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成功人士如何過週末的?我不感興趣!

休閒的成本華說

在一個週末的上午,我讀著一篇名為《成功人士如何過週末》的文章。

說出這樣一個事實是需要勇氣的。它的“信息量太大”,透露了很多秘密,尤其是,不經意間,它將我平日裡竭力掩飾的不欲為人知的悲催人生公之與眾了。首先,這一場景清楚地表明著我不是一個“成功人士”,因為一個成功人士是不會或者不屑于看《成功人士如何過週末》之類的文章的。成功人士的使命,是教育或者教訓非成功的普羅大眾如何工作如何生活,

或者,做出對成功不屑一顧的姿態,聳聳肩,輕描淡寫地說道:“成功?我還在路上呢!”這後者尤其令人絕望,因為這直接宣判著吾等庸人永無成功的可能。其次,在當下的市場上,成功學的書籍和文章已氾濫成災,“爛了大街”了。有人甚至將其稱之為“精神毒藥”,與黃賭毒並列,對熱衷於成功學者,大有當年魯迅之于阿Q,“哀其不幸怒其不爭”。 在成功學如過街老鼠人人喊打之際,
我還在看什麼《成功人士如何過週末》,趣味之惡劣與低下,可謂冥頑不靈無可救藥。

這樣慘澹的人生,無疑很“傷自尊”,但原本就是俗人一個,亦無可如何矣。說多了都是淚,且看這文章說了些什麼。成功人士如何過週末的?按照文章的說法,他們會“和平時一樣按時起床”,“嘗試一些之前沒有做過的事情”,“斷開所有聯繫”,“最大限度地減少家務活”, “鍛煉身體”,“花時間陪伴家人”……總而言之一句話,

週末就是週末,週末是用來休息的,要盡可能遠離工作。

自然,這是好的。不過,這樣的生活方式,適用于成功人士而不適用非成功人士。非成功人士倘強而效之,吾恐其東施效顰矣。人生恰如其面,各各不同,每一個人有每一個人的生活方式。以經濟學的眼光視之,每個人的生活方式,都是其局限條件下所能做到的的最優選擇。我也想“最大限度地減少家務活”,

但沒有錢雇傭保姆,只能自己幹家務活;我也想“斷開所有聯繫”,但受雇於人,不得不24小時開機;我也想“花時間陪伴家人”,但因為生計四處奔波,享受天倫之樂的時間有限。工作與休閒,生計與興趣,個人與家庭……每一個人都在局限下權衡利害,選擇著自己的生活方式。俗話說的好:“鞋子合不合適,只有腳知道。”是的,生活沒有標準答案。

成功人士如何度週末,區區在下其實沒有任何興趣。

令人興趣盎然的,是這文章中提到的一項研究,文章說,斯坦福大學的一項新研究表明,“在一周工作超過50個小時之後,每小時的工作效率會急劇下降,而在工作55個小時之後,工作效率會大幅下降,所以繼續工作已經顯得毫無意義。沒錯,每週工作長達70個小時的人實際上和工作55個小時的人的工作量一樣。那些多出來的時間就被浪費了。”

記憶所及,類似的研究成果看到過不止一次,出自不同的市場調查機構、研究所或者大學。數字上也各有差異。有的結論是,“每週工作超過40小時的人,創造力會大幅下降。”有的結論是,“每週工作60小時的員工的工作產出量有小幅度的提升,但第四周開始,工作效率會驟降。”上述的斯坦福大學研究則認為50小時是一個坎——每週工作超過50個小時,每小時的工作效率會急劇下降,工作55個小時之後,工作效率會大幅下降。

這些研究結論在具體的資料並不相同,不過這種差異無關宏旨,其實質是一致的,即當一個人工作超過一定工作時間後,其產出量和工作效率會大幅下降。一天如是,一周如是,一年亦如是。因此,當工作時間超過某一個點,停止工作是合宜的,休息為上也。這其實並無任何新奇之處,不僅在現實中可以觀察到,而起每一個人大抵都有切身的體會:當一個人感到勞累處於疲憊狀態之時,其工作效率和產出必然是下降的。而人是血肉之軀,不可能一直工作而不感到疲憊!

由此忽然想到了張五常教授在其《經濟解釋》(神州增訂版)中的一段關於工作與休閒的分析。引文如下:

“縱軸為金錢收入,橫軸是一個人出售的工作時間,每天工作二十四小時為極限。從工資為零開始上升,一個人供應的時間量跟著上升,即是說休閒的時間下降。到了某一點,每小時的工資升到高處時,這個人的每天工作的時間供應量會下降,也即是休閒時間的需求量會增加。翻過來是說,工資上升即是休閒之價上升,到了某一點,休閒的需求量是增加了。休閒之價上升,其需求量也上升,推翻了需求定律。(幾何上,工資上升,工作時間的供應曲線先向右上升,跟著轉彎向左上升。後者是說工作時間減少,休閒時間的需求量增加,推翻了需求定律。)

