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每年都長“凍瘡”如何預防?醫院一般不告訴你

每到初冬和早春時節,有些人的耳朵上、手腳處出現紅腫、癢痛的症狀,特別是天氣回暖的時候,癢痛感更強烈,嚴重時甚至夜不能寐,這便是“凍瘡”。

凍瘡是機體受到寒冷侵襲後,發生在末梢部位的局限性紅斑炎症性疾病,是部位多在耳廓,手、足等處,局部發紅,發紫,腫脹,癢痛,有時起水泡,糜爛,破潰,結癡,如果沒有感染,天暖後自愈,但第二年冬季容易復發。

那麼“凍瘡”又該如何預防呢?

1、之所以稱為凍瘡,就是由於皮膚裸☆禁☆露於寒冷的環境中被凍傷,

因此最主要的預防方法就是保暖,特別是容易凍傷的部位。寒冷的冬季出門時應戴上口罩、手套等,要保持衣物乾燥,因為潮濕可加速體內熱量的散失,也可在暴露的部位塗上護膚品。受凍的部位不宜立即烤火或用熱水浸泡肢體,而應讓肢體自然複溫。

2、可選擇生薑塗搽皮膚,用新鮮的生薑切片,塗抹在常發凍瘡的皮膚上,可防止凍瘡再生,如果是已經長了凍瘡,可用鮮薑汁加熱熬成糊狀,待涼後塗凍瘡患處,每日兩次,連塗三天,就會有見效。

3、溫差水泡法,取一盆大概15攝氏度的水和一盆大概45攝氏度的水,先把手腳浸泡在低溫水中,然後再浸泡于高溫水中,每天重複3次,堅持一個星期,可以鍛煉血管的收縮和擴張功能,

有效預防凍瘡。

4、加強體育鍛煉,可根據自身實際情況選擇適合自己的運動,慢跑、打羽毛球都是不錯的選擇,可以促進血液迴圈,運動後切忌立即洗澡,要等身體自然回溫之後再洗。

5、飲食方面:冬季可多吃羊肉等熱量高的食物,也可食用酒、辣椒等發汗,

以促進血液迴圈。在溫暖的環境可以讓病人少量的酒,並促進血液迴圈和擴張周圍血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