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1894年9月16日」駐平壤的清軍棄城狂奔,被日軍擊斃1500餘人!

9月15日下午三點左右,經過了一天的激戰,日軍攻陷了平壤城北的牡丹台與玄武門,但是在平壤西、南兩處的進攻卻是連連受挫。此日一戰,日軍傷亡700餘人,糧食彈藥消耗殆盡,被清軍拒之於城外冒雨宿營,

已經無力再次發起進攻。而此時的清軍,傷亡不比日軍多,彈藥充足,糧食尚夠一個月,而且深得朝鮮人民擁戴,佔據天時、地利、人和。

日軍第五師團師團長野津道貫又急又怒,對部下說:“我今率兵于千里之外於敵作戰,此城成不能攻佔,

我有何面目覲見天皇陛下?我意已絕,在明日戰鬥中,全軍一齊緊逼城下,冒敵彈,攀胸牆,勝敗在此一舉,如若我軍幸而得占城池,我願足矣;若不幸失敗,平壤城下就是我的墳墓。”他對攻下平壤城也沒有報太大的希望。

然而,清軍統帥葉志超素來懼日,

玄武門失守和左寶貴戰死把他嚇破了膽,沒有很好的衡量形勢。當天下午四點,就派人向日本送去降書,約定第二天開城投降。此時日本人出帳外查看時,發現平壤城上已經插滿了白旗。當晚八點,葉志超下令輕裝簡從,趁夜撤離。清兵冒雨結隊成群,或自七星門、靜海門蜂擁而出,或由城牆攀越而去;或取甑山大道而走海岸,或由義州大道而向北奔,一擁而散。

日軍在黑暗中聽到人馬奔騰,以為是清軍劫寨,於是攔路截殺。因為夜色漆黑,再加上清軍一片混亂、不辨方向,慌亂中隨便開槍,致使許多人死於自己人之手。清兵成了日軍的活靶子,在一片槍林彈雨中四散奔逃,呼兄喚弟哭聲震天。不時的有人在身邊倒下,

很多人在逃跑時都被屍體絆倒。對平壤地勢熟一點的,尋找當地的土人引路,趁亂逃了出去。不熟悉的人滿心絕望,除了被敵人打死的,很多人掉到水中淹死,甚至許多人直接引頸自戮、懸樹自戕。

到第二天拂曉(9月16日),日軍不費一兵一卒進入平壤城,獲取清軍輜重無數。

在巡閱戰場時,僅箕子陵附近,兩三百步之間,清兵人馬屍體堆積如山,附近溪流都變成了紅色。其中屍體最密集的地方,在五十步以內就伏屍百二十,斃馬三十頭,互相枕藉。據統計,僅僅在此一夜之間,清軍在逃跑路上被擊斃者達1500多人,並有683人被俘。其中,有119人系因傷被俘,25人傷重而死,3人病死,47人因企圖逃跑而被日軍槍殺。其傷亡人數,遠遠大於守城陣亡人數。

日軍以傷亡700餘人的代價,攻下了一萬多守軍的平壤城。而主帥葉志超則一夜狂奔500裡,於16日逃到安州,向朝廷謊報軍情稱:“倭人遽以三四萬之眾猛撲環攻,苦戰五晝夜,子盡糧絕,退出平壤”。然後又於5天后,一路逃回中國境內。

查看更多


日軍以傷亡700餘人的代價,攻下了一萬多守軍的平壤城。而主帥葉志超則一夜狂奔500裡,於16日逃到安州,向朝廷謊報軍情稱:“倭人遽以三四萬之眾猛撲環攻,苦戰五晝夜,子盡糧絕,退出平壤”。然後又於5天后,一路逃回中國境內。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