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旅遊遊記:名古屋+奈良+大阪《經濟遊》旅遊購物兩不誤!

本來是奔著去日本置辦點年貨,組的純採購團。不巧有隊友臨時掉了鏈子,拉上媽媽來湊數,就增加了奈良這個休閒線路。

本次五天四晚經過的三個城市各有分工:名古屋(中轉,

為了機票便宜)、奈良(遊覽)、大阪(購物)

先突出一下經濟2字。在途牛定的北京-名古屋往返機票+簽證 2099元,加上補定的WIFI、保險、奈良的新若峽日式酒店一晚36000日元,和大阪的TOYOKO INN酒店三晚共計48384日元,合計人均3300人民幣。是不是比北京-杭州玩幾天都便宜?

咱們就按時間順序先從飛名古屋開始說起,阿聯酋的阿提哈德航空~舒服,頂途牛。

降落到名古屋中部國際機場,到名古屋站(基本上是進入到市區的意思,

名古屋站是個大換乘站)可乘名鐵直達(看交通圖好像是在神宮前換乘,實際是直達),票價870日元,大約需要40多分鐘,如果買加急票就是870+360日元,兩張票(870用於進站檢票,360用於車上驗票),加急列車對號入座,28分鐘抵達。

到名古屋站後,買去奈良的車票,名古屋到京都可乘新幹線,京都到奈良市需換JR線,注意:這兩張車票,(3350日元+2480日元)其中2480日元一張是新幹線加快票。可選指定票或自由席,

指定席有車號有座位號,自由席不固定車次,沒有固定座位,但是車上人不多,空座很多的。大約20分鐘一趟車,每列車的1-3車廂為自由席,進站時,這兩張車票要同時放進檢票機,檢票後要全部攜帶,(之前做的功課裡面沒有提及這個細節的,進站時候由於語言問題,N國語言+比劃了好一陣子還鬧明白,所以特意提示大家)到京都出站換乘時,只剩一張票,用於京都到奈良換乘JR線,
從名古屋到奈良全程大約需要1個半小時(包括換乘)。在我們集體的智慧下,提前完成了計畫任務,日本時間19:00順利check in.奈良(NARA)

滴滴悶悶~奈良到了~雖然天已經黑了,但是不難發現,這裡真是個麋鹿的世界!馬路上都遍佈著提示有鹿出沒的標誌~奈良的城市很安靜,安靜到你不好意思拖著箱子在馬路上走,在這個冬季的日子裡,空氣中彌漫著植物的氣息,一定是文藝工作者創作的首選之地,

語文水準不高的我,還是上圖吧!入夜的NARA

次日清晨,小雨。隨手一張小巷照片,承載了好多童年回憶,康夫、大雄、小靜、強夫。。。

奈良景點遊覽部分,媽媽寫的。細緻入微,很用心的,請大家多多捧場~

奈良(Nara)是日本著名的歷史古都,被日本人譽為“精神故鄉”。早在3—5世紀,山明水秀的奈良就是日本“大和國”的中心,在奈良時代(710年—784年),奈良是日本的首都,定名為平城京。平城京是模仿中國唐朝長安城修建的,至今已有一千二百六十多年歷史。當時平城京東西寬4.3公里,南北長4.8公里,面積約為中國古長安的四分之一。城北正中有平城宮,那是天皇的寢宮,也是議政廳。通向平城宮的朱雀大路將平城京分為左京和右京。奈良當時十分繁華,人口高達20萬,成為日本的經濟、政治、文化中心,也是日本佛教藝術的發祥地。至今,奈良古都仍保存著許多著名的寺院、神社、佛像、雕刻、繪畫、平城京遺址和眾多皇陵等。整個奈良市區很好地保留著古都昔日的傳統風貌。對於喜歡深度遊日本的你,奈良是個不錯的選擇。