說這傳統分析錯得天真,因為這分析忘記了一個人不可以每天工作二十四小時還活得久!疲倦得不能動而還有雇主是奇跡,但那是雇主需求那方面,這裡可以放過。不能放過的是每個人都要顧及自己的生命可能因為工作過度而變得短暫的代價。無論時間工資升得怎樣高,真實的工資收入是這工資減除了因為工作時間過長而引起病痛或一命嗚呼的負值。換言之,每天工作到某一點,上升的時間工資,扣除了生命的所值,其實是下降了,代表著消閒之價下降,消閒的需求量因而增加了。”

異曲同工。斯坦福大學的研究結論——在一周工作超過50個小時之後,每小時的工作效率會急劇下降,而在工作55個小時之後,工作效率會大幅下降,則從另一個角度驗證了休息或休閒符合需求定律。工作的成本是休閒,休閒的成本是工作。在市場競爭下,一個人的工資向其邊際產量看齊。當一周工作超過50個小時之後,每小時的工作效率會急劇下降,意味著其邊際產出急劇下降。邊際產出下降,其工資收入自然隨之下降。工資收入是休閒的成本,工資收入下降,也就是休閒的成本下降,其需求量上升。需求定律也。

勞逸結合,張弛有度,乃生活之要義。“說到玩,自然好像有些不正經,但我們抄書寫字太久了,誰也不免要休息,平常看一會兒窗外的天。假如有一幅掛在牆壁上的畫,那豈不是更美好?”魯迅曾經這樣說。列寧則說得更直接:“誰不會休息,誰就不會工作。”既然如此,還寫什麼呀,休息去也。

出自不同的市場調查機構、研究所或者大學。數字上也各有差異。有的結論是,“每週工作超過40小時的人,創造力會大幅下降。”有的結論是,“每週工作60小時的員工的工作產出量有小幅度的提升,但第四周開始,工作效率會驟降。”上述的斯坦福大學研究則認為50小時是一個坎——每週工作超過50個小時,每小時的工作效率會急劇下降,工作55個小時之後,工作效率會大幅下降。

這些研究結論在具體的資料並不相同,不過這種差異無關宏旨,其實質是一致的,即當一個人工作超過一定工作時間後,其產出量和工作效率會大幅下降。一天如是,一周如是,一年亦如是。因此,當工作時間超過某一個點,停止工作是合宜的,休息為上也。這其實並無任何新奇之處,不僅在現實中可以觀察到,而起每一個人大抵都有切身的體會:當一個人感到勞累處於疲憊狀態之時,其工作效率和產出必然是下降的。而人是血肉之軀,不可能一直工作而不感到疲憊!

由此忽然想到了張五常教授在其《經濟解釋》(神州增訂版)中的一段關於工作與休閒的分析。引文如下:

“縱軸為金錢收入,橫軸是一個人出售的工作時間,每天工作二十四小時為極限。從工資為零開始上升,一個人供應的時間量跟著上升,即是說休閒的時間下降。到了某一點,每小時的工資升到高處時,這個人的每天工作的時間供應量會下降,也即是休閒時間的需求量會增加。翻過來是說,工資上升即是休閒之價上升,到了某一點,休閒的需求量是增加了。休閒之價上升,其需求量也上升,推翻了需求定律。(幾何上,工資上升,工作時間的供應曲線先向右上升,跟著轉彎向左上升。後者是說工作時間減少,休閒時間的需求量增加,推翻了需求定律。)

說這傳統分析錯得天真,因為這分析忘記了一個人不可以每天工作二十四小時還活得久!疲倦得不能動而還有雇主是奇跡,但那是雇主需求那方面,這裡可以放過。不能放過的是每個人都要顧及自己的生命可能因為工作過度而變得短暫的代價。無論時間工資升得怎樣高,真實的工資收入是這工資減除了因為工作時間過長而引起病痛或一命嗚呼的負值。換言之,每天工作到某一點,上升的時間工資,扣除了生命的所值,其實是下降了,代表著消閒之價下降,消閒的需求量因而增加了。”

異曲同工。斯坦福大學的研究結論——在一周工作超過50個小時之後,每小時的工作效率會急劇下降,而在工作55個小時之後,工作效率會大幅下降,則從另一個角度驗證了休息或休閒符合需求定律。工作的成本是休閒,休閒的成本是工作。在市場競爭下,一個人的工資向其邊際產量看齊。當一周工作超過50個小時之後,每小時的工作效率會急劇下降,意味著其邊際產出急劇下降。邊際產出下降,其工資收入自然隨之下降。工資收入是休閒的成本,工資收入下降,也就是休閒的成本下降,其需求量上升。需求定律也。

勞逸結合,張弛有度,乃生活之要義。“說到玩,自然好像有些不正經,但我們抄書寫字太久了,誰也不免要休息,平常看一會兒窗外的天。假如有一幅掛在牆壁上的畫,那豈不是更美好?”魯迅曾經這樣說。列寧則說得更直接:“誰不會休息,誰就不會工作。”既然如此,還寫什麼呀,休息去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