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性侵不只發生在女孩身上,每個家庭都應該進行性保護教育!

這幾天聽到了一則讓人憤怒的新聞。

浙江一男教師涉嫌猥褻多名小學男生,這名涉案老師陸某從2011年進入該小學任教,已對多位受害學生進行長達數年的猥褻。

據侵害者親屬介紹,

“陸某的猥褻手段下流惡劣,孩子在回憶情節時,連在現場做筆錄的警官都潸然淚下。"

簡直令人髮指!而此前另一則新聞同樣直指性侵兒童案犯的醜惡嘴臉。

上高中的女兒被16萬元高薪聘請的家教老師猥褻性侵長達一年之久,這樣的性侵行為,甚至發生在孩子家中。孩子曾多次提出想要換老師,家長都並未引起重視,直到家中裝了監控設備才將這令人髮指的事實揭露出來。

看到這樣的新聞,我只想說,這種敗類就應該送去化學閹割!

但今天要談的話題更值得我們深思。

很多父母依舊把持著"對孩子性侵的都是陌生人"的觀念, 或認為"女孩子才容易遭到性侵",但一項權威調查顯示,在美國未成年幼☆禁☆女被性侵的幾率是百分之二十,

而男童是百分之八。更可怕的事實是,在兒童性侵案例中,80%都是熟人作案!

「“性”教育觀念不容忽視」

2015年,中國教育科學研究院發佈的《四省市小學生家庭教育現狀調查》顯示,超七成家長對子女進行過不同程度的性教育,但在教育觀念和能力上仍存阻礙。

調查發現,家長給子女進行性教育的主要內容按照選擇比例高低依次為:

性別教育(46.79%)、性☆禁☆器官衛生保健(31.02%)、防範性騷擾(29.90%)、生命的來源(29.52%),選擇“幾乎沒教過”的占26.78%。

其實只有適時向孩子灌輸自我保護意識,才能有效避免遭遇到性騷擾和性侵犯,

在最大程度上保護好孩子自己,因為我們不會24小時守護在孩子身邊,而危險有可能就在身邊!

「3~6歲是性啟蒙期」

在生活中,3至6歲的孩子有時候會要求看父母洗澡、看父母上洗手間。也開始會向父母提出很多關於性的問題,比如“我從哪裡來”、“女孩為什麼蹲著尿尿,男孩要站著尿尿”等。而孩子在有性☆禁☆感覺時會雙手握拳、全身緊張或面紅,這些現象都是正常的。

每個孩子都會經歷性啟蒙時期,

儘早地進行性教育,開啟關於性方面的對話,哪怕這些話題會讓你們感到不適。因為越小接觸性教育的孩子,在學習過程中顯得越坦然。

與孩子不尷尬地談“性”教育,不妨試試下列教法:

出生教育

一般3歲左右的孩子就會開始問這樣的問題:“我是從哪裡來的?”

這時候簡單明瞭的告訴孩子,他/她是從媽媽肚子裡出生的。不要再開玩笑告訴孩子你是垃圾桶撿來的,這會讓孩子失去安全感。

性別教育

雖然孩子到3歲後才基本能接受性知識,但其實,性教育可以提前到更早。比如家長不當著外人的面給孩子換尿不濕、不給孩子穿開襠褲、不戲弄男孩子的生☆禁☆殖☆禁☆器、不讓孩子隨地大小便等行為,都能保護孩子的隱私。

等到長大一些的時候,告訴孩子他/她是男生還是女生,男生是因為有陰☆禁☆莖(小雞雞),女生是因為有陰☆禁☆戶(小妹妹)。

你對待孩子的態度越尊重,他(她)就越懂得自尊自愛、就能越早具有隱私保護意識。

隱私部位的認識

告訴孩子平時褲衩背心蓋住的地方是不能給別人看,更不能被別人摸,即使是熟悉的人都不可以。如果是醫生的話,得要爸爸媽媽在場的時候才可以。

孩子對別人的身體產生好奇是很正常的,但是要告訴孩子不能隨便去觸摸別人的隱私部位,因為這是一件會讓別人感到不舒服的事情。5歲以後,家長不要帶孩子去異性澡堂,儘量避開去異性廁所。

