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幼稚園小學化對孩子的傷害到底有多大?

今天,幼稚園小學化是非常熱門的話題,但這個話題並不新鮮,早在80年代就有關於幼稚園去小學化的討論。

幼稚園小學化主要包括五個方面:

2011年12月28日,國家教育部下發了《教育部關於規範幼稚園保育教育工作 防止和糾正“小學化”現象的通知》。檔明確指出:嚴禁幼稚園提前教授小學化的教育內容,幼稚園不得提前進行各種活動來強化訓練學習,

不得給幼兒佈置家庭作業。

為了防止出現漏洞,檔還明文規定:嚴格執行義務教育的招生政策,嚴禁一切形式的小學入學考試,嚴禁小學舉辦各種形式的考核、面試、測試等招生選拔考試,嚴禁小學提前招收不足入學年齡的幼兒接受義務教育。

幼稚園小學化的話題,在2012年兩會上,被首席火箭專家王永志提出來之後,引起党和國家領導人的高度關注,

全國上下掀起了去小學化的浪潮。

為什麼幼稚園非要去小學化呢,因為副作用太大。

從倫理角度看:孩子在幼稚園本來就是做遊戲的,如果不讓孩子玩,無異於剝奪童年,孩子就少了天真、爛漫和快樂。幼稚園小學化褻瀆了兒童的童年,所以童話大王鄭淵潔說,小學化的幼稚園和學前班是摧殘兒童的集中營,這話一點也不過分。

從生理角度看:幼稚園小學化屬於過早、過度教育,

這和使用童工一樣,都是摧殘兒童,大腦神經會自我保護,導致孩子對任何事都不感興趣。孩子為什麼越來越遲鈍?為什麼感覺傻了、書呆子了?就是這個原因。

從認知角度看:兒童認知的發展,有一個特定過程,皮亞傑把它分為四個階段,每個階段都是上一階段的延伸,下一階段的準備,不能超越也不能顛倒。讓幼稚園孩子直接學習小學內容,相當於讓孩子跨過本階段,

跳到下一階段,這就打亂了認知發展的順序,破壞了認知過程,會阻礙孩子的獨立性、想像力和創造力的發展。

從人格角度看:強迫幼兒去做小學生做的事情,會讓孩子對學習產生無能感和挫敗感。因為他發現太難了,總也學不好,就會喪失自信心,甚至種下厭學的種子,導致不良人格。

乘法是二年級的學生才要求學的,三四歲的孩子連加法都沒有掌握,怎麼能理解乘法呢?就算背出來,也不是真正的學會。所以請尊重孩子,不要強迫他們學習那些超出他們理解能力的知識。

從興趣角度看:感興趣的東西不讓學,非要學認字、算術、拼音、外語等孩子不感興趣的,孩子會退縮、厭學甚至產生退學的念頭,從而扼殺了孩子的積極性。

從習慣角度看:強制灌輸,會導致消化不良。就像圖中的小女孩。消化不良是要鬧肚子的,就像很多地方的教育,不管孩子能不能理解,只是一個勁兒要求背誦,以為孩子能背下來就會了。

有許多提前學習的孩子上小學後,家長發現老師一講就會,可是孩子一考就錯。這是為什麼呢?因為小學老師和幼師的教學方法是不一樣的。

以識字為例,漢字有專門的教學法,語文老師當年在讀師範的時候,一定要學《小學語文課程教材教法》這門課程。而今天的幼稚園老師,您學過這門課程嗎?認字就能教書嗎?會唱歌就是歌唱家嗎?會寫字就是書法家嗎?當然不是!

幼稚園老師教學時只能教孩子整體認知。舉例來說,湖南的“湖”,孩子會說認識,因為幼稚園裡學過,但是小學老師會教的更詳細:左中右結構、三點水加一個“胡”、形聲字等等。小學考試考這些,孩子就不會啦,因為在幼稚園他沒學過。

為什麼孩子小時候認識很多字,小學考試卻不如那些以前不認字的孩子?原因就在這兒,孩子養成了不良習慣,以為會了,就不再認真聽,當然考不好。

所以,對孩子的入學準備,不要搶跑,就像一場比賽,是有規則的,你要搶跑,一次警告,兩次直接出局。可是現在很多家長,總覺得孩子先學一些,將來上學會簡單一點。這其實是一種無知,操之過急反而會適得其反。

美國心理學家格賽爾做過一個“雙生子爬臺階”實驗:

一個48周開始,一個53周開始,結果卻是同時學會爬臺階,而且後學者爬的更快,更好,這是為什麼呢?