奈良的著名旅遊景點大部分聚集在奈良公園,包括興福寺、東大寺、春日大社、若草山、高圓山、春日奧山,東西長4公里,南北寬2公里,以園內成群的梅花鹿和寬綠的草地而聞名。 此公園及其四周,始興於西元8世紀,在眾多的寺宇中擁有豐富貴重的文化財寶。年間大型祭典活動多,由此可以瞭解傳統的日本文化。

最著名的景點應該是東大寺,位於奈良公園北側,又稱大華嚴寺,於728年由信奉佛教的聖武天皇建立,被列入了世界文化遺產。東大寺的大佛殿是世界上最大的木造古建築,殿內供奉著一尊14.98米高的盧舍那佛像,是世界上最大的青銅佛像。作為奈良的地標性景點,這裡總是擠滿了旅行團和來自日本各地的學生。整個東大寺占地面積很廣,除了大佛殿還有許多不容錯過的景觀,包括南大門、二月堂、三月堂、正倉院等。

從南大門一直往北走就能到達東大寺的正殿——大佛殿,也叫金殿。它的規模之大在日本應該是絕無僅有的。這座建築正面寬57.01米,深50.48米,高48.74米。現存的大佛殿建造於1709年,雖為世界最龐大的木造古建築,但它只是原有建築的三分之二大。走進大佛殿,便能看到盧舍那佛青銅像,大佛歷經幾個世紀的滄桑,其頭部曾數次被盜,仔細觀察會發現頭和身體的顏色略有差異。殿內還供奉有虛空藏菩薩、如意輪觀音等。繞著佛像走一圈,你會看到一根木柱的底部有一個洞,被稱為“佛祖的鼻子”,據說如果能從其中穿過,就能得到平安喜樂。通常這裡會有很多小孩子排隊等候。

東大寺的正殿——大佛殿

走出大佛殿,去往東部山頂的二月堂,在那裡可以俯瞰奈良的景色,據說黃昏時最美。從大佛殿的出口外左轉,沿著圍欄穿過池塘,再沿著石頭路步行上山,一路的風景十分迷人。很快你就能抵達山頂的平臺,那裡就有二月堂。再往南走幾步是三月堂(法華堂),這是東大寺最古老的建築,大廳裡收藏了一些奈良時期的精美雕像。如果你選擇先去春日大社,那就從春日大社出來,按照路標指示的二月堂方向行進,半小時可達。

從二月堂俯視奈良

東大寺最古老的建築——二月堂

通往二月堂的小路

春日大社,是日本本土神道教的宗教參拜場所,建立於710年,距今已有上千年的歷史,已經被列入世界文化遺產的名錄。春日大社是由強大的藤原家族建立起來的,供奉的是藤原家的四位守護神靈,如今是全日本重要的祭祀場所。整個神社依靠在春日山山腳下,周圍被蒼翠秀麗的植被所環抱著,春日山被視為深山,向來禁止砍伐,因此這裡的一切都顯得自然而古意。

對於外國遊客來說,無論是規模還是人氣,都比不了東大寺。

興福寺 座位於日本奈良縣奈良市登大路町的寺院,為南都六宗之一的法相宗的大本山。也是南都七大寺之一。以“古都奈良的文化財”的一部分而登入世界遺產名錄之列。最有名的地標為五重塔,塔高50.1米,僅次於京都的東寺

次日清晨,小雨。隨手一張小巷照片,承載了好多童年回憶,康夫、大雄、小靜、強夫。。。

奈良景點遊覽部分,媽媽寫的。細緻入微,很用心的,請大家多多捧場~

奈良(Nara)是日本著名的歷史古都,被日本人譽為“精神故鄉”。早在3—5世紀,山明水秀的奈良就是日本“大和國”的中心,在奈良時代(710年—784年),奈良是日本的首都,定名為平城京。平城京是模仿中國唐朝長安城修建的,至今已有一千二百六十多年歷史。當時平城京東西寬4.3公里,南北長4.8公里,面積約為中國古長安的四分之一。城北正中有平城宮,那是天皇的寢宮,也是議政廳。通向平城宮的朱雀大路將平城京分為左京和右京。奈良當時十分繁華,人口高達20萬,成為日本的經濟、政治、文化中心,也是日本佛教藝術的發祥地。至今,奈良古都仍保存著許多著名的寺院、神社、佛像、雕刻、繪畫、平城京遺址和眾多皇陵等。整個奈良市區很好地保留著古都昔日的傳統風貌。對於喜歡深度遊日本的你,奈良是個不錯的選擇。