與性☆禁☆器官相關的行為界限

孩子摸生☆禁☆殖☆禁☆器自☆禁☆慰是一種本能,如果這時父母認為這是不正常的行為,而罵孩子下流、不知羞恥,用粗暴的行為打壓孩子的性意識會扭曲孩子以後的性觀念。

所以父母需要做的是告誡孩子,摸自己的生☆禁☆殖☆禁☆器時,手一定要保持乾淨。手髒的時候不能摸,也不能用各種東西比如筆、紙去玩生☆禁☆殖☆禁☆器。

如果孩子控制不住頻繁的觸摸,父母可以帶他出去玩或者做遊戲逐漸轉移掉孩子的注意力。

對待想要親近孩子的人該怎麼辦

很多親朋好友看到孩子可愛,會不徵求孩子意見就抱過來一頓狂親或者摟著不放。這些行為不僅讓孩子恐懼陌生人的肢體接觸,也會對性別意識處於萌芽時期的孩子有不適感,嚴重的會對孩子身心有不好的影響。

1樹立自己的界限

告訴孩子,身體是他自己的,他是有權利決定誰可以碰自己的身體,包括自己的父母。“即使爸爸媽媽,也是需要得到你的允許,才能碰你”,這樣的強調是真正在給予孩子身體的歸屬感。

2試著告訴父母別人說的“小秘密”

很多有歪心思的人往往會用"這是我們之間的小秘密哦"來和孩子保持親近,而孩子年齡小,無法分辨秘密的含義。

平時就要引導孩子跟爸爸媽媽分享生活的點滴,久而久之孩子就會習慣將自己的經歷,包括有人對他做一些不正常的舉動,而自己也不喜歡這樣的事情告訴爸媽。

3感到不舒服就是不對的

很多侵犯者可能是孩子的親人、父母的朋友、隔壁鄰居、學校老師。但是,這個世界上絕大多數的人是愛孩子的,傷害孩子的只是極少數的那一部分人。

所以,要讓孩子懂得辨別什麼是好的接觸和不好的接觸,如果感覺不舒服,就是不好的接觸,就要立刻告訴爸爸媽媽。

4對待陌生人的態度

不要輕易相信陌生人,不要接受不十分瞭解的人的錢或禮物。不要吃不認識的人遞過來的食物和飲料。

而最最重要的一點是,要反復告訴孩子:無論發生了什麼事情,父母是最值得信任的人,有任何事情都要第一時間告訴父母,爸爸媽媽不會責怪你,爸爸媽媽永遠愛你。

告訴孩子家庭和婚姻的概念

讓孩子在日常中知道,爸媽彼此愛對方,結婚後住在一起,一起努力讓生活更美好,也共同撫育孩子。

單親家庭中的孩子,特別年齡小的孩子,往往缺少性別角色學習中直接模仿的榜樣。家長應該注意調動親戚、朋友的性別資源,給孩子適宜的影響。

♥ 小稚說 ♥

性教育是個循序漸進的過程,是我們和孩子互相信任、彼此願意分享這個話題的過程。

在實施的過程中,家長要坦誠、具體、簡短。平時要以正確的名稱談論性☆禁☆器官,不要用代名詞。教孩子認識眼睛、鼻子等身體部位時,不要故意漏掉生☆禁☆殖☆禁☆器,因為這樣等於暗示孩子“性是禁忌的話題”。

原來我們以為的那些不重要的恰恰是最容易被鑽空子的!

如果你看完文章,對兒童性教育,特別是性保護教育有什麼看法,歡迎留言。

這會讓孩子失去安全感。

性別教育

雖然孩子到3歲後才基本能接受性知識,但其實,性教育可以提前到更早。比如家長不當著外人的面給孩子換尿不濕、不給孩子穿開襠褲、不戲弄男孩子的生☆禁☆殖☆禁☆器、不讓孩子隨地大小便等行為,都能保護孩子的隱私。

