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腎病專家提醒,出現這些症狀要當心慢性腎臟病

【豫網訊】腎臟是人體的重要器官之一,在維持機體的新陳代謝發揮著重要的作用。但由於腎病的發病表現並不明顯,常常不能引起患者的足夠重視。鄭州市第三人民醫院腎病風濕免疫科主任吳憲鳴提醒,

平時要多留意觀察,定期進行體檢,這樣才能及時發現腎病,從而對症治療。

什麼是慢性腎病?

慢性腎臟病是一種由多種原因造成腎臟損害的疾病,病因複雜。發病初期,症狀多不典型,可以完全沒有症狀或者症狀不明顯。

另外,由於腎臟有較強的代償功能,即使腎臟功能已經出現中度損傷,慢性腎臟病患者仍可能沒有任何明顯症狀。如果在體檢上不重視腎功能的檢測,就容易導致患者得了慢性腎病卻無法及時發現,等到發現時,病情就已經較為嚴重了。

吳憲鳴提醒,平時應對腎臟給予足夠的關注和重視,堅持定期體檢,尤其是腎功能的檢測,如果已患有高血壓、糖尿病等,一定要定期到醫院進行體檢。

同時,日常生活中如出現乏力、易倦、食欲減退、思維敏捷性下降等症狀時,應引起重視,這些有可能是慢性腎病的早期表現。

慢性腎臟病可能出現的症狀

1. 乏力、容易疲勞、腰酸、腰痛;

2. 尿中出現泡沫增多且不易消退,尿蛋白排泄增多;

3. 血尿;

4.夜尿增多;

5.反復眼瞼或下肢浮腫;

6.血壓增高;

7.不明原因的貧血、皮膚瘙癢、抽筋、牙齦出血等;

8.不明原因的食欲減退、噁心、嘔吐等;

9.尿量減少。

如何預防慢性腎臟病?

1. 平衡膳食,口味清淡,戒煙,飲酒適量,避免酗酒、暴飲暴食等增加腎臟負擔。

2. 適當運動,控制體重,多飲水,不憋尿。

3. 避免感冒,尤其是小朋友出現喉部、扁桃體炎症時需在醫生指導下規範治療,防止鏈球菌感染誘發的腎臟疾病。

4. 避免濫用藥物,如長期服用止痛劑,不恰當使用抗生素等。

5. 有慢性腎臟病的高危因素的人群需積極控制危險因素(如控制好血糖、血壓、尿酸、血脂、體重等),

在專科醫師指導下堅持合理用藥,定期監測腎功能、尿常規、尿微量白蛋白等,以便發現早期腎損害。(宣傳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