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為何馬雲會說 創立阿裡巴巴是我這輩子最大的錯誤?

阿裡巴巴集團主席馬雲日前在第二十屆聖彼德堡國際經濟論壇上發言稱:創立阿裡巴巴是自己人生最大的錯誤,因為在集團工作占去了他所有的時間。

馬雲稱:“我有生以來最大的錯誤就是創建阿裡巴巴。我沒料到這會改變我的一生,我本來只是想成立一家小公司,然而它卻變成了這麼大的企業。”

馬雲還稱,如果有來生,“不會再做這樣的生意”。他說:“我希望有機會去到世界上任意一個國家,在那裡平靜度日。我不想談論商業,

不想工作。” 馬雲稱自己的夢想是搭建 “支援全球企業的電子走廊”。

有不少人還在努力想成為馬雲這種人的時候,馬雲也在想努力成為另外一種人。

當年范少伯輔越滅吳,泛舟五湖。三聚財,三散財,隱居陶朱,享盡人倫。從此之後,范蠡的人生經歷,就成了為官為商的最高典範,簡而言之就是“功成身退,善始善終。”所以在《三國演義》裡,諸葛亮剛剛出山,就先說:“待我功成之日,

即當歸隱。”這雖然是小說家之言,但從中能夠看出,這種“功成身退”的形象,符合中國人心中對“完人”的標準定義。

激流勇進易,激流勇退難,因為後者比前者需要更大的智慧與勇氣。從古自今,能到達到這種目標的不過寥寥數人:修道辟谷的張良,深居簡出的李靖,

明哲保身的曾國藩,可謂屈指可數。大部分人最終成了兔死狗烹的韓信,誣陷自縊的長孫無忌,革職抄家的胡雪岩。

其實,有些人不是不想退,而是到了想退的時候,已經無路可退,比如曹操。他年輕時的目標是想為國家討賊立功,死後墓碑上題:“漢故征西將軍曹侯之墓”。多少年之後,這位少年的夢實現了,卻也走的更遠——位極人臣,身加九賜。但風光的背後是惶惶終日,

如履薄冰。

既然如此何不功成隱退呢?曹操在《讓縣自明本志令》中解釋說:“我要是此時放棄軍權,返回封地,恐怕會遭到別人的謀害。這既是為子孫打算,也是為國家打算呀。”這席話究竟是政治家的作秀,還是詩人的真情吐露,暫不討論,起碼他說出了一部人的心聲。古龍在小說中曾寫到:“人在江湖,身不由己。”曹操若能看到這句話,必定將古大俠引為知己。

曹操是幸運的,因為他早就看清了這個道理。

雖然活著很累,但只要不放權,起碼能保全自己的生命。還有一部分人當生命走向終點時,才幡然醒悟,比如李斯。《史記.李斯傳》記載:斯出獄,與其中子俱執,顧謂其中子曰:‘吾欲與若複牽黃犬俱出上蔡東門逐狡兔,豈可得乎!’遂父子相哭,而夷三族。

閱盡繁華,方知平平淡淡是真。這位輔佐秦始皇,天崩地坼,掀翻一個世界的“千古一相”。到臨死受刑時,才醒悟自己年輕時與兒子在老家郊外牽狗打獵的情景,是一生中最幸福難得的事情,但此時已經為遲已晚。人世最悲涼的事,莫過於想回頭卻無頭可回。到那時,只能像南朝的新安王劉子鸞一樣,臨死前感歎一句:“願生生世世勿生帝王家!”

到了馬雲這個級別,壓力之大與酒局之多,還有一些朋友的朋友的朋友,哪個不給點面子?我記得雷軍在接受採訪時說:小學的朋友打來電話,問我有沒有時間。我怎麼可能有時間?日程都是按照分鐘算。但沒辦法,就說大概有十來分鐘的時間。可真見面時,你就只說十來分鐘的話嗎?不可能的,往往都是半個小時。沒辦法,朋友嘛,你要不見,影響不好。

這還只是小學同學,其他初中、高中、大學、以前公司的部下、同事、上司、老朋友好夥計、家鄉打秋風的呢?

