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韓國獨立的當天,總理感謝一位中國人:沒有他就沒有韓國

1945年8月15日,日寇向盟國宣佈無條件投降,至此長達數十年的反法西斯戰爭結束,而此時的朝鮮,局勢卻非常的緊張,因為從二戰中崛起的兩個超級大國,美國與蘇聯,開始在朝鮮半島鬧矛盾了。

大家都知道,日本關東軍投降之後,大部分人馬全部逃到了朝鮮半島,在這種背景之下,美國和蘇聯相繼出兵朝鮮半島打日本鬼子,日寇投降之後,這兩撥人馬也都停在原地接受日軍受降。

蘇聯是在朝鮮半島的北部,而美軍則是在朝鮮半島的南部,

受降儀式完成之後,這兩撥人也不肯撤離原地,原因則是要幫助北朝鮮或者大韓民國統一對方,美國支持大韓民國政府(韓國),蘇聯則支持社會主義陣營的北朝鮮政府。

兩邊一言不合差一點打了起來,邱吉爾在適當的時候插了進來,才將局勢穩定下來,後來沒辦法,蘇聯與美國在聯合國投票表決,最終決定由老百姓自由選擇,結果就出現了現在的朝鮮與韓國。

其實投票基本上是沒啥用,主要是蘇聯駐軍在朝鮮,美國敢打過來嗎,肯定不敢,而韓國則有美軍駐紮在此,蘇聯也不敢打,最終才形成相對峙的局面。

1945年8月15日,大韓民國政府宣告獨立,同年9月9日,北邊的朝鮮民主主義人民共和國宣告成立。

這裡要說的是韓國政府在成立之後,

其總理李范奭(shì),在韓國政府成立告文之中,特意說明要感謝一個中國人,並在對國民的演講中道:“沒有他就沒有現在的大韓民國思密達!”此人名唐繼堯。

是雲南講武堂創辦者之一,也是雲南實際掌控者之一,李範奭就是他的學生,

可以說在李范奭人生最低落之時,是唐繼堯繼續鼓勵他進行革命,並給予他一系列的幫助。

1919年日軍佔領朝鮮全境,朝鮮老百姓舉行了聲勢浩大的遊行示威,此人正在講武堂讀書的李范奭找到唐繼堯,對他道:“我國人民正在赤手空拳也日本鬼子作鬥爭,我需要去説明他們,去貢獻我的一點力量。”

唐繼堯聽到他的決心後,沒有挽留他,而是繼續給他加油鼓勁道:“你們有什麼需要,

我鼎力支援,要是想回來讀書,什麼時候都可以。”此後唐繼堯送了2萬支步槍、5萬大洋給李範奭,用於革命鬥爭。

這批軍事物資對於韓國流亡政府來說,不亞于雪中送炭,韓國最經典的戰役,青山裡戰役,就是李范奭指揮,所用的物資就是唐繼堯所給的這批物資,也正是有了這批軍事物資,韓國流亡政府,才有資本,在東北這片黑土地與日軍作鬥爭。

也正是有了這批軍事物資,韓國流亡政府,才有資本,在東北這片黑土地與日軍作鬥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