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同台競技”前夜,造車新勢力瘋狂挖角特斯拉

對於有著“特斯拉情節”的中國新勢力造車企業來說,

擁有特斯拉工作經驗的人才似乎自帶光環,對其有著特別的吸引力。

近日,不斷有消息曝出新勢力造車企業從特斯拉處挖到新的人才。最新的消息是,10月19日,特斯拉Autopilot機器學習業務主管谷俊麗跳槽加入中國的初創公司小鵬汽車擔任副總裁。

9月28日,重慶小康工業集團股份有限公司發表公告稱,已和美國特斯拉汽車創始人馬丁·艾伯哈德(Martin Eberhard)簽署了書面協定,聘請馬丁·艾伯哈德擔任公司新能源汽車顧問,

為期兩年。

▲從上至下依次為穀俊麗、Alan Cherry、Martin Eberhard、Nick Sampson

而FMC的創始團隊中還有3位來自特斯拉的人才,分別是負責供應鏈的Stephen Ivsan,負責生產的Mark Duchesne以及負責機械研發的Paul Thomas。

另外,樂視汽車的造車友軍法拉第未來中,不少人也有曾供職於特斯拉。

曾任特斯拉 Model S 機械和底盤工程師的Nick Sampson現在FF團隊中任產品研發高級副總裁一職;FF人力資源副總裁 Alan Cherry曾在2008-2012 年間在特斯拉工作;FF生產製造副總裁 Dag Reckhorn曾任特斯拉 Model S 的生產總監,

負責衝壓、白車身製造以及總裝生產線。

新勢力造車企業如此青睞有著特斯拉基因的人才的原因,

無疑是期望從特斯拉原高管身上獲得特斯拉的管理以及技術經驗,為其產品的量產打好基礎。

而如今的現實是,新勢力造車企業一方面面臨著量產時間逼近的壓力,而另一方面,則還要面對其偶像特斯拉分食中國市場的壓力。

據悉,特斯拉大舉“入侵”中國已經成為大概率的事件。自今年6月份特斯拉國產的消息被熱炒後,最近一段時間,關於其獨資國產的消息又甚囂塵上。

▲此前曝光的特斯拉與上海市政府簽約現場圖

此前有媒體報導稱特斯拉已經基本確認將在上海自貿區建立獨資公司,目前特斯拉與上海市相關部門的談判已經基本完成,現在正在就何時公佈消息進行最後的磋商。根據知情人士對《華爾街日報》透露,

特斯拉車型雖然將在自貿區國產,但仍然要繳納25%的進口關稅。

如果特斯拉在中國國產一事進行順利,那麼在不久的將來,中國新勢力造車企業將迎來又一大強勁對手。

畢竟,相比於新勢力造車企業,特斯拉如今在知名度、量產車型研發等方面有著明顯優勢。特別是面向中低端消費者的Model 3車型的推出,將對新勢力造車企業的量產車型產生巨大的衝擊。

新勢力造車企業如何在這場“貼身肉搏”中佔據一席之地?這成為新勢力造車企業未來發展的主要考驗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