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民間故事:守住老規矩

清朝道光年間,開封府古城內有家聞名的古玩店名叫百寶閣。

百寶閣的店東名叫李尊儒,他機警聰明,精於估計。李尊儒有一隻南宋紹興年間的官窯粉彩雙鳳瓷碗,這碗歸於國內孤品,所以價值不菲,為此慕名而來的客人自然川流不息。

這天一大早,有幾位衣著華貴的客人來看這只碗,因為都是熟人,李尊儒不敢慢待,親身招待。世人剛落座,又有一個人走了進來,漫無目的地四處觀看。李尊儒看出此人並非真實的買主,便只讓店員當心服侍。

世人正在鑒賞那只碗,那人也過來湊趣,看了一陣,喃喃自語道:“這不是我家那只碗嗎?”世人見他是個外行,對他的話也不以為意。後來,那撥人因為價錢談不攏相繼悻悻離去。那個人也要走,卻被李尊儒留住。

一陣寒暄往後,李尊儒得知此人名叫郭兆義,是位鄉紳,在街上逛累了,就順腳進店看看。又嘮了一陣閒話,李尊儒才問到那只碗,郭兆義說家中的確有一隻碗和李老闆那只如出一轍,

是祖上傳下來的。李尊儒一聽,竭力央求郭兆義將那只碗拿來看看,郭兆義見時刻尚早,就容許了。

不多時,郭兆義便抱回了一個黑漆錦盒,翻開盒子,裡邊用黃色綢緞包著一隻巴掌巨細的瓷碗,與李尊儒那只碗放在一起,兩隻碗果真是如出一轍。李尊儒斂氣凝神將兩隻碗看了又看,摸了又摸。他判定這兩隻碗都是真品,產於同一年代,同一窯口,

並且是同一人所制,郭兆義得知此碗確是真品,也非常高興。

這時,李尊儒俄然命人出去守著,不許閒雜人進來,屋子裡只剩李郭二人。李尊儒提出要買這只碗,一開口便出價白銀八千兩,郭兆義思忖片刻,婉辭回絕了。李尊儒不願拋棄,將價錢一加再加,足足加到兩萬七千兩,郭兆義卻一直不為所動。

正在這時,有店員進來通稟,說有人來找郭老爺,郭兆義便要動身告辭。李尊儒捧著那只碗又看了好一陣,

才將其包好從頭放進盒子裡,然後雙手捧著交給郭兆義。郭兆義伸手來接,就在交代的一刹那,那只盒子俄然“啪”的一聲摔在了地上。二人皆是一驚,郭兆義匆忙蹲下身翻開盒子一看,裡邊的碗現已碎了,郭兆義瞪著李尊儒狂吼道:“你賠我的碗!”

這時,郭家的兩個家丁從外面沖進來,只見郭兆義奄奄一息,口不能言,僅僅用手指了指李尊儒。李尊儒顯得非常安然,

不急不緩地說道:“是這麼回事,我正本想高價收了這只碗,可你家老爺不願出手,一不留神他自己把碗摔碎了。”他環視了一眼這兩個家丁,大聲叫道:“還等什麼,從速帶你們老爺去看郎中,晚了怕要出人命了。”那兩個家丁匆忙拾掇東西,架著郭兆義去了。他們剛走,李尊儒便叮嚀打烊。

用過午飯,李尊儒把兒子李訂婚叫到房中,叮嚀兒子端杯茶來,李訂婚沏好茶必恭必敬端到父親面前,李尊儒接過茶杯,俄然一鬆手,茶杯掉到地上碎了,茶水濺了一地。李訂婚匆促跪倒,李尊儒將兒子扶起來,問道:“你覺得這是誰的錯?”李訂婚說:“是我的錯。”李尊儒笑道:“其實我是成心把它打碎的。”

李訂婚怔怔地望著父親。李尊儒正顏厲色道:“今日我便通知你一個要緊的規則,這店裡的古玩不管巨細、輕重、貴賤,必定要等別人把它放好,放保險了才幹去拿,萬萬不可人對人、手換手地傳遞物品,萬一有個閃失把東西摔碎了,說不清,道不明,更脫不了關連。這但是古玩行裡幾輩子傳下的規則,千萬牢記在心。”李訂婚允許稱是。

李尊儒一笑道:“今日早上的事,想必你也知道,其實我是成心那麼做的。咱家那只碗聲稱孤品,所以寶貴,可姓郭的那只碗居然跟咱家的那只如出一轍。正本我想把它收了,可那姓郭的不識抬舉,萬不得已我才出此下策。”李訂婚一蹙眉,問道:“這件事要是傳出去會不會有損咱家名譽,要是那郭家的人來鬧事怎麼辦?”李尊儒冷笑道:“傳得越玄乎越好,就是要讓人知道咱那只碗是絕無僅有的。至於郭家,我讓胡管家去探問音訊了。”

父子二人正說話間,胡管家急匆匆跑了進來,上氣不接下氣地說:“老爺……出大事了,郭兆義……他……死了。”李尊儒一愣:“你探問清楚了?”胡管家說:“沒錯,我親眼所見,郭家亂作一團,哭聲幾裡外都聽得見。”

李尊儒一面叮嚀胡管家再去探問音訊,一面臨兒子說:“郭家出了這等大事自顧不暇,一時半刻是不會來找我們費事的。卻是我們的生意怕是要清淡些了。”李訂婚問道:“這是為何?”李尊儒說:“現在郭家一出事,有人想看咱家的笑話。還有人怕買了咱的東西招惹是非,如此一來,生意必定清淡。”

