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可望而不可即的燕雲十六州:宋遼鏖戰二十五年,中原王朝開始衰落

不管故事和傳說中的楊家將與楊門女將們如何驍勇善戰、浴血拼殺,歷史上的宋軍經略幽燕的行動卻是一大敗筆。宋廷一直未能收復燕雲十六州,更未能像漢唐帝國,擊垮匈奴、突厥帝國那樣,

取得對北方少數民族政權的絕對優勢。

拋開傳統史觀,從大視野角度來看,宋遼戰爭長達25年(979年-1004年),其間有休戰、有和談,重要戰役將近十個,兩個政權都相對穩定,而且都領土遼闊、兵源充足,擁有很強的戰爭實力與潛力。這樣兩個強國的長期對抗與較量的勝負結果,不是會一個或幾個因素的簡單影響所能決定的,必然是多因素在戰略、戰役、戰術多層面的複合影響結果。

爆發于979年(宋·太平興國四年)的高梁河之戰與980年(宋·太平興國五年)的瓦橋關之戰,可能是最能說明這些影響宋遼戰爭走勢與結局的錯綜複雜因素的戰例了。

《射鹿圖》卷,北宋,黃宗道,舊傳五代李贊華,紙本,墨筆著色,縱24.6釐米,橫78.9釐米,現藏美國大都會博物館,此圖繪一獵手正躍馬射鹿 , 將馬的急奔、人的敏捷表現得淋漓盡致

為什麼宋太宗急於開戰

首先來說一下高梁河之戰。

979年七月,宋軍與遼軍大戰於高梁河(今北京西直門外)。宋軍在幾乎攻下幽州之時被遼軍擊敗。此戰是北宋政權最接近收復燕雲十六州一戰。因此高梁河之戰是宋遼雙方至關重要的一場會戰,也是宋遼關係的一個重要轉捩點。

此戰爆發前的978年(太平興國三年)四月,平海軍節度使陳洪進獻漳、泉二州十四縣地;五月,吳越王錢俶又獻出所管十三州、一軍共八十六縣之地。

可世人大都將南方最後兩個割據政權的歸順,認為是於976年去世的宋太祖趙匡胤最後的功績。因此,對於繼位不到三年、特別因反常的兄終弟及而被人懷疑得位不正的宋太宗來說,急需一場遠超先帝的勝利來提高威望證明自己,避免皇位動搖。因此,在次年正月,宋太宗發動了大規模的北伐,其目標是遼朝所支援的北漢及燕雲十六州。

《宋太宗立像》軸,縱74.5釐米,橫47.4釐米,現藏臺北故宮博物院,宋太宗趙光義在戰役戰術方面的能力,根本無法與趙匡胤相提並論。曾有人惋惜,如果趙匡胤不突然駕崩,由他而不是趙光義指揮北伐,可能燕雲十六州就收復了

趙光義的軍事行動在開始,還是很順利的。這次親征,調發的軍隊約在10萬以上,

趙光義於二月十五日從開封出發,之後將近三個月連續不斷的戰略進攻,宋軍打得很不錯。但歷經長時間苦戰之後,將士疲乏,傷病眾多,急需休整。然而,宋太宗卻被勝利沖昏了頭腦,決定繼續北伐,企圖一舉收復幽燕。六月十三日,宋太宗率軍從鎮州向北出發。由於遼軍猝不及防,宋軍進展開始非常順利,遼朝城池接連歸降,幾乎沒有遇到多少頑強的抵抗。二十三日拂曉挺進到了幽州城南。宋軍掃清城外之敵後,從二十五日開始對幽州城的四面攻擊。儘管宋太宗一再親臨城下督戰,又增添了攻城的八百具投石機,但此時的宋軍早已成了強弩之末。一直到七月六日,幽州城仍是堅守不破,宋軍的士氣開始日益低落。

“勇者獨進”催生“頒下陣圖”