會不會是樣本有問題?格賽爾又用不同人種、不同家庭文化的雙胞胎來做實驗,結果都是一樣的。

格賽爾由此得出結論:

任何心理的成熟與發展一定是以其生理成熟為基礎的,脫離生理自然成熟的規律,過度追求所謂的心理成熟,是不可能的事情。

格賽爾還認定孩子11個月的時候是學習行走的關鍵期。

在90年代初,美國有一些年輕的心理學家,總想著突破規律,試圖通過早教,促進孩子的發展。

大家知道,新生兒14周時,如果扶著胳肢窩,把他攙起來,他兩個小腳就會搗騰,這叫行走反射。美國心理學家就以14周大的孩子為對象進行訓練,結果讓大家很滿意,孩子7個月就會走路了。

正常情況下,孩子是11-13個月會走路,相比之下,7個月會走路算得上巨大成功,於是美國開始加大推廣。但幾年之後,問題出現了,這批孩子腿型不正常,要麼是O型,要麼是X型。項目只能叫停,而且還要花大量的人力物力幫這批孩子做PT、OT進行訓練、矯正腿型。

這個實驗告訴我們什麼:

要遵守規律,而不是超越規律。人總有一個從質變到量變的過程,就好比上小學,孩子是要做一些準備的。

以孩子學寫字為例,西方國家,孩子5周歲就可以上小學,中國要6周歲才可以,為什麼晚了一年?這裡面是有道理的!

漢字和字母不一樣,寫漢字需要調用44塊肌肉,而寫英語、法語、德語只需要27塊肌肉就可以了。寫英法德語時,無名指和小指環在掌心,大拇指、食指、中指捏著筆,用小魚際支撐,利用小魚際部位的彈性,把字母畫著圓圈往後拉。

漢字不是,每一個漢字都是象形,像畫畫,小拇指和無名指是一個支撐點,大拇指、食指、中指握著筆的部位是一個點,筆尖在紙面上又是一個點,三點決定一個平面,這樣才能把字“畫”完。“畫”完之後,小拇指和無名指微微抬起,手往後抽,換一格繼續寫……也就是說正確的硬筆書法,寫完一行字,字底下應該有兩行指甲印——無名指和小指的支撐點。

就是因為寫漢字要求的更精細,需要的視覺辨別能力更高,所以我們都是六周歲才去上學。這是國家是專門做了研究才決定的,所以不要操之過急。

如果5歲就把孩子送去上小學,孩子肯定也會寫字,但握筆方式是錯誤的。我在大學監考時發現,很多學生的握筆方法都是錯誤的,都用寫字母的方式來寫漢字。為什麼現在孩子寫字越來越難看?就是因為握筆方法不對。

德國的生理學家研究發現,如果壓力大了,孩子會有緊張和不安全感,體內會釋放一種激素,像酸液一樣流遍整個大腦。這種激素對人體不利,尤其傷害大腦皮層和邊緣系統神經。激素會使得邊緣神經系統的神經樹突不再生長,這樣就不可能建立暫時神經聯繫。

於是就在大腦中留下除不掉的印記,孩子就會產生消極的思維、行為、情感,並且會持續終身,表現為自閉症、抑鬱症、情緒困擾、行為問題、多動症、抽動症以及一些成癮行為。

重點說一下自閉症,又叫孤獨症。我在美國波士頓學院讀書,教授跟我討論自閉症的時候,我一臉茫然,因為從來沒有聽說過。自閉症的發病幾率是多少呢?

