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你或許誤解了陸小曼:她最不可能成為“交際花”

陸小曼

很多人評價陸小曼是“交際花”,其實很可能是對她的一種誤解。

如果說前半生的她,是被動的進入繁華社交場,那麼在徐志摩去世後,洗盡鉛華的她則收斂了所有的光芒。而這,或許正是徐志摩希望看到的。

陸小曼(1903年11月7日-1965年4月3日),江蘇常州人,近代女畫家。因與徐志摩的婚戀而成為著名近代人物。

前兩天因為林徽因逝世紀念日我們剛講述了民國那段著名的多角戀情,兩天之後的今天便是另外一個主人公陸小曼逝世的日子。

關於陸小曼,總是有太多的爭議,無數人提起她總是圍繞她驕奢的生活、一生依賴男人的方式的刻板印象,然而,歷史上的陸小曼真的是這樣嗎?

富貴出身

陸小曼1915年就讀法國聖心學堂,她18歲就精通英文和法文。她是個畫家,師從劉海粟、陳半丁、賀天健等名家,

父親陸定原是財政部的賦稅司司長,1922年和王庚結婚,1925年離婚。1926年與徐志摩結婚,同年參加了中國女子書畫會,1941年在上海開個人畫展,晚年被吸收為上海中國畫院專業畫師,上海美術家協會會員,曾參加新中國第一次和第二次全國畫展。她擅長戲劇,曾與徐志摩合作創作《卞昆岡》五幕話劇。她諳昆曲,也能演皮黃,寫得一手好文章,有深厚的古文功底和扎實的文字修飾能力。

陸小曼出生于既富又貴的家庭,她的家庭雖然比不了林徽因那樣的顯赫,父親和公公都曾出任過北洋政府的部長,是真正的社會名流。但陸小曼的父親陸定曾任財政部司長和賦稅司長多年,還是中華儲蓄銀行的主要創辦人,雖然社會地位不及林徽因的父親和公公,但比經濟實力卻有過之無不及,是真正的實力派,而梁啟超與林宗孟卻只不過是文人、秀才。

由於陸定的經濟實力和社會地位,來往都是軍政界的要員,常常出入於上流社會,結交的都是國家級的大人物。小曼從小不僅衣食無憂,而且交往的也都是上流社會的千金小姐。

天生具有藝術氣質的小曼,有一副柔曼多姿的身材,聽著美妙的音樂,搖動著輕盈的身體,一晚上轉下來,確實有幾分忘我,有幾分陶醉。小曼在肢體的流動裡感到飛揚的喜悅。也許喜歡於肢體的流動裡感到喜悅的人,

也喜歡飛揚的人生。小曼就是喜歡這樣飛揚的人生,這是她一生的追求。名媛蔑視平淡,要的就是精彩。

徐志摩和陸小曼

和徐志摩不得不說的故事

至於陸小曼和徐志摩相識的場合,大致是在舞會上。他們兩個,一個是貌美如花的江南才女;一個是風度翩翩的江南才子;一個是朵含露玫瑰,一個是抒情的新詩,乾柴碰上烈火,怎麼會不迸發出愛情的火花?陸小曼原來沉靜的心中掀起了波瀾,丈夫雖然也受過高等教育,但總體來說還是一個武夫,不懂女人心理,不會討其所好。親切的志摩為她打開了一扇美麗的窗,一個能寫浪漫愛情詩篇的詩人,一個風度翩翩的風流才子,更不容易的是他能讀懂小曼內心痛苦而深沉的世界。因此陸小曼與徐志摩費了半生的周折終於走到了一起,幫他們聯姻的是著名畫家常州人劉海粟,為他們證婚的是梁啟超。

徐志摩陸小曼結婚以後回到了上海,上海是陸小曼生活時間最長的城市,她在上海的生活可以分為三個階段,從出生到7歲赴京前是她在上海的童年生涯。1926年與徐志摩婚後去海甯硤石之前在上海小住,是她與上海的第二次握手,那次儘管時間短暫,但陸小曼的心是塗了蜜的,因為身邊有一個苦苦等候和追求的伴侶。1927年到1931年徐志摩失事前為一個階段,那時她的生活是奢侈而放任的;1931年徐志摩失事後到1949年為第二階段,她受到劇烈震動,人變得消極而沉寂;解放後為第三階段,她重新振作起來,獲得新生。陸小曼驚世駭俗的感情世界不為當時主流社會所接納,從證婚人梁啟超開始,包括徐志摩父母,還有一些保守頑固的社會輿論,都對陸小曼負有偏見。而對徐志摩的去世,對陸小曼的打擊不光是個人的精神摧殘,還包括有整個圈子對陸小曼的控訴了。

