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留學生談真實的中國與世界:歐洲人疑惑,為什麼中國人搶著買單?

原標題:讓人匪夷所思的西方思維(2)

在西方學習和生活,有很多“無奈”和“驚嚇”是源自文化衝突的,有時候,這樣的文化差異會導致彼此之間互相認為對方“是蠢貨”,從吃喝住行,到最基本的社會觀念上,

強烈的衝突總是此起彼伏,“好氣又好笑”的氛圍,也總能讓人無奈地選擇“畫個圈圈消消氣”······

那麼,拿一盤瓜子,端兩壺茶,把房門關緊,咱們的嘮嗑開始啦~

1.中國人是不是腦子不清楚,總喜歡買單?

剛來歐洲的時候,我會很習慣性地以“東方思維”和“東方交際”的模式來和歐洲人相處。

這其中就有一種“買單”思維。

在我們中國人的思維裡,好朋友、好兄弟出門,大家為了表示感情的深厚,或者為了表現自己在情義上的社交氣度,會在合適的情況下“搶著買單”。就比如:在餐館裡見到許久不見的老朋友,中國人會說“哎呀,今天我請客,不用你掏錢”。但是,這種情況,在西方,是會讓人覺得匪夷所思的。(西方有些地區的人,

夫妻之間都是算得很清楚的,生活AA制)

我就是帶著這樣的思維混跡在歐洲人中間的,但我很快發現了這很不對勁。因為我發現,我總是請身邊的歐洲人吃飯,但是不管大家彼此感情多深厚,都沒歐洲人請我吃飯。我陷入了極度的鬱悶中,後來,終於有幾個要好的歐洲人請我吃了頓飯——一碗義大利面。

我一直不好意思開口問他們,所以疑惑一直在我的內心中徘徊。直到後來,一個在德國巴伐利亞常住的華人大媽,在聽完我的“吐槽”之後,默默地說了一句:“孩子,你傻啊,你沒必要花錢啊,他們沒有回請你是正常的,請你吃義大利面已經不得了了,他們在背後會以為你腦子不清楚,說你傻,他們不會多感謝你,而是認為自己撿了大便宜”。

我,我,我······

我的內心充滿了迷霧,於是,我回去後逮住倆白人哥們,問他們是不是在歐洲“請客”很奇怪,一個哥們很乾脆地說:“其實也不奇怪,就是有點傻,我知道你們中國人表達感情的方式,但在我們這裡,大家都是均攤的,誰買單誰是傻子······”

我,我,

我······從那以後,我都吃那倆說真話的哥們的飯,讓他們撫慰我受傷的心靈。

3.速食麵難道不是中國面嗎?

關於“速食麵”是哪裡的面,這個問題在我前十幾年的中國生活中,是從來沒有想過的,但到歐洲後,我快被這個問題搞得暈頭轉向了——很多歐洲人很喜歡吃速食麵,有不少人拿著康師傅速食麵問我:“嘿,這是你們中國的面嗎?”

表面上,這個問題不難,但解釋:“速食麵”起源於日本——面起源于中國——康師傅速食麵是中國人生產的日本面——速食麵不是中國面······跟歐洲人解釋清楚這一系列問題,有點難,最後為了簡單了事,我就乾脆說:“日本的絕大多東西,包括飲食文化,起源於中國,你要說是中國面,也行,我不介意”。

儘管我反反復複跟他們說“速食麵不等於中國面”,但是還是有無數的歐洲人當著我的面,指著購物架上的速食麵喊“Chinese noodles!”後來,有一家義大利人邀請我去他家裡做客,說要做“中國面”給我吃,我以為他們是要做中國的湯麵或者炒麵給我吃,於是我又好奇又激動,心想著“老外居然會做中國面”,然後打扮得衣裳革履地去了。結果,結果,結果,一大碗康師傅鮮蝦海鮮面(內心冰凍,不要安慰我,讓我靜一靜)。