總體來看,宋太宗的這次攻擊作戰,是想通過一次快速的成功突襲,收回燕雲十六州,並沒有消滅遼朝的想法與準備。這種戰略其實是五代以來,各方喜歡採取零和博弈模式,強調孤注一擲地發動決定性進攻。但這種戰略思維的另一面,其實就是戰略冒險和投機,巨大的機遇與風險共存。

在戰役層面,早期宋軍也繼承五代傳統,充滿攻勢思維,特別喜歡野地浪戰。可以說,正是這種主動攻擊精神,讓宋軍在宋遼交鋒的早期,一直努力在戰場上爭取主動權。

但這種好勇鬥狠的風氣,也容易形成驕兵悍將,對統治者造成挑戰和形成威脅。北宋統治者必然會對其進行壓制和防備。其結果也就表現為很多人所詬病的“強幹弱枝”和“重文輕武”。

這種模式會帶來一個問題——中央武力即禁軍出戰時,與地方部隊之間存在戰役協調問題。比如宋初河北前線往往部署著來自不同系統的軍隊,這就需要很強的戰役指揮和戰場協調能力。而在那個沒有可擕式鐘錶、科學化地圖以及有效通信手段的時代,要想做到指揮通暢,對戰場統帥的指揮就有著極高的要求。由於北宋初期的軍人,非常具有攻擊精神,結果就造成一個問題,即某支部隊會貪功冒進,造成中國兵法上特別忌諱的“勇者獨進”的局面。

為了解決這個問題,宋廷就想出了一個解決辦法節制眾將,也就是被後世很多人詬病的“陣圖”。比如宋太宗就曾頒下陣圖,甚至對“每陣相去百步”的具體戰術問題都進行了規定。後世一些學者就此指責,陣圖這種存在其實侵犯了將領戰術指揮的完整性。(將指揮者的具體意圖予以實體化,就有表現和記錄的載體,就是陣圖。)

遼軍的戰術特點

遼朝軍隊是一支典型的遊牧民族軍隊,其在獲得中原先進技術後,在武器裝備上大有提升,在戰術上基本遵循機動戰術。根據記載,遼軍盔甲配備分為三等,第一等配備全身盔甲,這些是騎射技能最佳的契丹精銳武士,作為核心的重裝騎兵;第二等配備半身甲,騎射技藝稍遜一籌,作為多功能的中型騎兵;第三等則不配盔甲,作為典型的遊牧輕騎兵。

《射騎圖》,遼,李贊華,絹本設色,縱 27.1 釐米,橫 49.5 釐米,現藏台故宮博物院。畫中契丹武夫腰挎箭筒,手中持弓,立于馬前,正在校正箭杆,做著狩獵前的準備

遼軍騎兵的活動基本遵循以下原則:

1.作戰時派出十多人為單位的偵察騎兵,在前鋒部隊十多公里的範圍內進行活動。發現小股敵軍則將其俘虜,如果戰力不足則請求前鋒部隊支援,若發現大規模敵軍則向主帥彙報。

2.軍隊遇到小的縣鎮時直接將其攻佔,如果是大的州、軍則根據情況選擇攻佔和撤離。

3.對沿途經過的民居、園囿、桑柘,實行燒光殺光搶光的三光政策。

4.如果遇到敵軍出戰,則用騎射和辱駡的方式引誘敵軍遠出,最終予以消滅;敵方閉城固守,則分兵抄截,使該處州城孤立無援。

5.所過大小州城,以騎兵百人去城門左右百余步的地方,披甲執兵以待。若敵軍出戰,且百余騎兵不能戰勝,則通知大部隊馳援。

6.攻城的時候,必驅使擄掠老幼在前,這樣矢石檑木只會傷到老幼而不會傷到遼軍。

7.面對結成軍陣的敵軍,於陣四面列騎為隊,衝突敵陣。若成功衝垮敵陣,則諸隊齊進;若未能衝垮,則第一隊撤退休息,第二隊繼續。如果幾番下來不能奏效,則圍困敵軍,待兩三天后敵軍人困馬乏再進行進攻。

