散步、打太極拳、廣播體操等等。

注意事項:夏天不宜做過分劇烈的運動,冬天避免在大風、大寒、大霧、大雪及空氣污染的環境中鍛煉。

『推薦藥膳』

☆當歸生薑羊肉湯☆

→原料:當歸20克,生薑30克,羊肉500克。

→做法:① 羊肉切塊或切片,置入沸水中汆燙,去除血水。

② 生薑切片,與羊肉一併放入清水中。

③ 旺火燒沸後,撇去浮沫,再用文火燉至肉爛,起鍋前加少許鹽調味。

→功效:喝湯吃肉,每週二到三次為佳。可依個人口味加入大棗、枸杞。此湯溫肝補血、散寒暖身,非常適合陽虛體質的人在冬季食用。

◆小貼士◆

在日常生活中,除了以上所述的這些養生要點之外,也可以輔以如下一些簡單的穴位按摩:

百會——取穴頭頂正中心。

四神聰——位於百會穴前後左右各一寸處。

命門穴——位於腰部正中線,第二、三腰椎棘突之間的凹陷中,一般來說與肚臍位於同一高度。

經絡與穴位,是我們的“天然藥庫”,可以非常有效的幫助我們的身體進行自我修復、自我調節。

堅持每天對這些穴位進行按壓,對陽虛體質的調節,將有極大的幫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