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記住這十個字,讓你一輩子健康!

根據中醫理論,人體內的經絡就像一個縱橫交錯的交通網,聯繫著各大臟腑、溝通氣血。下面10個簡單易學的日常保健小動作,幫您從頭到腳抵禦疾病入侵。

“搓面龐,潔臟腑”

兩手輕輕地貼住臉頰,向上、向外搓摩,然後手指由內向外輕按眼角魚尾紋處,最後用掌心在額頭從下向上摩擦,直至臉部發熱微紅。臉上有傷口時要注意避免這個動作。

“常梳發,頭不白”

梳頭時從一側鬢角開始,逐漸過渡到頭頂,再到另一側鬢角。鬢角和額頂是易生白髮之地,

要多梳幾次。動作要輕柔,每天200次左右,感覺頭皮發熱即可。梳子以牛角梳和木梳最佳,不要太尖利。

“熨雙眼,能明目”

雙手搓熱後,用掌心輕捂眼睛。雙眼自然閉合,眼球先順時針慢慢轉動幾周,再逆時針轉動,時間控制在5分鐘左右。

掌心的溫熱,再加上眼球的轉動伸拉,會加快眼部代謝,改善視力。

“揚脖頸,護頸椎”

脖頸揚起,挺胸抬頭,下顎向前探出;接著收回下顎、微微低頭,再抬頭挺胸重複上面動作。練習時越慢越好,每次8~10次為宜。需要注意的是,患頸椎病的人,動作要更輕柔,量力而行。

“旋手腕,防僵硬”

取一根木棍,中間用繩子系好後懸掛到高處;雙手分別握住木棍兩邊,不斷旋轉木棍,使繩子擰緊;接著反向轉動手腕,

解開繩子。通過充分旋腕,可刺激心經的神門穴,肺經的太淵穴等重要穴位,在舒筋活血的同時還能保健心肺。

“擴胸膛,強呼吸”

雙手各握啞鈴,直臂合於胸前,再向兩側打開。整個過程手臂不要彎曲,這樣一開一合擴展20~30次,讓整個胸腔隨之開合。需要注意的是,老年人不適合舉重物,可用礦泉水瓶裝上穀物等代替啞鈴進行練習。

“牽引腰,老得慢”

跪撐在床或墊子上,

上體前俯,手臂盡可能地向前伸直,爭取讓下頷能夠觸到床面;臀部儘量向後坐,形成前後兩個相反的作用力,從而充分拉伸脊柱。練習時要儘量緩慢。

“多快走,耐力好”

快步走時,全身肌肉會變成一個個的“泵”,通過有規律地收縮與舒張,不斷擠壓、促進末梢血液回流心臟,

推動全身氣血的運行。此外,腿部還分佈著腎經、脖胱經等,走動能牽拉刺激這些經脈,對相應臟腑起到保健作用。

“抬小腿,血流暢”

抬頭挺胸坐直,收緊小腹,慢慢抬起一條腿,使之與端坐著的身體盡可能地保持直角,堅持5~10秒後換另一條腿;也可以雙腳腳跟同時抬起,堅持一會兒再放下,並重複這一動作。

“踮腳跟,練平衡”

全身放鬆,雙腳併攏站立,兩腳跟慢慢向上提起,注意腳趾抓地、腳跟盡力上抬;頭部自然上頂,肩臂松沉;然後輕輕地顛動足部。該練習可以直接刺激足跟,鍛煉足底和小腿肌群,改善足跟痛等不適。

注意腳趾抓地、腳跟盡力上抬;頭部自然上頂,肩臂松沉;然後輕輕地顛動足部。該練習可以直接刺激足跟,鍛煉足底和小腿肌群,改善足跟痛等不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