另外,遼軍以騎射為主要作戰方式。據記載,遼軍往往將弓騎兵集中到敵方軍陣的一點,進行集中的箭雨攻擊。敵軍在箭雨下崩潰後,便以此為突破口,進一步發動衝擊。

這些作戰原則基本可以總結為:“成列不戰,退則乘之。多伏兵斷糧道,冒夜舉火,上風曳柴。饋餉自齎,散而複聚。善戰,能寒。此兵之所以強也。”

為什麼宋軍無法大力發展騎兵

說了這麼多遼軍騎兵優勢,可能很多人會有疑問:為什麼宋軍不大力發展自己的騎兵,以騎制騎呢?即使因為五代的戰亂,北宋沒能擁有北方的傳統養馬場,但當年漢武帝在中原地區養馬,也成功擁有了大量馬匹,從而反擊匈奴的啊!

這就涉及了宋代馬場與土地的矛盾,更通俗地說,就是養馬與人口增長的矛盾。北宋時期,北方耕地開發已經很完全,人口也集中在北方。這就導致可以放牧的荒地草場急劇減少。因此,民間養馬自然興盛不起來。而宋代及其以後,中原地區養馬發達的地區實際上只有兩淮,養馬高峰分別是宋末、元代和清末。都是典型的災後效應,前兩次是因為戰亂人口大幅度減少,大量田地荒蕪,大量荒地的出現滿足了養馬的飼草需求,清末則是黃河奪淮,導致出現大量荒灘,才出現家家養馬的情景。

綜上所述,宋代失卻牧馬之地,導致不能採用馬場方式養馬;同時中原適宜養馬的地區正是最核心的農業區,人口密度大,耕地少所以養馬的核心困難就是。人要跟馬要搶地和搶吃的,這在宋代是個無解的問題。

因此,宋軍只能在機動力量不及遼軍的情況下,試圖通過不同部隊分進合擊,以一支能迅速機動的野戰力量為核心,借助迂回、阻斷、夾擊、包圍等手段打擊敵軍。正是採用這種戰法,宋軍在之後的滿城會戰裡取得了勝利。但這種戰法對兵力需求大,容錯率低,對敵人來援兵力也不能及時應對。高梁河之戰就是這些問題的集中體現。

《儀衛圖》,遼代壁畫,縱 84 釐米,橫 73 釐米,1991 年內蒙古敖漢旗貝府鎮大哈巴其拉村喇嘛溝遼墓出土,位於墓室西壁,現藏敖漢旗博物館。畫面現 5 名契丹男侍分別持弓箭、琴、高靴、海東青等,在春季出獵前的場景

《鞍馬圖》 (摹本),遼代壁畫,縱224釐米,橫259釐米,人物高約172釐米,1972年內蒙古庫倫旗奈林稿公社前勿力布格村1號墓出土,位於墓道東壁,壁畫現藏吉林省博物館,摹本現藏通遼市博物館

瓦橋關之戰暴露出宋軍的情報短板

面對滿城會戰的失敗,遼景宗也不肯善罷甘休,於是引發了次年(980年)的瓦橋關(今河北雄縣舊南關)之戰。瓦橋關為宋雄州治所,地控幽薊,為河北重鎮。該地南枕易水,北有拒馬河縈繞於前,並不是遼騎兵有利的突進路線。而遼景宗選擇瓦橋關為突破口,明顯帶有出其不意的戰略構想。

遼景宗這次親征從幽州取道,於十月二十日抵達固安(今河北固安縣),結果到了三十日才開始圍攻瓦橋關。從固安到瓦橋關,不過一百餘裡,擁有機動優勢的遼軍騎兵卻走了九天,明顯是在謹慎進軍同時,窺探宋軍的反應。

