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啃下3個“硬骨頭”、送出4個“大紅包”,看3年後的教育新貌

人像樹木一樣,要使他們儘量長上去,不能勉強都長得一樣高,

應當是:立腳點上求平等,於出頭處謀自由。——陶行知

誠如我國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所說的這樣,教育是一個國家的未來和希望。這些年我國對教育事業的發展非常重視,一直在探索和完善教育體制。但是這並不意味著我們的教育已經能夠完全滿足人民群眾的需求了。

過去人們是想上學,現在人們想上好學,這就是十九大報告中提到的主要矛盾變化的表現形式,人們的需求發生了一個品質性的轉型,這就是我們目前面臨的問題。

讓絕大多數城鄉新增勞動力接受高中階段教育、更多接受高等教育,這對我們跳出“中等收入陷阱”作用非常大。

按照十九大精神,提高教師素質,在全社會宣導尊師重教和完善資助體系,

決不讓一個孩子因為家庭困難而失學,幾大重要課題同時提上日程。

到2020年,中國教育要給老百姓送出四個紅包。

第一個“紅包”,到2020年,我們學前教育毛入園率要達到85%,普惠性的幼稚園要占到幼稚園的80%以上。

第二個“紅包”,義務教育階段,到2020年,大班額完全消除,解決學生學業負擔過重的問題。

第三個“紅包”,全面普及高中階段教育,到2020年,高中階段毛入學率達到90%以上,

高等教育毛入學率達到50%,實現高等教育基本普及。

第四個“紅包”,送給老師們,在師資隊伍建設方面,研究出臺加強教師隊伍建設的意見,制定相關的政策措施,調動教師從事教育工作的積極性。

實惠一直是與困難相伴,要想達到理想中的水準,教育就有三個硬骨頭需要去啃:

第一個硬骨頭,學前三年教育,毛入園率達到85%,普惠性幼稚園占比達到80%的目標。即使這兩個指標達到了,

入園難、入園貴的問題,還不能根本解決,因為要面對放開二孩政策後每年新增的適齡人口。

第二個硬骨頭,義務教育階段控輟保學,特別是在民族地區和邊遠貧困地區,怎麼按照義務教育法解決學生自願性失學的問題,把義務教育鞏固率提高到95%。

第三個硬骨頭,到2020年建立中國特色的高考招生制度體系,我們還要繼續做這方面的工作,把這個制度建立起來,就能帶動一系列的制度改革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