1931年11月11日,徐志摩搭乘張學良的專機飛抵南京,於13日回到上海家中。18日,徐志摩乘早車到南京,住在何競武家。徐志摩本來打算乘張學良的飛機回北京,臨行前,張學良通知他因事改期。徐志摩為了趕上林徽因那天晚上在北京協和小禮堂向外賓作的關於中國古代建築的講演,才於第二天,即1931年11月19日,迫不及待地搭乘了一架郵政機飛北京。登機之前,他給陸小曼發了一封短信,信上說:“徐州有大霧,頭痛不想走了,準備返滬。”但最終他還是走了。因大霧影響,飛機于中午12時半在濟南党家莊附近觸山爆炸,機上連徐志摩共三人,都剛屆36歲,無一生還。時年陸小曼29歲。

陸小曼在萬國殯儀館中,哭暈數次,清醒後,便堅持要去山東党家莊接徐志摩的遺體,被朋友們和家裡人死命勸住了。徐志摩的遺體從濟南運回上海後,陸小曼見到了現場唯一的一件遺物:一幅山水畫長卷。這幅畫是陸小曼於1931年春創作的,堪稱陸小曼早期的代表作,風格清麗,秀潤天成。更為珍貴的是它的題跋,計有鄧以蟄、胡適、楊銓、賀天鍵、梁鼎銘、陳蝶野諸人手筆。徐志摩把這張手卷隨帶在身,是準備到北京再請人加題,只因手卷放在鐵篋中,故物未殉人。陸小曼看著這張畫卷,想到徐志摩的種種好處,淚水漣漣,百感交集。自此,她一直珍藏著這幅畫,如同保護自己的生命。徐志摩失事後,陸小曼受的打擊最大,遭受的批評也大,徐志摩的一些朋友不願再跟她來往。徐志摩的朋友們認為是陸小曼不肯北上才導致悲劇上演。

徐志摩死後,陸小曼不再出去交際。從此陸小曼不修邊幅、蓬頭散髮,似乎一下老了好幾十個年頭。陸小曼對徐志摩的思念之情,我們還可以從她在徐志摩死後的幾篇文章中看到。在徐志摩死後一個多月,陸小曼寫了《哭摩》,這篇文章寫得情真意切,悲傷痛苦躍然紙上。1964年秋10月,陸小曼住進了醫院,陸小曼住院時,隔壁病房正好住著老朋友劉海粟。兩人在病房裡碰到,真是感慨萬千。他們聊起了已經遙遠的往事,聊起了在地下已經三十餘年的志摩,聊起了當年的那些朋友。臨終前幾天,陸小曼囑咐堂侄女陸宗麟把梁啟超為徐志摩寫的一副長聯以及她自己的那幅山水畫長卷交給徐志摩的表妹夫陳從周先生,《徐志摩全集》紙樣則給了徐志摩的堂嫂保管。1965年4月3日,一代才女、曠世佳人陸小曼在上海華東醫院過世,享年63歲。

學生樣陸小曼

交際花?不可能!

電視劇裡,把陸小曼演成個交際花,是最沒道理的。這麼說吧,陸小曼什麼人都可能是,最不可能是的,恰恰就是這個交際花。

陸小曼的父親叫陸建三,是我國早期的留日學生,北洋政府時代,在財政部當過賦稅司司長。這是個很有權勢也很有錢的職位。陸小曼在少女時代,受到了很好的教育,在北京的法國聖心學堂念書,家裡又請了英國女教師專門教她英文。她天生麗質,俊俏可愛。這樣當她十七八的時候,就已經是北京社交界的名媛了,好多外交場合,也要請她出席。

說陸小曼是個交際花,不外是說她生活奢華,出入社交場合,還有捧戲子什麼的。可是要知道,我們平常說誰是交際花,是說她憑著色相取悅權貴,獲取金錢,供個人揮霍。陸小曼不是這樣的,她花的是自己的錢。只能說,她不知節儉,不知愛惜金錢罷了。

