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四川旅遊廁所革命提速 兩年新建改建旅遊廁所2553座 5A景區年底前配備第三衛生間

封面新聞記者 殷航 田雪皎 製圖 高翔

在剛剛過去的國慶中秋長假中,

如果要列出旅途中的糟心事,景區如廁難勢必“榜上有名”。排隊長、味道重、設施差……這些公廁尷尬你是否遭遇過?2015年,國家旅遊局吹響廁所革命號角,四川旅遊廁所革命大幕也隨即拉起。

兩年過去了,四川景區廁所的現狀如何?距離“多、美、淨”還有多遠?在成都武侯祠,景區的廁所內有落地窗戶,廁所內部還設置了休息區,門牌上標注了中英韓日四種語言;在眉山市洪雅縣,

景區的廁所古色古香,如不細看,還以為是一座客棧。進入廁所內,檀香陣陣;在甘孜州海螺溝景區,廁所也成為了一道風景線,光AAA級廁所就有6座……

小廁所,大民生。四川省旅發委相關負責人告訴記者,過去的兩年間,四川的旅遊廁所革命全面鋪開,共新改建旅遊廁所2553座。從今年到2020年的4年間,四川計畫新建和改建廁所19307座,4A級以上景區全部有“第三衛生間”。

資料/ 新改建旅遊廁所2500餘座

過去兩年裡,四川的旅遊廁所發生了巨大改變。全省共新改建旅遊廁所2553座。其中,2015年新改建1366座,2016年1178座,超額完成國家旅遊目標任務。成都、綿陽、樂山、宜賓、巴中市等5個市還曾被評為“2015年廁所革命先進市”。

四川省旅發委相關負責人告訴記者,四川堅持把“以商養廁”和技術革命作為推動全省、尤其是高寒地區旅遊廁所革命的兩大抓手,按照“生態化、人文化、實用化、景觀化”原則,

優先採用節能、節水等新技術、新材料,積極推廣“免沖式廁所”和“生態廁所”。

在技術突破上,以國道318、317線川藏世界旅遊目的地(四川段)為重點線路,以甘孜州、阿壩州等為重點景區,打造了保溫、防凍、除臭、微生物處理、遠端智慧化控制等新材料、新技術的現代化生態環保廁所,有效解決了高山高寒地區旅遊廁所防凍和沖水的問題。

在探索、利用新技術同時,文化植入也必不可少。

記者瞭解到,在進行廁所革命時,四川圍繞打造大成都、大九寨、大峨嵋、大攀西、大涼山、大香格里拉等特色旅遊目的地品牌和大熊貓、大香格里拉、蜀道三國文化、“長征豐碑”等精品旅遊路線,提升旅遊廁所外觀和內飾特色化、藝術化,形成功能設計人性化、科學化,景觀藝術人文化特色旅遊廁所。

目標/ 5A景區年底標備第三衛生間

在剛剛過去的國慶中秋長假中,四川旅遊吸金超500億元,

接待遊客超7000萬人次,兩大指標均居全國前列。這對四川旅遊廁所革命提出了更高要求。

省旅發委相關負責人介紹,今年四川將繼續推進廁所革命,完成新改建旅遊廁所1002座的目標。其中,新建682座、改擴建320座。同時,加大第三衛生間的改造力度,力爭在今年底前完成12家5A級景區第三衛生間改造工作,把旅遊廁所打造成為“滿意四川”的最佳名片。

“上半年,全省旅遊廁所實際完工254座,在建563座,完工和在建數量占全年目標任務的81.5%。”該負責人透露,除了5A級景區,四川還要引導鄉村旅遊點、旅遊城鎮修建第三衛生間,鼓勵4A級及以下景區,力爭保障至少一個第三衛生間的配置,改善家庭或特殊需求的人群如廁尷尬的局面。

記者瞭解到,自今年以來,四川就將第三衛生間作為全省旅遊示範廁所的重要標準。力爭到2017年底,全省的5A級旅遊景區、國家級旅遊度假區、國家級生態旅遊示範區具備第三衛生間改造條件的旅遊廁所全面完成改造。

攻堅/未來4年新改建廁所近2萬座

事實上,四川的旅遊廁所“雄心”還不止於此。省旅發委相關負責人表示,到2020年,通過政策引導、資金補助、規範標準等方式持續推進“廁所革命”,共新建和改建廁所2328座,其中新建1304座、改建1024座。從2017年至2020年的四年內,共新建和改建廁所19307座。

