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常用抗高血壓藥都有哪些常見的不良反應?

目前,常用降壓藥有利尿劑、地平類、普利類、沙坦類、洛爾類5大類。大家知道,藥物是一把雙刃劍,既有對疾病的治療作用,也會發生不良反應。那麼這5大類降壓藥都有哪些不良反應呢?出現後怎麼處理呢?

1 利尿劑

(1)噻嗪類利尿劑

由於少數患者接受噻嗪類利尿劑(氫氯噻嗪、吲達帕胺)治療時可能發生低血鉀,故需注意監測血鉀水準的變化,可在開始用藥2~4 周後檢測血液電解質。噻嗪類利尿劑還可使糖代謝異常(血糖升高),噻嗪類利尿劑還能使血尿酸升高,故痛風患者禁用。對於無痛風病史的單純性高尿酸血症患者,雖然不是利尿劑治療的絕對禁忌證,

但不建議將利尿劑作為首選藥物。

(2)醛固酮受體拮抗劑

醛固酮受體拮抗劑(螺內酯)可使血鉀升高,故高血鉀與腎衰竭患者禁用。

2 地平類(鈣離子拮抗劑,CCB)

短中效的CCB(硝苯地平片) 由於擴血管作用,在開始治療的數天內常會引起面部潮紅出現頭痛、頭暈等症狀,

在降壓的同時會出現反射性心率加快,出現心慌等症狀,通常在繼續治療後減輕或消失。故應儘量使用長效製劑(氨氯地平,硝苯地平控釋片,拉西地平),其降壓平穩持久有效,不良反應小,患者耐受性好,依從性高。

另外,地平類藥物由於主要擴張外周動脈血管,故常會引起踝部水腫,聯用利尿劑或普利類及沙坦類降壓藥,可減輕水腫症狀。應用地平類藥物還會發生過敏性皮疹和牙齦增生,

這時患者需停藥。

3 普利類(血管緊張素轉換酶抑制劑,ACEI)

咳嗽是ACEI(依那普利、貝那普利、福辛普利等)較為常見的不良反應,國外臨床試驗中約5%~10% 的患者發生乾咳,國內患者咳嗽的發生率高於國外。國內一項前瞻性研究表明,我國高血壓患者服用藥物後有37.8%患者出現咳嗽,

普利類引起的咳嗽並非劑量依賴性,通常發生在用藥1周至數月之內,程度不一,夜間較為多見。並且普咳嗽發生率女性(43%)明顯高男性(17%),高齡患者較年輕患者發生率更多些。

另外,該類藥物可抑制醛固酮的分泌而導致血鉀濃度升高,故高鉀血症(> 6.0 mmol/L)患者禁用。

4 沙坦類(血管緊張素受體∏拮抗劑,ARB)

由於該類藥物擴張腎小球出球小動脈>擴張腎小球入球小動脈,腎小球濾過壓下降,腎功能減退,血肌酐和血鉀水準升高。因此,對慢性腎臟病4期或5期患者,ARB(纈沙坦、替米沙坦等) 初始劑量減半並嚴密監測血鉀、血肌酐水準及腎小球濾過率的變化。血肌酐水準≥3mg/dl 者,慎用ARB。

5 洛爾類(β受體阻滯劑)

非選擇性β受體阻滯劑(普萘洛爾)由於對糖脂代謝和肺功能的不良影響,故禁用於合併支氣管哮喘患者,也不宜用於肥胖、糖尿病高脂血症患者。選擇性β受體阻(美托洛爾、比索洛爾等)滯劑影響相對較小。總之使用這類藥物時應監測血糖、血脂水準,定期評估血壓和心率,有效進行血壓以及心率的管理,以最大限度地保證患者使用的依從性和安全性。

5 洛爾類(β受體阻滯劑)

非選擇性β受體阻滯劑(普萘洛爾)由於對糖脂代謝和肺功能的不良影響,故禁用於合併支氣管哮喘患者,也不宜用於肥胖、糖尿病高脂血症患者。選擇性β受體阻(美托洛爾、比索洛爾等)滯劑影響相對較小。總之使用這類藥物時應監測血糖、血脂水準,定期評估血壓和心率,有效進行血壓以及心率的管理,以最大限度地保證患者使用的依從性和安全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