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粉絲摻塑膠、紫菜塑膠造……這種“有圖有真相”的視頻,到底是真是假?

視頻紛傳:粉絲摻塑膠 紫菜塑膠造

視頻女子:“我現在給大家介紹一下這是龍口粉絲,

品牌的雙塔食品,國民丈母娘代言的。看到沒有,全部是塑膠。”

企業無力證偽 消費者甯信其有

由於這些視頻都明確指向了生產廠家,涉及企業面對質疑,回應稱不能確認視頻中的“燃燒物”是自家的產品,但是,從視頻內容來看,

燃燒物應該就是粉絲,而不是塑膠。

山東煙臺某食品公司副總經理張樹成:“粉絲的主要成分就是澱粉,它燃燒的時候產生的現象,也是視頻中所描述的現象,會產生黑色的焦炭,這是非常正常的。視頻中用燃燒的方法來判斷裡面有塑膠,是非常偽科學的。”

專業機構實驗 辨別視頻“傳言”真偽

為了驗證這些粉絲和紫菜的真偽,記者在北京一家超市,選購了手機視頻中所說的品牌粉絲和紫菜。

然後,找到了中國農業大學食品科學相關領域的專家,並按照視頻中的方式重新做了實驗。

中國農業大學食品科學與營養工程學院教授李再貴:“所有的食物都能燃燒,澱粉做的粉絲在150、160度的高溫下就會膨化。粉絲或其它的食物,燃燒後的殘留物,你用手一捏它就是灰,而塑膠燃燒的時候滴下去的是油,冷卻的時候會變得很硬。”

專家介紹,這條網路視頻中的燃燒物,

無論從燃燒過程還是燃燒的殘留物來看,本身就是粉絲。而視頻中的粉絲燃燒發光,也並不是螢光粉的特徵。

在水產深加工實驗室,把紫菜和黑色塑膠放進水杯中,烘乾的紫菜浸泡後不久就變得柔軟並且慢慢地下沉,而黑色塑膠始終浮在水面上,表面附著的水珠也無法滲透。

中國農業大學食品科學與營養工程學院教授羅永康:“紫菜是一種海洋的植物,

它吸水以後有很好的透光性,也有一定的彈性,這個就是紫菜的特性。”

網路曝光食物造假 幕後暗藏利益

網路視頻“曝光”的這些“塑膠粉絲”和“塑膠紫菜”看似為了公眾健康利益在伸張正義。然而,在這些視頻傳開後不久,許多商家就接到了要求“賠償”的電話。據稱,有人開價30萬元,表示不再拍攝這樣的視頻。

目前警方已接到相關企業報案,並立案偵查。專家表示,這種做法可能是出於競爭對手的一種打壓,

或者是損害商譽的情況下,去刻意地製造一些謠言。

事實上,“塑膠粉絲”、“塑膠紫菜”的視頻傳言發酵後,多個地方的食品監管部門都進行了專項的檢查,沒有發現這些視頻中所說的“粉絲摻塑膠”、“紫菜塑膠造”的食物。

不輕信謠言 更不隨便造謠傳謠

此外,專家表示,在這場“塑膠粉絲”、“塑膠紫菜”網路謠言中,消費者被騙、企業被害,其中,網路的無限制傳播起到了關鍵的助推作用。

專家提醒,謠言都有一些共同點:

一、謠言“有圖有真相”,通過視頻來蒙蔽你嚇唬你;

二、謠言的標題主題很驚悚,不遵從就會導致一些嚴重的後果;

三、謠言都沒有準確的來源,時間地點人物等資訊都無法驗證。

此外,專家表示,在這場“塑膠粉絲”、“塑膠紫菜”網路謠言中,消費者被騙、企業被害,其中,網路的無限制傳播起到了關鍵的助推作用。

專家提醒,謠言都有一些共同點:

一、謠言“有圖有真相”,通過視頻來蒙蔽你嚇唬你;

二、謠言的標題主題很驚悚,不遵從就會導致一些嚴重的後果;

三、謠言都沒有準確的來源,時間地點人物等資訊都無法驗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