等到長大一些的時候,告訴孩子他/她是男生還是女生,男生是因為有陰☆禁☆莖(小雞雞),女生是因為有陰☆禁☆戶(小妹妹)。

你對待孩子的態度越尊重,他(她)就越懂得自尊自愛、就能越早具有隱私保護意識。

隱私部位的認識

告訴孩子平時褲衩背心蓋住的地方是不能給別人看,更不能被別人摸,即使是熟悉的人都不可以。如果是醫生的話,得要爸爸媽媽在場的時候才可以。

孩子對別人的身體產生好奇是很正常的,但是要告訴孩子不能隨便去觸摸別人的隱私部位,因為這是一件會讓別人感到不舒服的事情。5歲以後,家長不要帶孩子去異性澡堂,儘量避開去異性廁所。

與性☆禁☆器官相關的行為界限

孩子摸生☆禁☆殖☆禁☆器自☆禁☆慰是一種本能,如果這時父母認為這是不正常的行為,而罵孩子下流、不知羞恥,用粗暴的行為打壓孩子的性意識會扭曲孩子以後的性觀念。

所以父母需要做的是告誡孩子,摸自己的生☆禁☆殖☆禁☆器時,手一定要保持乾淨。手髒的時候不能摸,也不能用各種東西比如筆、紙去玩生☆禁☆殖☆禁☆器。

如果孩子控制不住頻繁的觸摸,父母可以帶他出去玩或者做遊戲逐漸轉移掉孩子的注意力。

對待想要親近孩子的人該怎麼辦

很多親朋好友看到孩子可愛,會不徵求孩子意見就抱過來一頓狂親或者摟著不放。這些行為不僅讓孩子恐懼陌生人的肢體接觸,也會對性別意識處於萌芽時期的孩子有不適感,嚴重的會對孩子身心有不好的影響。

1樹立自己的界限

告訴孩子,身體是他自己的,他是有權利決定誰可以碰自己的身體,包括自己的父母。“即使爸爸媽媽,也是需要得到你的允許,才能碰你”,這樣的強調是真正在給予孩子身體的歸屬感。

2試著告訴父母別人說的“小秘密”

很多有歪心思的人往往會用"這是我們之間的小秘密哦"來和孩子保持親近,而孩子年齡小,無法分辨秘密的含義。

平時就要引導孩子跟爸爸媽媽分享生活的點滴,久而久之孩子就會習慣將自己的經歷,包括有人對他做一些不正常的舉動,而自己也不喜歡這樣的事情告訴爸媽。

3感到不舒服就是不對的

很多侵犯者可能是孩子的親人、父母的朋友、隔壁鄰居、學校老師。但是,這個世界上絕大多數的人是愛孩子的,傷害孩子的只是極少數的那一部分人。

所以,要讓孩子懂得辨別什麼是好的接觸和不好的接觸,如果感覺不舒服,就是不好的接觸,就要立刻告訴爸爸媽媽。

4對待陌生人的態度

不要輕易相信陌生人,不要接受不十分瞭解的人的錢或禮物。不要吃不認識的人遞過來的食物和飲料。

而最最重要的一點是,要反復告訴孩子:無論發生了什麼事情,父母是最值得信任的人,有任何事情都要第一時間告訴父母,爸爸媽媽不會責怪你,爸爸媽媽永遠愛你。

告訴孩子家庭和婚姻的概念

讓孩子在日常中知道,爸媽彼此愛對方,結婚後住在一起,一起努力讓生活更美好,也共同撫育孩子。

單親家庭中的孩子,特別年齡小的孩子,往往缺少性別角色學習中直接模仿的榜樣。家長應該注意調動親戚、朋友的性別資源,給孩子適宜的影響。

♥ 小稚說 ♥

性教育是個循序漸進的過程,是我們和孩子互相信任、彼此願意分享這個話題的過程。

在實施的過程中,家長要坦誠、具體、簡短。平時要以正確的名稱談論性☆禁☆器官,不要用代名詞。教孩子認識眼睛、鼻子等身體部位時,不要故意漏掉生☆禁☆殖☆禁☆器,因為這樣等於暗示孩子“性是禁忌的話題”。

原來我們以為的那些不重要的恰恰是最容易被鑽空子的!

如果你看完文章,對兒童性教育,特別是性保護教育有什麼看法,歡迎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