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十九大時光」這裡的村民原先一直趟水或繞道出行的日子,即將成為歷史

黨的十九大召開期間,龍圩區新地鎮訓村太平社橋正進入橋墩結構澆築施工。看著新橋建設快速推進,村民們真切地感受到十九大報告提出的鄉村振興戰略實實在在,變化就在身邊。

據瞭解,太平社村民原先一直是趟水或繞道出行,生產生活多有不便。在建的太平社橋長13.4米、寬4.5米,項目總投資33.26萬元,

建成後將直接惠及當地村民2000多人。據項目施工負責人梁家昌介紹,目前橋墩基礎施工已經完成,施工方充分利用秋季晴好天氣加快工程進度,預計11月中旬橋樑主體工程可完工。

今年2月,在龍圩區新地鎮都梅村都梅橋,施工人員正在鋪設橋面鋼筋。

曾燕 攝(資料圖片)

為解決群眾出行難題,龍圩區下大力氣抓好“第一公里·橋”惠民工程。在廣平鎮,沙頭橋、扶堯橋、大堯二橋、淑裡宕二橋、河口神背橋和河口山腳橋六座橋樑全部開工建設。該鎮地處下小河上游,容易發生洪澇等自然災害,近年來有多座橋樑先後被洪水沖毀,導致群眾出行非常困難。該鎮相關負責人介紹,這六座橋樑均屬於較大型橋樑,惠及群眾人數多,但工程量也相對較大、工期較長,

其中河口山腳橋長48米、寬5.5米,投資約190萬元,計畫施工期為300天。

據悉,龍圩區2017年“第一公里·橋”惠民工程計畫建設橋樑19座,總投資1994.28萬元,建設橋涵總長448.04延米,惠及人口3.45萬人。目前,計畫下半年完成建設的17座橋樑均已完成前期工作,有15座全面開工,其中進度最快的兩座已基本完工,有六座正在進行樁基礎施工。

梧州發佈

wuzhoufabu2015

梧州發佈編輯部

編輯:鄭玉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