看徐志摩的書信,常有勸陸小曼節儉度日的話。我們很容易同情徐志摩而責怪陸小曼,說,這個陸小曼,要是勤儉過光景,徐志摩就不會這麼北京到上海飛來飛去,也就不會坐飛機遇難而死了。這樣說是沒有多少道理的。飛機失事,誰也料不到,就是小曼再節儉,徐志摩只坐一次飛機,也可能遇難。至於說小曼生活奢侈,加重了丈夫的經濟負擔,曾一度陷於困窘,對正常人家來說,也不是什麼不可寬恕的事。名媛猶如名花,是要人供養的,像陸小曼這樣的女人,就是要破費錢財的。只能說徐志摩後來養不起了,不能說陸小曼不值得養。你不能要這樣的女人,又能下得了廚房,又能上得了廳堂,富了能和你一起去炒股發財,窮了還能和你一起去上街賣菜,真要能那樣的話,也就不是名媛了。

胡適說:“陸小曼是一道不可不看的風景。”大意說的正是她的精彩。“北京外交部常常舉行交際舞會,小曼是跳舞能手,假定這天舞池中沒有她的倩影,幾乎闔座為之不快,中外男賓,固然為之傾倒,就是中外女賓,好像看了她也目眩神迷,欲與一言以為快。而她的舉措得體,發言又溫柔,儀態萬方,無與倫比。”這一席話,可見其魅力。

陸小曼的一生,分成兩個部分。前半部分,從少女時代孤芳自賞眾星捧月的公主皇后生涯到被人追捧、簇擁的社會名流生涯;後半部分,則是在徐志摩死後,整頓衣裳起斂容,荊杈布裙素面天,洗盡鉛華,戒煙作畫。這樣的她,正是徐志摩生前所希望看到的。

一個是抒情的新詩,乾柴碰上烈火,怎麼會不迸發出愛情的火花?陸小曼原來沉靜的心中掀起了波瀾,丈夫雖然也受過高等教育,但總體來說還是一個武夫,不懂女人心理,不會討其所好。親切的志摩為她打開了一扇美麗的窗,一個能寫浪漫愛情詩篇的詩人,一個風度翩翩的風流才子,更不容易的是他能讀懂小曼內心痛苦而深沉的世界。因此陸小曼與徐志摩費了半生的周折終於走到了一起,幫他們聯姻的是著名畫家常州人劉海粟,為他們證婚的是梁啟超。

徐志摩陸小曼結婚以後回到了上海,上海是陸小曼生活時間最長的城市,她在上海的生活可以分為三個階段,從出生到7歲赴京前是她在上海的童年生涯。1926年與徐志摩婚後去海甯硤石之前在上海小住,是她與上海的第二次握手,那次儘管時間短暫,但陸小曼的心是塗了蜜的,因為身邊有一個苦苦等候和追求的伴侶。1927年到1931年徐志摩失事前為一個階段,那時她的生活是奢侈而放任的;1931年徐志摩失事後到1949年為第二階段,她受到劇烈震動,人變得消極而沉寂;解放後為第三階段,她重新振作起來,獲得新生。陸小曼驚世駭俗的感情世界不為當時主流社會所接納,從證婚人梁啟超開始,包括徐志摩父母,還有一些保守頑固的社會輿論,都對陸小曼負有偏見。而對徐志摩的去世,對陸小曼的打擊不光是個人的精神摧殘,還包括有整個圈子對陸小曼的控訴了。

1931年11月11日,徐志摩搭乘張學良的專機飛抵南京,於13日回到上海家中。18日,徐志摩乘早車到南京,住在何競武家。徐志摩本來打算乘張學良的飛機回北京,臨行前,張學良通知他因事改期。徐志摩為了趕上林徽因那天晚上在北京協和小禮堂向外賓作的關於中國古代建築的講演,才於第二天,即1931年11月19日,迫不及待地搭乘了一架郵政機飛北京。登機之前,他給陸小曼發了一封短信,信上說:“徐州有大霧,頭痛不想走了,準備返滬。”但最終他還是走了。因大霧影響,飛機于中午12時半在濟南党家莊附近觸山爆炸,機上連徐志摩共三人,都剛屆36歲,無一生還。時年陸小曼29歲。