相比之下,宋太宗對遼軍的反應卻很遲鈍。

宋太宗的遲鈍,其實只是一種表像,真正的原因卻是一個大家以往都容易忽略的問題:宋遼雙方的情報戰。

遼朝使用間諜進行情報工作的歷史很悠久,可以追溯到遼太祖耶律阿保機時。據說他就曾利用間諜獲取室韋的虛實情報,從而大破室韋。遼朝獲取燕雲十六州後,更是將其諜報觸角深入到了中原地區。根據五代筆記《玉堂閒話》記載,後晉時汴梁城有一“貌美而無腿足”的婦女,與其“父”一起在汴梁沿街乞討。後來官府查明,這名婦女是一個遼人間諜組織的頭目,與其“父”沿街乞討也是為了搜集情報。

遼朝對中原地區的滲透自然不止這對父女。根據遼朝盧龍節度使賈師訓的墓誌記載,遼朝在宋遼邊境設有一個專門針對宋朝的諜報機關,負責間諜與反間諜事務,“事無巨細,必先閱之而後行”,甚至操有生殺大權,堪比美國的CIA。

遼朝派遣到中原的間諜,主要都是從宋遼邊境上的漢民中招募。為了方便在中原活動,遼朝間諜喜歡偽裝成商人和僧人。喬裝成商人的遼朝間諜,往往以到設置在宋朝境內的榷場(遼、宋、西夏、金政權各在接界地點設置的互市市場)進行貿易為由,堂而皇之地在宋朝境內搜集情報,逼得宋朝政府一度關閉了位於雄州的榷場。而喬裝成僧人的遼朝間諜,往往以“出家人雲遊四海”的名義在宋朝境內活動,或者到五臺山出家潛伏下來搜集情報。最終,宋朝政府也出臺法令,河北地區的寺廟不能收留來自遼朝的僧侶,要在五臺山出家也必須有人擔保才行。

北宋士兵 :1. 持劍和盾的士兵 2. 騎兵

有時遼朝還派人打入高麗或者回鶻出使宋朝的使團,進入宋朝境內刺探情報。除此之外,正式的外交活動,也是遼朝進行情報活動的幌子之一,出使宋朝的遼朝使團往往都帶有“間諜任務”。由於遼人往往通曉漢文化,所以他們往往採取了一種特殊的收集情報法。當時宋朝很多中央或地方重臣,都是知名文人。所以他們入境之後,就開始收購這些大臣們的文集,從字裡行間進行情報收集和政策研判。比如到了宋仁宗年間,宋臣孔道輔在於遼朝使臣接觸後發現,遼朝使臣對宋朝官吏制度相當瞭解。而宋臣聶冠卿出使遼朝,遼帝連其著作《蘄春集》都知之甚詳。甚至“三蘇”之一的蘇轍出使遼朝時,就發現自己寫的文章已經流傳到了遼朝,並感歎道:“莫把文章動蠻貊,恐妨談笑臥江湖。”

戰爭中的遼軍會議 :1. 契丹宮帳騎兵,手握骨朵,戴著軟帽 ;2. 穿著華麗盔甲的遼軍將軍 ;3. 蒙古輔兵(世界界軍事史叢書《帝制時代的中國軍隊,系列2,西元590年-1260年》/圖)

相對應之下,宋朝的情報工作就要差得多。宋仁宗時期的名臣包拯就曾對大宋情報工作十分不滿,認為“全不能深入,只是到得四榷場及幽、涿間,傳得民間常語或虛偽之事”。

就瓦橋關之戰而言,前期遼軍的遲緩和之後的突然進攻,明顯是掌握了宋軍情報後的行為。而宋太宗的遲鈍,則說明了其根本沒有得到遼軍已經大舉入侵的準確情報!