奈良的著名旅遊景點大部分聚集在奈良公園,包括興福寺、東大寺、春日大社、若草山、高圓山、春日奧山,東西長4公里,南北寬2公里,以園內成群的梅花鹿和寬綠的草地而聞名。 此公園及其四周,始興於西元8世紀,在眾多的寺宇中擁有豐富貴重的文化財寶。年間大型祭典活動多,由此可以瞭解傳統的日本文化。

最著名的景點應該是東大寺,位於奈良公園北側,又稱大華嚴寺,於728年由信奉佛教的聖武天皇建立,被列入了世界文化遺產。東大寺的大佛殿是世界上最大的木造古建築,殿內供奉著一尊14.98米高的盧舍那佛像,是世界上最大的青銅佛像。作為奈良的地標性景點,這裡總是擠滿了旅行團和來自日本各地的學生。整個東大寺占地面積很廣,除了大佛殿還有許多不容錯過的景觀,包括南大門、二月堂、三月堂、正倉院等。

從南大門一直往北走就能到達東大寺的正殿——大佛殿,也叫金殿。它的規模之大在日本應該是絕無僅有的。這座建築正面寬57.01米,深50.48米,高48.74米。現存的大佛殿建造於1709年,雖為世界最龐大的木造古建築,但它只是原有建築的三分之二大。走進大佛殿,便能看到盧舍那佛青銅像,大佛歷經幾個世紀的滄桑,其頭部曾數次被盜,仔細觀察會發現頭和身體的顏色略有差異。殿內還供奉有虛空藏菩薩、如意輪觀音等。繞著佛像走一圈,你會看到一根木柱的底部有一個洞,被稱為“佛祖的鼻子”,據說如果能從其中穿過,就能得到平安喜樂。通常這裡會有很多小孩子排隊等候。

東大寺的正殿——大佛殿

走出大佛殿,去往東部山頂的二月堂,在那裡可以俯瞰奈良的景色,據說黃昏時最美。從大佛殿的出口外左轉,沿著圍欄穿過池塘,再沿著石頭路步行上山,一路的風景十分迷人。很快你就能抵達山頂的平臺,那裡就有二月堂。再往南走幾步是三月堂(法華堂),這是東大寺最古老的建築,大廳裡收藏了一些奈良時期的精美雕像。如果你選擇先去春日大社,那就從春日大社出來,按照路標指示的二月堂方向行進,半小時可達。

從二月堂俯視奈良

東大寺最古老的建築——二月堂

通往二月堂的小路

春日大社,是日本本土神道教的宗教參拜場所,建立於710年,距今已有上千年的歷史,已經被列入世界文化遺產的名錄。春日大社是由強大的藤原家族建立起來的,供奉的是藤原家的四位守護神靈,如今是全日本重要的祭祀場所。整個神社依靠在春日山山腳下,周圍被蒼翠秀麗的植被所環抱著,春日山被視為深山,向來禁止砍伐,因此這裡的一切都顯得自然而古意。

對於外國遊客來說,無論是規模還是人氣,都比不了東大寺。

興福寺 座位於日本奈良縣奈良市登大路町的寺院,為南都六宗之一的法相宗的大本山。也是南都七大寺之一。以“古都奈良的文化財”的一部分而登入世界遺產名錄之列。最有名的地標為五重塔,塔高50.1米,僅次於京都的東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