德國生理學家拍了兩張照片,分別是有壓力和沒有壓力的孩子腦細胞結構。

上圖:是沒有壓力的,神經分叉樹突分了很多的叉,細胞上有許多的聯結。下圖:是有壓力的,受損的細胞上相對來說聯結比較少,分叉也比較少。

所以我們現在要堅決反對在幼稚園時給孩子太大壓力,那樣會毀了孩子的一生。

讓我們再重溫一下幼稚教育的基本任務:保育和教育相結合,促進孩子感官和運動能力的發展,形成和發展孩子的語言,養成良好的生活習慣,培養學習興趣和學習品質,瞭解社會規則,促進身體和人格的健康發展。

幼稚園教育,是為終身可持續發展奠定基礎,如果只想著為上小學做準備,那屬於鼠目寸光。

人生是一項由生到死的馬拉松比賽,孩子在幼稚園就把小學課程學一遍,本以為贏在了起跑線上,卻不知道領跑絕不會超過2個月,關鍵能力沒有在幼稚園得到發展,最終會淪落為仲永之流。

仲永五歲就能寫詩,寫的還很好,是天才、神童,後來怎麼樣了?泯然眾人矣!

所以,正確的做法是:在幼稚園階段,應該培養孩子各方面能力,使其達到入學成熟水準,為未來的學校生活做好充分準備,而不是只為小學做準備。

乘法是二年級的學生才要求學的,三四歲的孩子連加法都沒有掌握,怎麼能理解乘法呢?就算背出來,也不是真正的學會。所以請尊重孩子,不要強迫他們學習那些超出他們理解能力的知識。

從興趣角度看:感興趣的東西不讓學,非要學認字、算術、拼音、外語等孩子不感興趣的,孩子會退縮、厭學甚至產生退學的念頭,從而扼殺了孩子的積極性。

從習慣角度看:強制灌輸,會導致消化不良。就像圖中的小女孩。消化不良是要鬧肚子的,就像很多地方的教育,不管孩子能不能理解,只是一個勁兒要求背誦,以為孩子能背下來就會了。

有許多提前學習的孩子上小學後,家長發現老師一講就會,可是孩子一考就錯。這是為什麼呢?因為小學老師和幼師的教學方法是不一樣的。

以識字為例,漢字有專門的教學法,語文老師當年在讀師範的時候,一定要學《小學語文課程教材教法》這門課程。而今天的幼稚園老師,您學過這門課程嗎?認字就能教書嗎?會唱歌就是歌唱家嗎?會寫字就是書法家嗎?當然不是!

幼稚園老師教學時只能教孩子整體認知。舉例來說,湖南的“湖”,孩子會說認識,因為幼稚園裡學過,但是小學老師會教的更詳細:左中右結構、三點水加一個“胡”、形聲字等等。小學考試考這些,孩子就不會啦,因為在幼稚園他沒學過。

為什麼孩子小時候認識很多字,小學考試卻不如那些以前不認字的孩子?原因就在這兒,孩子養成了不良習慣,以為會了,就不再認真聽,當然考不好。

所以,對孩子的入學準備,不要搶跑,就像一場比賽,是有規則的,你要搶跑,一次警告,兩次直接出局。可是現在很多家長,總覺得孩子先學一些,將來上學會簡單一點。這其實是一種無知,操之過急反而會適得其反。

美國心理學家格賽爾做過一個“雙生子爬臺階”實驗:

一個48周開始,一個53周開始,結果卻是同時學會爬臺階,而且後學者爬的更快,更好,這是為什麼呢?

會不會是樣本有問題?格賽爾又用不同人種、不同家庭文化的雙胞胎來做實驗,結果都是一樣的。

格賽爾由此得出結論:

任何心理的成熟與發展一定是以其生理成熟為基礎的,脫離生理自然成熟的規律,過度追求所謂的心理成熟,是不可能的事情。

格賽爾還認定孩子11個月的時候是學習行走的關鍵期。

在90年代初,美國有一些年輕的心理學家,總想著突破規律,試圖通過早教,促進孩子的發展。

大家知道,新生兒14周時,如果扶著胳肢窩,把他攙起來,他兩個小腳就會搗騰,這叫行走反射。美國心理學家就以14周大的孩子為對象進行訓練,結果讓大家很滿意,孩子7個月就會走路了。