此後,雙方的鏖戰不斷,互有勝負。宋遼經過二十五年的戰爭,最終認清一個事實:對方都不是自己能輕易吃掉的對手,繼續打下去,只不過是浪費將士鮮血而已。

二十三日拂曉挺進到了幽州城南。宋軍掃清城外之敵後,從二十五日開始對幽州城的四面攻擊。儘管宋太宗一再親臨城下督戰,又增添了攻城的八百具投石機,但此時的宋軍早已成了強弩之末。一直到七月六日,幽州城仍是堅守不破,宋軍的士氣開始日益低落。

“勇者獨進”催生“頒下陣圖”

總體來看,宋太宗的這次攻擊作戰,是想通過一次快速的成功突襲,收回燕雲十六州,並沒有消滅遼朝的想法與準備。這種戰略其實是五代以來,各方喜歡採取零和博弈模式,強調孤注一擲地發動決定性進攻。但這種戰略思維的另一面,其實就是戰略冒險和投機,巨大的機遇與風險共存。

在戰役層面,早期宋軍也繼承五代傳統,充滿攻勢思維,特別喜歡野地浪戰。可以說,正是這種主動攻擊精神,讓宋軍在宋遼交鋒的早期,一直努力在戰場上爭取主動權。

但這種好勇鬥狠的風氣,也容易形成驕兵悍將,對統治者造成挑戰和形成威脅。北宋統治者必然會對其進行壓制和防備。其結果也就表現為很多人所詬病的“強幹弱枝”和“重文輕武”。

這種模式會帶來一個問題——中央武力即禁軍出戰時,與地方部隊之間存在戰役協調問題。比如宋初河北前線往往部署著來自不同系統的軍隊,這就需要很強的戰役指揮和戰場協調能力。而在那個沒有可擕式鐘錶、科學化地圖以及有效通信手段的時代,要想做到指揮通暢,對戰場統帥的指揮就有著極高的要求。由於北宋初期的軍人,非常具有攻擊精神,結果就造成一個問題,即某支部隊會貪功冒進,造成中國兵法上特別忌諱的“勇者獨進”的局面。

為了解決這個問題,宋廷就想出了一個解決辦法節制眾將,也就是被後世很多人詬病的“陣圖”。比如宋太宗就曾頒下陣圖,甚至對“每陣相去百步”的具體戰術問題都進行了規定。後世一些學者就此指責,陣圖這種存在其實侵犯了將領戰術指揮的完整性。(將指揮者的具體意圖予以實體化,就有表現和記錄的載體,就是陣圖。)

遼軍的戰術特點

遼朝軍隊是一支典型的遊牧民族軍隊,其在獲得中原先進技術後,在武器裝備上大有提升,在戰術上基本遵循機動戰術。根據記載,遼軍盔甲配備分為三等,第一等配備全身盔甲,這些是騎射技能最佳的契丹精銳武士,作為核心的重裝騎兵;第二等配備半身甲,騎射技藝稍遜一籌,作為多功能的中型騎兵;第三等則不配盔甲,作為典型的遊牧輕騎兵。

《射騎圖》,遼,李贊華,絹本設色,縱 27.1 釐米,橫 49.5 釐米,現藏台故宮博物院。畫中契丹武夫腰挎箭筒,手中持弓,立于馬前,正在校正箭杆,做著狩獵前的準備

遼軍騎兵的活動基本遵循以下原則:

1.作戰時派出十多人為單位的偵察騎兵,在前鋒部隊十多公里的範圍內進行活動。發現小股敵軍則將其俘虜,如果戰力不足則請求前鋒部隊支援,若發現大規模敵軍則向主帥彙報。

2.軍隊遇到小的縣鎮時直接將其攻佔,如果是大的州、軍則根據情況選擇攻佔和撤離。

3.對沿途經過的民居、園囿、桑柘,實行燒光殺光搶光的三光政策。

4.如果遇到敵軍出戰,則用騎射和辱駡的方式引誘敵軍遠出,最終予以消滅;敵方閉城固守,則分兵抄截,使該處州城孤立無援。

5.所過大小州城,以騎兵百人去城門左右百余步的地方,披甲執兵以待。若敵軍出戰,且百余騎兵不能戰勝,則通知大部隊馳援。

6.攻城的時候,必驅使擄掠老幼在前,這樣矢石檑木只會傷到老幼而不會傷到遼軍。

7.面對結成軍陣的敵軍,於陣四面列騎為隊,衝突敵陣。若成功衝垮敵陣,則諸隊齊進;若未能衝垮,則第一隊撤退休息,第二隊繼續。如果幾番下來不能奏效,則圍困敵軍,待兩三天后敵軍人困馬乏再進行進攻。

