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十九大代表:以項目帶動產業 打通農業科技創新成果轉化"最後一公里"

“農業科技創新”集體採訪現場

國際線上報導:“農業科技創新”集體採訪活動21日晚在十九大新聞中心舉行。

十九大代表唐華俊、何中虎、魏靈玲、沈玉君、淩繼河接受採訪,與中外記者暢談農業科技創新。

農業部黨組成員、中國農業科學院院長、中國工程院院士唐華俊介紹說,十八大以來,農業科技有長足的發展和進步。他表示,有三個指標可以較好地說明農業的發展進步。第一,農業科技進步貢獻率去年已經超過56%;第二,主要農作物耕種收綜合機械化水準超過65%;第三,

主要農作物良種覆蓋率2016年穩定在96%。

中國農業科學院作物科學研究所研究員、國家小麥改良中心主任何中虎介紹說,中國的小麥育種在國際上享有很高聲譽。他表示,“我們小麥人有信心、有能力為確保我們國家的糧食安全和綠色發展做出應有的貢獻”。

中國農業科學院農業環境與可持續研究所研究員、農業部休閒農業重點實驗室主任魏靈玲說,

十八大以來,國家高度重視推進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大力推動農業綠色發展,設施農業的面積增長非常快。設施農業為國家農業現代化起到了很大的推動作用。

農業部規劃設計研究院農村能源與環保研究所副所長沈玉君說,十八大以來,國家在耕地品質提升、化肥農藥減施增效、農業廢棄物資源化利用、環境修復等領域研究推廣了一批先進的技術模式,

有力地推動了農業綠色發展。

談到科技在推動農業供給側改革中發揮的作用時,唐華俊代表認為,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要解決三個問題,一要適應市場的需求,改善供求關係;二是提高農產品的品質和效益,增加農民收入;三是推進生產方式的轉型升級,提高競爭力。他表示,在這三個方面,科技對推動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發揮了很重要的作用。

在談到如何打通農業科技創新成果轉化的“最後一公里”時,

魏靈玲代表介紹了以項目帶動產業、以園區帶動地區的模式。她說,“如果一個項目有效益,投資的企業就會更有積極性,來要求進行更多科研成果的轉化。農民看到了效益,也學到了技能,就更主動地想學習,帶動周邊的農民。這就是以項目帶動產業,以園區帶動地區的模式。”

談到如何提高農民種糧效益時,江西省安義縣種糧大戶、綠能農民專業合作社黨支部書記淩繼河表示要推廣優質品種、機械化以及讓專業的人做專業的事。

他說,“以前我們的大米賣到兩塊錢,現在的大米可以賣到十八塊錢一斤,就是因為有好品種。另外,機械化減少了人工,增加了收入,降低了成本。還有,我們需要大量的年輕的80後、90後,專業的人做專業的事,這樣就提高了他們的收入。在我們合作社,去年這些年輕人平均達到14.7萬的年收入。所以說不擔心沒有人種田。”

所以說不擔心沒有人種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