這之後百寶閣的客人真的日漸稀疏。這天中午,李尊儒正在後堂吃飯,俄然有店員來報,說有位華衫錦服的令郎要買那只碗。李尊儒問:“他出手怎麼?”店員答覆:“那位令郎出手大方,買了十幾件古玩,連價也不砍。”

李尊儒點了允許。本來這買古玩可不像買其他東西那麼隨意,尤其是生人,有必要先在店裡買幾件東西,來證明自己的誠心,趁便亮亮家底。如此商家才會把客人要買的貴重物品拿出來。李尊儒聽店員這麼一說,知道來的是真實的買主,急忙放下碗筷,動身出去。

那令郎見店員領出一位衣著華貴的中年人,匆忙動身自報家門,此人自稱姓周,乃江南客商來此就事,傳聞百寶閣有只寶碗特慕名而來,只需東西看得上眼,價錢好說。

李尊儒把那只碗取了出來,周令郎捧著碗看了好久,俄然問起前些日子郭兆義那件事。李尊儒急忙解說,說前些日子的確有個客人拿來一隻相同的碗,只可惜那個人不當心將碗摔碎。周令郎說:“已然兩隻碗是一樣的,那你怎麼判定摔碎的那僅僅人家的,留下的這只碗就是你的呢?”

聞聽此言,李尊儒先是一驚,緊接著仰天大笑道:“問得好,當然有證據,我指給你看。”周令郎躊躇了一下,將碗放在桌子上,李尊儒拿起碗,周令郎正湊上前看時,李尊儒卻俄然將碗緊緊抱在懷中,閃身後撤,怒喝道:“你是什麼人,和那姓郭的什麼關係?”周令郎陰惻惻笑道:“已然這樣,我也不瞞你了,小爺叫郭申泰,郭兆義是我爹。小爺今日是來找你拼命的。”

李尊儒接過茶杯,俄然一鬆手,茶杯掉到地上碎了,茶水濺了一地。李訂婚匆促跪倒,李尊儒將兒子扶起來,問道:“你覺得這是誰的錯?”李訂婚說:“是我的錯。”李尊儒笑道:“其實我是成心把它打碎的。”

李訂婚怔怔地望著父親。李尊儒正顏厲色道:“今日我便通知你一個要緊的規則,這店裡的古玩不管巨細、輕重、貴賤,必定要等別人把它放好,放保險了才幹去拿,萬萬不可人對人、手換手地傳遞物品,萬一有個閃失把東西摔碎了,說不清,道不明,更脫不了關連。這但是古玩行裡幾輩子傳下的規則,千萬牢記在心。”李訂婚允許稱是。

李尊儒一笑道:“今日早上的事,想必你也知道,其實我是成心那麼做的。咱家那只碗聲稱孤品,所以寶貴,可姓郭的那只碗居然跟咱家的那只如出一轍。正本我想把它收了,可那姓郭的不識抬舉,萬不得已我才出此下策。”李訂婚一蹙眉,問道:“這件事要是傳出去會不會有損咱家名譽,要是那郭家的人來鬧事怎麼辦?”李尊儒冷笑道:“傳得越玄乎越好,就是要讓人知道咱那只碗是絕無僅有的。至於郭家,我讓胡管家去探問音訊了。”

父子二人正說話間,胡管家急匆匆跑了進來,上氣不接下氣地說:“老爺……出大事了,郭兆義……他……死了。”李尊儒一愣:“你探問清楚了?”胡管家說:“沒錯,我親眼所見,郭家亂作一團,哭聲幾裡外都聽得見。”

李尊儒一面叮嚀胡管家再去探問音訊,一面臨兒子說:“郭家出了這等大事自顧不暇,一時半刻是不會來找我們費事的。卻是我們的生意怕是要清淡些了。”李訂婚問道:“這是為何?”李尊儒說:“現在郭家一出事,有人想看咱家的笑話。還有人怕買了咱的東西招惹是非,如此一來,生意必定清淡。”

這之後百寶閣的客人真的日漸稀疏。這天中午,李尊儒正在後堂吃飯,俄然有店員來報,說有位華衫錦服的令郎要買那只碗。李尊儒問:“他出手怎麼?”店員答覆:“那位令郎出手大方,買了十幾件古玩,連價也不砍。”

李尊儒點了允許。本來這買古玩可不像買其他東西那麼隨意,尤其是生人,有必要先在店裡買幾件東西,來證明自己的誠心,趁便亮亮家底。如此商家才會把客人要買的貴重物品拿出來。李尊儒聽店員這麼一說,知道來的是真實的買主,急忙放下碗筷,動身出去。

那令郎見店員領出一位衣著華貴的中年人,匆忙動身自報家門,此人自稱姓周,乃江南客商來此就事,傳聞百寶閣有只寶碗特慕名而來,只需東西看得上眼,價錢好說。

李尊儒把那只碗取了出來,周令郎捧著碗看了好久,俄然問起前些日子郭兆義那件事。李尊儒急忙解說,說前些日子的確有個客人拿來一隻相同的碗,只可惜那個人不當心將碗摔碎。周令郎說:“已然兩隻碗是一樣的,那你怎麼判定摔碎的那僅僅人家的,留下的這只碗就是你的呢?”

聞聽此言,李尊儒先是一驚,緊接著仰天大笑道:“問得好,當然有證據,我指給你看。”周令郎躊躇了一下,將碗放在桌子上,李尊儒拿起碗,周令郎正湊上前看時,李尊儒卻俄然將碗緊緊抱在懷中,閃身後撤,怒喝道:“你是什麼人,和那姓郭的什麼關係?”周令郎陰惻惻笑道:“已然這樣,我也不瞞你了,小爺叫郭申泰,郭兆義是我爹。小爺今日是來找你拼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