另外,遼軍以騎射為主要作戰方式。據記載,遼軍往往將弓騎兵集中到敵方軍陣的一點,進行集中的箭雨攻擊。敵軍在箭雨下崩潰後,便以此為突破口,進一步發動衝擊。

這些作戰原則基本可以總結為:“成列不戰,退則乘之。多伏兵斷糧道,冒夜舉火,上風曳柴。饋餉自齎,散而複聚。善戰,能寒。此兵之所以強也。”

為什麼宋軍無法大力發展騎兵

說了這麼多遼軍騎兵優勢,可能很多人會有疑問:為什麼宋軍不大力發展自己的騎兵,以騎制騎呢?即使因為五代的戰亂,北宋沒能擁有北方的傳統養馬場,但當年漢武帝在中原地區養馬,也成功擁有了大量馬匹,從而反擊匈奴的啊!

這就涉及了宋代馬場與土地的矛盾,更通俗地說,就是養馬與人口增長的矛盾。北宋時期,北方耕地開發已經很完全,人口也集中在北方。這就導致可以放牧的荒地草場急劇減少。因此,民間養馬自然興盛不起來。而宋代及其以後,中原地區養馬發達的地區實際上只有兩淮,養馬高峰分別是宋末、元代和清末。都是典型的災後效應,前兩次是因為戰亂人口大幅度減少,大量田地荒蕪,大量荒地的出現滿足了養馬的飼草需求,清末則是黃河奪淮,導致出現大量荒灘,才出現家家養馬的情景。

綜上所述,宋代失卻牧馬之地,導致不能採用馬場方式養馬;同時中原適宜養馬的地區正是最核心的農業區,人口密度大,耕地少所以養馬的核心困難就是。人要跟馬要搶地和搶吃的,這在宋代是個無解的問題。

因此,宋軍只能在機動力量不及遼軍的情況下,試圖通過不同部隊分進合擊,以一支能迅速機動的野戰力量為核心,借助迂回、阻斷、夾擊、包圍等手段打擊敵軍。正是採用這種戰法,宋軍在之後的滿城會戰裡取得了勝利。但這種戰法對兵力需求大,容錯率低,對敵人來援兵力也不能及時應對。高梁河之戰就是這些問題的集中體現。

《儀衛圖》,遼代壁畫,縱 84 釐米,橫 73 釐米,1991 年內蒙古敖漢旗貝府鎮大哈巴其拉村喇嘛溝遼墓出土,位於墓室西壁,現藏敖漢旗博物館。畫面現 5 名契丹男侍分別持弓箭、琴、高靴、海東青等,在春季出獵前的場景

《鞍馬圖》 (摹本),遼代壁畫,縱224釐米,橫259釐米,人物高約172釐米,1972年內蒙古庫倫旗奈林稿公社前勿力布格村1號墓出土,位於墓道東壁,壁畫現藏吉林省博物館,摹本現藏通遼市博物館

瓦橋關之戰暴露出宋軍的情報短板

面對滿城會戰的失敗,遼景宗也不肯善罷甘休,於是引發了次年(980年)的瓦橋關(今河北雄縣舊南關)之戰。瓦橋關為宋雄州治所,地控幽薊,為河北重鎮。該地南枕易水,北有拒馬河縈繞於前,並不是遼騎兵有利的突進路線。而遼景宗選擇瓦橋關為突破口,明顯帶有出其不意的戰略構想。

遼景宗這次親征從幽州取道,於十月二十日抵達固安(今河北固安縣),結果到了三十日才開始圍攻瓦橋關。從固安到瓦橋關,不過一百餘裡,擁有機動優勢的遼軍騎兵卻走了九天,明顯是在謹慎進軍同時,窺探宋軍的反應。

