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13歲男孩做了這樣的事,竟是因為那些過度的寵愛!

13歲的小磊從小隨父母和奶奶生活在上海,去年扒火車翹課到嘉善,奶奶趕過去接他,告訴他,有奶奶在,不用怕你爸。從此小磊翹課成了家常便飯。爸爸辭職將小磊轉學到了老家,

日前孩子又翹課到了杭州。

在我國,像小磊這樣的家庭其實有很多。做父母的也是裡外不是人,不管教吧,那是自己的孩子;管教吧,又有自己的父母攔著,只能眼睜睜的看著自己的孩子在自己父母的寵愛下養成了一身的壞習慣,卻又毫無辦法。所以,

隔代的溺愛才是家庭中最可怕的事情。

爺爺奶奶忙碌了一輩子,人老了總是過一天少一天,因此他們就把自己所有的愛傾注在孫子孫女身上。而且,祖父母輩的對孩子的安全問題格外小心,因為孩子不是他們的,一旦照顧中出了什麼問題,他們會覺得對不住兒女,

“捧在手裡怕摔了,含在嘴裡怕化了”式的溺愛就更加凸顯了。

針對小磊的問題景姐認為應該從以下幾個方面去解決。

首先家長要讓孩子明白學習不是為了任何人

作家龍應台在《親愛的安德列》中這樣說,孩子,我要求你讀書用功,不是因為我要你跟別人比成績,而是因為,我希望你將來會擁有選擇的權利,選擇有意義、有時間的工作,而不是被迫謀生。當你的工作在你的心中有意義,

你就有成就感。當你的工作在你的心中有意義,你就有成就感。當你的工作給你時間,不剝奪你的生活,你就有尊嚴。成就感和尊嚴,給你快樂。

讓爺爺奶奶或者是外公外婆明白他們不能過度溺愛孩子

在氛圍融洽的情況下父母主動和孩子的爺爺奶奶或者外公外婆說過度放縱孩子,

會使孩子出現自理能力差、跟大人經常鬧脾氣、不懂禮貌等問題,寵溺過分導致孩子太愛哭鬧,而且有些孩子簡直養成了要脅的習慣,可能會對以後的社交造成困難。

採用適當的教育方式

注意對孩子說話的口氣和方式,要認真聽孩子講話,使孩子感到你在尊重他。孩子吃飯不要硬逼,讓孩子做事儘量不用命令的口吻。不要當眾斥責孩子“不爭氣”、“笨蛋”、“沒出息”等,這樣會深深傷害孩子的自尊心。以平等的態度對待孩子,尊重孩子的人格,並非是嬌慣孩子。事實證明:受到父母充分尊重的孩子,大多與父母非常合作,待人友善,懂禮貌,舉止大方,自我獨立意識強,心理學家認為這是孩子受到應有尊重的良好反應。

景姐相信做到這些像小磊這樣的孩子一定會有所改變。

心理學家認為這是孩子受到應有尊重的良好反應。

景姐相信做到這些像小磊這樣的孩子一定會有所改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