旅遊景區、旅遊公路沿線、城市旅遊區、旅遊餐館、旅遊娛樂場所、旅遊村鎮內廁所全部達到A級標準,4A級以上景區全部有“第三衛生間”,鄉村旅遊點的廁所全部實現水沖化,在不具備水沖條件的場所建設“生態廁所”。未來,第三衛生間將作為重要評價指標納入景區級別評定。

“我們會堅持按全域旅遊的理念來進行廁所革命。”該負責人告訴記者,四川將堅持通過“旅遊+”融合發展,努力推動公路服務區、交通集散點、休閒街區、鄉村旅遊點、旅遊餐館、旅遊娛樂場所等景區外廁所建設工作。同時,提升廁所科技化水準,特別是在高寒地區,逐步普及“高效節水、低碳排放、生態迴圈、智慧系統、技術轉化”五大創新科技。

值得關注的是,未來四川的旅遊廁所還將創新管理模式。譬如,探索建立以商建廁、以商管廁、以商養廁的市場化運作模式,授予企業廣告經營權、企業冠名贊助權。不斷擴展“廁所功能”,採取“廁所+店鋪”“廁所+售票點”等形式,創新“一廁多用”機制。鼓勵機關、企業、學校、社會團體、個人自願出資或人力參與廁所建設,探索廁所認養公益化模式。

景區點擊

都江堰

新改建廁所73座 零污染零排放

記者瞭解到,2016年,都江堰市共新改建旅遊廁所73座。其中,新建旅遊廁所25座,改建旅遊廁所39座,移動式廁所9座,現均已投入使用。在青城山—都江堰景區,其旅遊廁所還採用泡沫封堵加一體化汙水處理設備優化處理排汙,達到中水回用標準,實現零污染零排放。今年,青城山—都江堰景區管理局還針對景區現狀,分批次開展第三衛生間改造工作。目前,都江堰景區原文物局對面旅遊公廁、都江堰景區楠木林旅遊公廁、青城山景區西蜀第一山旅遊公廁3座旅遊廁所第三衛生間改造均已完成並投入使用。

海螺溝

突出生態環保 景區廁所變景點

據甘孜州海螺溝景區負責人介紹,2015年,海螺溝景區以創建“5A”為契機,開展了景區廁所“四項革命”,即技術革命、風貌革命、管理革命、文化革命,建設了11個微生物自降解發泡廁所,同時投資41萬元利用“退休”的2輛觀光車改裝成微生物自降解發泡流動廁所,既解決了高原寒冷自然景觀性旅遊廁所排放、防凍、保溫等問題,又保護了景區良好的衛生環境和生態環境,更體現了時尚、方便實用、節能環保的特點。

海螺溝“廁所革命”以技術革命淘汰打包式廁所,採用全國技術領先的泡沫微生物環保廁所實現了泡沫封堵免水沖、微生物糞便自降解、智慧控制冬季保溫。海螺溝廁所以風貌革命突出生態環保、古樸自然,使廁所與周邊環境相得益彰;以文化革命打造出以杜鵑花為主題的草海子景點旅遊廁所,以冰川為主題的三號營地旅遊廁所,以登山為主題的四號營地旅遊廁所,為遊客營造出乾淨、衛生、舒適的如廁環境,使生態廁所成為海螺溝景區中一道靚麗的風景線。

樂山大佛

一廁一主題 配備中央空調

為了讓遊客有更好的景區體驗,樂山大佛景區管委會對景區範圍內現有的17座旅遊廁所進行升級改造,同時新建景區北門臨時廁所1座,按照5A級景區最新3A衛生間標準實施,今年8月全部完工並投入使用。

新改建的旅遊廁所,一廁一主題,分別以川南民居和碼頭文化、山石文化、海棠花文化等為主題,將廁所變成景點。在廁所功能上,每一座改造後的廁所均設立了第三衛生間,配備完善的成人坐便器、兒童坐便器、多功能台、呼叫器等服務設施。而在男、女廁所內,配有能放茶杯、手機等小件物品的置物台,冷熱水系統、自動幹手機、電吹風等一應俱全。廁所內還配置了中央空調、新風系統等。

在建563座,完工和在建數量占全年目標任務的81.5%。”該負責人透露,除了5A級景區,四川還要引導鄉村旅遊點、旅遊城鎮修建第三衛生間,鼓勵4A級及以下景區,力爭保障至少一個第三衛生間的配置,改善家庭或特殊需求的人群如廁尷尬的局面。

記者瞭解到,自今年以來,四川就將第三衛生間作為全省旅遊示範廁所的重要標準。力爭到2017年底,全省的5A級旅遊景區、國家級旅遊度假區、國家級生態旅遊示範區具備第三衛生間改造條件的旅遊廁所全面完成改造。