正常情況下,孩子是11-13個月會走路,相比之下,7個月會走路算得上巨大成功,於是美國開始加大推廣。但幾年之後,問題出現了,這批孩子腿型不正常,要麼是O型,要麼是X型。項目只能叫停,而且還要花大量的人力物力幫這批孩子做PT、OT進行訓練、矯正腿型。

這個實驗告訴我們什麼:

要遵守規律,而不是超越規律。人總有一個從質變到量變的過程,就好比上小學,孩子是要做一些準備的。

以孩子學寫字為例,西方國家,孩子5周歲就可以上小學,中國要6周歲才可以,為什麼晚了一年?這裡面是有道理的!

漢字和字母不一樣,寫漢字需要調用44塊肌肉,而寫英語、法語、德語只需要27塊肌肉就可以了。寫英法德語時,無名指和小指環在掌心,大拇指、食指、中指捏著筆,用小魚際支撐,利用小魚際部位的彈性,把字母畫著圓圈往後拉。

漢字不是,每一個漢字都是象形,像畫畫,小拇指和無名指是一個支撐點,大拇指、食指、中指握著筆的部位是一個點,筆尖在紙面上又是一個點,三點決定一個平面,這樣才能把字“畫”完。“畫”完之後,小拇指和無名指微微抬起,手往後抽,換一格繼續寫……也就是說正確的硬筆書法,寫完一行字,字底下應該有兩行指甲印——無名指和小指的支撐點。

就是因為寫漢字要求的更精細,需要的視覺辨別能力更高,所以我們都是六周歲才去上學。這是國家是專門做了研究才決定的,所以不要操之過急。

如果5歲就把孩子送去上小學,孩子肯定也會寫字,但握筆方式是錯誤的。我在大學監考時發現,很多學生的握筆方法都是錯誤的,都用寫字母的方式來寫漢字。為什麼現在孩子寫字越來越難看?就是因為握筆方法不對。

德國的生理學家研究發現,如果壓力大了,孩子會有緊張和不安全感,體內會釋放一種激素,像酸液一樣流遍整個大腦。這種激素對人體不利,尤其傷害大腦皮層和邊緣系統神經。激素會使得邊緣神經系統的神經樹突不再生長,這樣就不可能建立暫時神經聯繫。

於是就在大腦中留下除不掉的印記,孩子就會產生消極的思維、行為、情感,並且會持續終身,表現為自閉症、抑鬱症、情緒困擾、行為問題、多動症、抽動症以及一些成癮行為。

重點說一下自閉症,又叫孤獨症。我在美國波士頓學院讀書,教授跟我討論自閉症的時候,我一臉茫然,因為從來沒有聽說過。自閉症的發病幾率是多少呢?

德國生理學家拍了兩張照片,分別是有壓力和沒有壓力的孩子腦細胞結構。

上圖:是沒有壓力的,神經分叉樹突分了很多的叉,細胞上有許多的聯結。下圖:是有壓力的,受損的細胞上相對來說聯結比較少,分叉也比較少。

所以我們現在要堅決反對在幼稚園時給孩子太大壓力,那樣會毀了孩子的一生。

讓我們再重溫一下幼稚教育的基本任務:保育和教育相結合,促進孩子感官和運動能力的發展,形成和發展孩子的語言,養成良好的生活習慣,培養學習興趣和學習品質,瞭解社會規則,促進身體和人格的健康發展。

幼稚園教育,是為終身可持續發展奠定基礎,如果只想著為上小學做準備,那屬於鼠目寸光。

人生是一項由生到死的馬拉松比賽,孩子在幼稚園就把小學課程學一遍,本以為贏在了起跑線上,卻不知道領跑絕不會超過2個月,關鍵能力沒有在幼稚園得到發展,最終會淪落為仲永之流。

仲永五歲就能寫詩,寫的還很好,是天才、神童,後來怎麼樣了?泯然眾人矣!

所以,正確的做法是:在幼稚園階段,應該培養孩子各方面能力,使其達到入學成熟水準,為未來的學校生活做好充分準備,而不是只為小學做準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