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權威專家讀報告|未來經濟增長要靠創新和企業家精神

經濟之聲系列專題

《權威專家讀報告》

今日解讀: 未來經濟增長要靠創新和企業家精神

劉 俏

北京大學光華管理學院院長,金融學教授、博士生導師。2013年獲得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傑出青年獎,2014年入選教育部長江學者特聘教授,2017年擔任中國證監會第十七屆發審委委員。

增長速度

十九大報告中提到“到2035年基本實現社會主義現代化”,

對於這一目標,我非常有信心。現在大家常常會討論,GDP可能不是一個特別好的衡量經濟表現的指標,但我覺得用它來做一個指標做預測還是蠻有價值的。現在人均GDP是8000美元左右,如果未來十五年中國保持一個中等的增長速度,比如說GDP增速保持在5%—6%,到2035年我們人均GDP應該能達到將近2萬美元,從資料上看,這應該說就是一個中等發達國家的水準。

增長方式

除了保持一定的增長速度,在增長方式上也需要做調整,從簡單的要素驅動、投資拉動轉換成效率和創新驅動,到2035年我覺得這些目標是可以實現的,那個時候就基本實現社會主義現代化。

增長動力

報告關於未來驅動中國經濟增長的動力也有一些提法,考慮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新時代的主要矛盾,我想未來中國經濟最大的驅動力還是來自于創新和企業家精神。習近平總書記在報告裡也特別提到了創新,提到研發和教育的重要性,我想在未來一段時間,將通過創新的方式實現經濟增長品質的提升,

這是重要的途徑之一。

企業家精神

另一方面,前段時間中央也特別發文強調企業家精神的保護和捍衛,我想企業家精神在未來很長一段時間也是中國經濟增長的重要來源。從途徑上來講,驅動力發生了變化,不再單純依靠要素和資本的投入,更多轉向內生創造力的投入,依靠企業家精神,將研發、創新協調起來。

聽了專家的解讀,你有什麼感想?歡迎在下方評論留言!

往期精彩回顧

責編:吳 桐、呂紅橋

編審:劉志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