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明成祖問:建文帝真的被燒死了?胡瀅:臣知道一個天大的秘密

1

胡瀅官居給事中,沒有多大的才學。胡瀅的工作說難也難,說簡單也簡單,那就是找人。朱允炆消失得無影無蹤,活不見人,死不見屍,朱棣很擔心。

登上皇位後,朱棣決定,無論花費多大的代價,

一定要找到朱允炆,活要見人,死要見屍。從大規模性的活動來講,鄭和幾度南下西洋,目的之一就是找尋朱允炆。

那時傳言,朱允炆流落在南方。胡瀅的活動範圍就在兩湖及江浙一帶,主要是這些地區的大小寺廟。

2

自從接到任務,胡瀅就潛入到無數個大大小小的寺廟,

仔細調查。可是,十年一晃而過,朱允炆仍舊無影無蹤。

這些年,胡瀅獨自漂泊在外,只為查訪朱允炆的下落。連生養他的老母親去世了,胡瀅都不能回家一次。

為了查訪朱允炆的下落,胡瀅不能親自照護母親,也不能為母親守孝,他的心裡一定很不舒服。

3

不管胡瀅的心裡高興不高興,他都必須盡力、儘快查訪到朱允炆的下落,贏得朱棣的高興。否則,

朱棣一聲令下,胡瀅的腦袋就要搬家。胡瀅的大好青春,就這樣浪費在南方無數大大小小的寺廟裡。

永樂十四年(西元1414年),不知道朱棣是怎麼想的,他突然召胡瀅回京。儘管胡瀅沒查訪到朱允炆的下落,朱棣還是重賞,封胡瀅為禮部左侍郎。

禮部左侍郎是禮部的第二把手,胡瀅從一個小小的給事中突然升到這麼高的官,很多人都很不解。

4

三年後的一天,朱棣突發奇想,又一次召見胡瀅。

他告訴胡熒,還沒查訪到朱允炆的下落。胡瀅擔任過上次的任務,有經驗,朱棣讓胡瀅再次到江浙一帶查訪朱允炆。

從此,胡瀅再次開始他那無日無夜的、也不知道何時結束的、漂泊不定的尋人工作。在此需要特別指出,如果尋人工作沒有實質性進展,即使胡瀅的老母親死了,他也不能私自求見朱棣。

也就是說,只要擔任找人這個重擔,除了工作有成績外,只有朱棣召見胡瀅的事,沒有胡瀅求見朱棣的理。

5

因此,當近侍通報胡瀅求見時,朱棣睜著睡眼惺忪的眼睛,非常高興。“悉以所聞對,漏下四鼓乃出。至是疑始釋”。

朱棣同胡瀅談了很久,但是沒記載他們都說了些什麼。但無論他們談了什麼,一定會說到朱允炆。如果沒有帶來朱允炆的消息,

胡瀅不敢私自求見朱棣,更不敢在半夜三更求見朱棣。

從史料看,胡瀅對朱棣說了什麼已經不重要了,因為阻塞在朱棣心中二十多年的疑慮已經解除了。

6

朱棣不惜一切代價,苦苦找尋朱允炆的下落,最終目的是杜絕朱允炆起兵反抗他的統治。對朱棣而言,如果沒有一個叫朱允炆的人起兵反抗,其他的一切都是小事,都容易解決。就算朱允炆還活著,只要他答應不起兵反抗朱棣,朱棣也不會為難他。

苦苦找尋二十多年,朱棣的疑慮終於消除了。既然他的皇位能夠永固,就沒有接著找尋朱允炆的必要了。

為了表達對胡瀅的獎賞,朱棣正式任命胡瀅為尚書。更為奇特的是,這個曾經的給事中,竟然被朱棣任命為明宣宗的托孤大臣。

7

朱棣欽點的托孤大臣只有五位,能力一般的胡瀅被任命為其中之一,可見他掌握著穩固明宣宗統治的關鍵東西。

綜合以上史實,再仔細分析“悉以所聞對,漏下四鼓乃出。至是疑始釋”這句話,以及朱棣對胡瀅的倚重,不少史學家都認為,朱允炆沒死。

他們的推論是,胡瀅找到了朱允炆,並和朱允炆談了一些關於朱允炆未來的打算。朱允炆告訴胡瀅,他不想再當皇帝,也不會起兵反抗朱棣。朱棣聽到胡瀅轉述的朱允炆的保證後,二十多年來擔心朱允炆起兵反抗的疑慮就消除了。

只要他答應不起兵反抗朱棣,朱棣也不會為難他。

苦苦找尋二十多年,朱棣的疑慮終於消除了。既然他的皇位能夠永固,就沒有接著找尋朱允炆的必要了。

為了表達對胡瀅的獎賞,朱棣正式任命胡瀅為尚書。更為奇特的是,這個曾經的給事中,竟然被朱棣任命為明宣宗的托孤大臣。

7

朱棣欽點的托孤大臣只有五位,能力一般的胡瀅被任命為其中之一,可見他掌握著穩固明宣宗統治的關鍵東西。

綜合以上史實,再仔細分析“悉以所聞對,漏下四鼓乃出。至是疑始釋”這句話,以及朱棣對胡瀅的倚重,不少史學家都認為,朱允炆沒死。

他們的推論是,胡瀅找到了朱允炆,並和朱允炆談了一些關於朱允炆未來的打算。朱允炆告訴胡瀅,他不想再當皇帝,也不會起兵反抗朱棣。朱棣聽到胡瀅轉述的朱允炆的保證後,二十多年來擔心朱允炆起兵反抗的疑慮就消除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