攻堅/未來4年新改建廁所近2萬座

事實上,四川的旅遊廁所“雄心”還不止於此。省旅發委相關負責人表示,到2020年,通過政策引導、資金補助、規範標準等方式持續推進“廁所革命”,共新建和改建廁所2328座,其中新建1304座、改建1024座。從2017年至2020年的四年內,共新建和改建廁所19307座。

旅遊景區、旅遊公路沿線、城市旅遊區、旅遊餐館、旅遊娛樂場所、旅遊村鎮內廁所全部達到A級標準,4A級以上景區全部有“第三衛生間”,鄉村旅遊點的廁所全部實現水沖化,在不具備水沖條件的場所建設“生態廁所”。未來,第三衛生間將作為重要評價指標納入景區級別評定。

“我們會堅持按全域旅遊的理念來進行廁所革命。”該負責人告訴記者,四川將堅持通過“旅遊+”融合發展,努力推動公路服務區、交通集散點、休閒街區、鄉村旅遊點、旅遊餐館、旅遊娛樂場所等景區外廁所建設工作。同時,提升廁所科技化水準,特別是在高寒地區,逐步普及“高效節水、低碳排放、生態迴圈、智慧系統、技術轉化”五大創新科技。

值得關注的是,未來四川的旅遊廁所還將創新管理模式。譬如,探索建立以商建廁、以商管廁、以商養廁的市場化運作模式,授予企業廣告經營權、企業冠名贊助權。不斷擴展“廁所功能”,採取“廁所+店鋪”“廁所+售票點”等形式,創新“一廁多用”機制。鼓勵機關、企業、學校、社會團體、個人自願出資或人力參與廁所建設,探索廁所認養公益化模式。

景區點擊

都江堰

新改建廁所73座 零污染零排放

記者瞭解到,2016年,都江堰市共新改建旅遊廁所73座。其中,新建旅遊廁所25座,改建旅遊廁所39座,移動式廁所9座,現均已投入使用。在青城山—都江堰景區,其旅遊廁所還採用泡沫封堵加一體化汙水處理設備優化處理排汙,達到中水回用標準,實現零污染零排放。今年,青城山—都江堰景區管理局還針對景區現狀,分批次開展第三衛生間改造工作。目前,都江堰景區原文物局對面旅遊公廁、都江堰景區楠木林旅遊公廁、青城山景區西蜀第一山旅遊公廁3座旅遊廁所第三衛生間改造均已完成並投入使用。

海螺溝

突出生態環保 景區廁所變景點

據甘孜州海螺溝景區負責人介紹,2015年,海螺溝景區以創建“5A”為契機,開展了景區廁所“四項革命”,即技術革命、風貌革命、管理革命、文化革命,建設了11個微生物自降解發泡廁所,同時投資41萬元利用“退休”的2輛觀光車改裝成微生物自降解發泡流動廁所,既解決了高原寒冷自然景觀性旅遊廁所排放、防凍、保溫等問題,又保護了景區良好的衛生環境和生態環境,更體現了時尚、方便實用、節能環保的特點。

海螺溝“廁所革命”以技術革命淘汰打包式廁所,採用全國技術領先的泡沫微生物環保廁所實現了泡沫封堵免水沖、微生物糞便自降解、智慧控制冬季保溫。海螺溝廁所以風貌革命突出生態環保、古樸自然,使廁所與周邊環境相得益彰;以文化革命打造出以杜鵑花為主題的草海子景點旅遊廁所,以冰川為主題的三號營地旅遊廁所,以登山為主題的四號營地旅遊廁所,為遊客營造出乾淨、衛生、舒適的如廁環境,使生態廁所成為海螺溝景區中一道靚麗的風景線。

樂山大佛

一廁一主題 配備中央空調

為了讓遊客有更好的景區體驗,樂山大佛景區管委會對景區範圍內現有的17座旅遊廁所進行升級改造,同時新建景區北門臨時廁所1座,按照5A級景區最新3A衛生間標準實施,今年8月全部完工並投入使用。

新改建的旅遊廁所,一廁一主題,分別以川南民居和碼頭文化、山石文化、海棠花文化等為主題,將廁所變成景點。在廁所功能上,每一座改造後的廁所均設立了第三衛生間,配備完善的成人坐便器、兒童坐便器、多功能台、呼叫器等服務設施。而在男、女廁所內,配有能放茶杯、手機等小件物品的置物台,冷熱水系統、自動幹手機、電吹風等一應俱全。廁所內還配置了中央空調、新風系統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