陸小曼在萬國殯儀館中,哭暈數次,清醒後,便堅持要去山東党家莊接徐志摩的遺體,被朋友們和家裡人死命勸住了。徐志摩的遺體從濟南運回上海後,陸小曼見到了現場唯一的一件遺物:一幅山水畫長卷。這幅畫是陸小曼於1931年春創作的,堪稱陸小曼早期的代表作,風格清麗,秀潤天成。更為珍貴的是它的題跋,計有鄧以蟄、胡適、楊銓、賀天鍵、梁鼎銘、陳蝶野諸人手筆。徐志摩把這張手卷隨帶在身,是準備到北京再請人加題,只因手卷放在鐵篋中,故物未殉人。陸小曼看著這張畫卷,想到徐志摩的種種好處,淚水漣漣,百感交集。自此,她一直珍藏著這幅畫,如同保護自己的生命。徐志摩失事後,陸小曼受的打擊最大,遭受的批評也大,徐志摩的一些朋友不願再跟她來往。徐志摩的朋友們認為是陸小曼不肯北上才導致悲劇上演。

徐志摩死後,陸小曼不再出去交際。從此陸小曼不修邊幅、蓬頭散髮,似乎一下老了好幾十個年頭。陸小曼對徐志摩的思念之情,我們還可以從她在徐志摩死後的幾篇文章中看到。在徐志摩死後一個多月,陸小曼寫了《哭摩》,這篇文章寫得情真意切,悲傷痛苦躍然紙上。1964年秋10月,陸小曼住進了醫院,陸小曼住院時,隔壁病房正好住著老朋友劉海粟。兩人在病房裡碰到,真是感慨萬千。他們聊起了已經遙遠的往事,聊起了在地下已經三十餘年的志摩,聊起了當年的那些朋友。臨終前幾天,陸小曼囑咐堂侄女陸宗麟把梁啟超為徐志摩寫的一副長聯以及她自己的那幅山水畫長卷交給徐志摩的表妹夫陳從周先生,《徐志摩全集》紙樣則給了徐志摩的堂嫂保管。1965年4月3日,一代才女、曠世佳人陸小曼在上海華東醫院過世,享年63歲。

學生樣陸小曼

交際花?不可能!

電視劇裡,把陸小曼演成個交際花,是最沒道理的。這麼說吧,陸小曼什麼人都可能是,最不可能是的,恰恰就是這個交際花。

陸小曼的父親叫陸建三,是我國早期的留日學生,北洋政府時代,在財政部當過賦稅司司長。這是個很有權勢也很有錢的職位。陸小曼在少女時代,受到了很好的教育,在北京的法國聖心學堂念書,家裡又請了英國女教師專門教她英文。她天生麗質,俊俏可愛。這樣當她十七八的時候,就已經是北京社交界的名媛了,好多外交場合,也要請她出席。

說陸小曼是個交際花,不外是說她生活奢華,出入社交場合,還有捧戲子什麼的。可是要知道,我們平常說誰是交際花,是說她憑著色相取悅權貴,獲取金錢,供個人揮霍。陸小曼不是這樣的,她花的是自己的錢。只能說,她不知節儉,不知愛惜金錢罷了。

看徐志摩的書信,常有勸陸小曼節儉度日的話。我們很容易同情徐志摩而責怪陸小曼,說,這個陸小曼,要是勤儉過光景,徐志摩就不會這麼北京到上海飛來飛去,也就不會坐飛機遇難而死了。這樣說是沒有多少道理的。飛機失事,誰也料不到,就是小曼再節儉,徐志摩只坐一次飛機,也可能遇難。至於說小曼生活奢侈,加重了丈夫的經濟負擔,曾一度陷於困窘,對正常人家來說,也不是什麼不可寬恕的事。名媛猶如名花,是要人供養的,像陸小曼這樣的女人,就是要破費錢財的。只能說徐志摩後來養不起了,不能說陸小曼不值得養。你不能要這樣的女人,又能下得了廚房,又能上得了廳堂,富了能和你一起去炒股發財,窮了還能和你一起去上街賣菜,真要能那樣的話,也就不是名媛了。

胡適說:“陸小曼是一道不可不看的風景。”大意說的正是她的精彩。“北京外交部常常舉行交際舞會,小曼是跳舞能手,假定這天舞池中沒有她的倩影,幾乎闔座為之不快,中外男賓,固然為之傾倒,就是中外女賓,好像看了她也目眩神迷,欲與一言以為快。而她的舉措得體,發言又溫柔,儀態萬方,無與倫比。”這一席話,可見其魅力。

陸小曼的一生,分成兩個部分。前半部分,從少女時代孤芳自賞眾星捧月的公主皇后生涯到被人追捧、簇擁的社會名流生涯;後半部分,則是在徐志摩死後,整頓衣裳起斂容,荊杈布裙素面天,洗盡鉛華,戒煙作畫。這樣的她,正是徐志摩生前所希望看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