相比之下,宋太宗對遼軍的反應卻很遲鈍。

宋太宗的遲鈍,其實只是一種表像,真正的原因卻是一個大家以往都容易忽略的問題:宋遼雙方的情報戰。

遼朝使用間諜進行情報工作的歷史很悠久,可以追溯到遼太祖耶律阿保機時。據說他就曾利用間諜獲取室韋的虛實情報,從而大破室韋。遼朝獲取燕雲十六州後,更是將其諜報觸角深入到了中原地區。根據五代筆記《玉堂閒話》記載,後晉時汴梁城有一“貌美而無腿足”的婦女,與其“父”一起在汴梁沿街乞討。後來官府查明,這名婦女是一個遼人間諜組織的頭目,與其“父”沿街乞討也是為了搜集情報。

遼朝對中原地區的滲透自然不止這對父女。根據遼朝盧龍節度使賈師訓的墓誌記載,遼朝在宋遼邊境設有一個專門針對宋朝的諜報機關,負責間諜與反間諜事務,“事無巨細,必先閱之而後行”,甚至操有生殺大權,堪比美國的CIA。

遼朝派遣到中原的間諜,主要都是從宋遼邊境上的漢民中招募。為了方便在中原活動,遼朝間諜喜歡偽裝成商人和僧人。喬裝成商人的遼朝間諜,往往以到設置在宋朝境內的榷場(遼、宋、西夏、金政權各在接界地點設置的互市市場)進行貿易為由,堂而皇之地在宋朝境內搜集情報,逼得宋朝政府一度關閉了位於雄州的榷場。而喬裝成僧人的遼朝間諜,往往以“出家人雲遊四海”的名義在宋朝境內活動,或者到五臺山出家潛伏下來搜集情報。最終,宋朝政府也出臺法令,河北地區的寺廟不能收留來自遼朝的僧侶,要在五臺山出家也必須有人擔保才行。

北宋士兵 :1. 持劍和盾的士兵 2. 騎兵

有時遼朝還派人打入高麗或者回鶻出使宋朝的使團,進入宋朝境內刺探情報。除此之外,正式的外交活動,也是遼朝進行情報活動的幌子之一,出使宋朝的遼朝使團往往都帶有“間諜任務”。由於遼人往往通曉漢文化,所以他們往往採取了一種特殊的收集情報法。當時宋朝很多中央或地方重臣,都是知名文人。所以他們入境之後,就開始收購這些大臣們的文集,從字裡行間進行情報收集和政策研判。比如到了宋仁宗年間,宋臣孔道輔在於遼朝使臣接觸後發現,遼朝使臣對宋朝官吏制度相當瞭解。而宋臣聶冠卿出使遼朝,遼帝連其著作《蘄春集》都知之甚詳。甚至“三蘇”之一的蘇轍出使遼朝時,就發現自己寫的文章已經流傳到了遼朝,並感歎道:“莫把文章動蠻貊,恐妨談笑臥江湖。”

戰爭中的遼軍會議 :1. 契丹宮帳騎兵,手握骨朵,戴著軟帽 ;2. 穿著華麗盔甲的遼軍將軍 ;3. 蒙古輔兵(世界界軍事史叢書《帝制時代的中國軍隊,系列2,西元590年-1260年》/圖)

相對應之下,宋朝的情報工作就要差得多。宋仁宗時期的名臣包拯就曾對大宋情報工作十分不滿,認為“全不能深入,只是到得四榷場及幽、涿間,傳得民間常語或虛偽之事”。

就瓦橋關之戰而言,前期遼軍的遲緩和之後的突然進攻,明顯是掌握了宋軍情報後的行為。而宋太宗的遲鈍,則說明了其根本沒有得到遼軍已經大舉入侵的準確情報!

此後,雙方的鏖戰不斷,互有勝負。宋遼經過二十五年的戰爭,最終認清一個事實:對方都不是自己能輕易吃掉的對手,繼續打下去,只不過是浪費將士鮮血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