這個級別,財富、時間、企業往往都掌握在別人手裡。面對錯綜複雜的商業局面已經焦頭爛額,做大做強之後,還得跟政治多少牽扯點關係,不然,某個政策就能要了公司的命。

《讓子彈飛》裡的黃四郎是怎麼說的?——大哥,不好當。每天一睜眼,都是他們的吃喝拉撒。

想必,一些商業大佬感同身受。

說的嚴重點,一個階層是一個階層的事兒,跟農民談商業,是夏蟲不可語冰,可能還被斥為傻逼;跟屌絲談富翁的生活,無異于皇帝使用金鋤頭耕地。我們沒在那個階層,不瞭解、不知道、靠想像。

而馬雲行事向來高調,籠絡一批腦殘粉的同時,也必然招惹了一些人。有些事情不能講,有些話不能說,有些利益不能動,有些階級你奮鬥一生連邊兒都摸不到。所以,自古至今,但凡富有且有聲名的人物,無不說一些看起來裝逼的話。

人哪,總是這樣。劉秀寫給彭岑的信裡說:人苦不知足,即得隴複望蜀。得了財富的渴望平淡,一生平淡的又總在巴望著財富。有了權力的盯著『名』,有了名的渴求『權力』。

爭什麼?無非更好的活下去。

個中苦楚,自己品嘗吧。

喜歡的朋友點個關注吧,再分享一下吧,謝謝

閱盡繁華,方知平平淡淡是真。這位輔佐秦始皇,天崩地坼,掀翻一個世界的“千古一相”。到臨死受刑時,才醒悟自己年輕時與兒子在老家郊外牽狗打獵的情景,是一生中最幸福難得的事情,但此時已經為遲已晚。人世最悲涼的事,莫過於想回頭卻無頭可回。到那時,只能像南朝的新安王劉子鸞一樣,臨死前感歎一句:“願生生世世勿生帝王家!”

到了馬雲這個級別,壓力之大與酒局之多,還有一些朋友的朋友的朋友,哪個不給點面子?我記得雷軍在接受採訪時說:小學的朋友打來電話,問我有沒有時間。我怎麼可能有時間?日程都是按照分鐘算。但沒辦法,就說大概有十來分鐘的時間。可真見面時,你就只說十來分鐘的話嗎?不可能的,往往都是半個小時。沒辦法,朋友嘛,你要不見,影響不好。

這還只是小學同學,其他初中、高中、大學、以前公司的部下、同事、上司、老朋友好夥計、家鄉打秋風的呢?

這個級別,財富、時間、企業往往都掌握在別人手裡。面對錯綜複雜的商業局面已經焦頭爛額,做大做強之後,還得跟政治多少牽扯點關係,不然,某個政策就能要了公司的命。

《讓子彈飛》裡的黃四郎是怎麼說的?——大哥,不好當。每天一睜眼,都是他們的吃喝拉撒。

想必,一些商業大佬感同身受。

說的嚴重點,一個階層是一個階層的事兒,跟農民談商業,是夏蟲不可語冰,可能還被斥為傻逼;跟屌絲談富翁的生活,無異于皇帝使用金鋤頭耕地。我們沒在那個階層,不瞭解、不知道、靠想像。

而馬雲行事向來高調,籠絡一批腦殘粉的同時,也必然招惹了一些人。有些事情不能講,有些話不能說,有些利益不能動,有些階級你奮鬥一生連邊兒都摸不到。所以,自古至今,但凡富有且有聲名的人物,無不說一些看起來裝逼的話。

人哪,總是這樣。劉秀寫給彭岑的信裡說:人苦不知足,即得隴複望蜀。得了財富的渴望平淡,一生平淡的又總在巴望著財富。有了權力的盯著『名』,有了名的渴求『權力』。

爭什麼?無非更好的活下去。

個中苦楚,自己品嘗吧。

喜歡的朋友點個關注吧,再分享一下吧,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