4.中國是“崛起”,不是“復蘇”呀

和西方人講歷史,是一件“腦洞”很大的事情,因為在西方人的世界觀裡,歷史是從他們的時代開始的,而在中國人的世界觀裡,歷史是從五千年前開始的。

在西方人的眼中,中國是一個落後的農業國家,後來被他們侵略了,於是開始有了現代的科技文明,如今的中國,“崛起”了;但在中國人看來,中國人當世界第一幾千年了,科技也領先世界幾千年,只不過後來退步了幾百年,現在“復興”了——因為這樣的觀點衝突,還常常導致大家彼此之間的“很久以前”這樣的時間概念是不同的。就比如我說在“兩千多年前”,我想到的是戰國和秦漢以及高度文明的東方大國,他們想到的卻是“耶穌”還沒出來······

不過,在西方一些有學識的人的世界觀裡,卻是有類似于中國人的這種歷史概念的。他們會告訴西方人,在西方文明出現之前,中國就已經是世界上最強大的國家了。但對絕大多數的西方人來說,這還是淡薄的,他們依舊採用著自己的世界觀,來定性中國是“崛起”,而不是“復蘇”。

2.關於“性”的認識和中國人很不同

中國人和西方人之間最直接的一個文化衝突符號是“性”。他們不像中國人那樣,有一種文化的束縛在裡面,很多在中國人看來“不要臉”的事情,對他們來說是“炫耀”的資本。

最讓我覺得難以理解的是,很多西方人在進行自我“肢體闡述”對“性”的認識的時候,他們很可能是無視大眾的。我最初體會到這種文化衝突的是在大學宿舍裡,一個學姐和學長,在大家用餐的時候,當眾幹著不雅的事······

後來,一六年的耶誕節前後,威尼斯的火車站裡,一對男女在眾目睽睽之下做了大尺度的事情,很多歐洲人拍了視頻,並且上傳到臉書上。

我本以為這已經是最大尺度的“極限挑戰”了。但歐洲人再次用實際行動刷新了我的認識。一七年夏天的一天,在威尼斯的碼頭上,兩個白人男人,在遊客的眾目睽睽之下,幹著讓人匪夷所思的事。此後,在公園的椅子上、路邊的候車廳裡,又陸陸續續發生了多起類似的事情。

而更讓我印象深刻的還有兩件事。第一件事是發生在我從德國慕尼克去瑞士沙夫豪森的路上,當時我坐在大巴的倒數第二排,由於是夜車,所以車上燈光昏暗。由於我的精力充沛,沒有和多數乘客一樣睡著,結果昏昏沉沉的我總感覺後一排有動靜,於是我回頭一看——“哎呀,天哪”!我當時的內心是不知所措的,對於從東方遠道而來的我來說,完全沒有心理準備啊!第二件事是發生在從義大利港口城市拉斯佩齊亞到五漁村的火車上的,當時火車上人滿為患,大家堵在火車的門口,這時候在我背後的一對情侶,儘管有點過分,但依舊若無其事,我好奇地回過頭——內心是奔潰的,好想快點下車。

上個月,我搬家到了某義大利大城市,樓下的便利店附近,有一個貼著中國人看來“低俗”的海報,我很驚訝地多看了一眼,然後旁邊的學長跟我說:“你看啥,這是自動販賣機,一張兩歐元”。我,我,我,瞬間尷尬了······後來,我瞭解到,在很多歐美國家,拿著成人稅卡,可以在路邊,買到“學長說的那東西”,這還是歐美政府支持的······而在荷蘭,有一條政府保護的街區叫“妓☆禁☆女一條街”,別驚訝——人家是政府管理,納稅的。

好啦,好啦,今天有點晚了,小哥哥還要學習呢,記得關注本號,咱們下期再見哦~

有點難,最後為了簡單了事,我就乾脆說:“日本的絕大多東西,包括飲食文化,起源於中國,你要說是中國面,也行,我不介意”。

儘管我反反復複跟他們說“速食麵不等於中國面”,但是還是有無數的歐洲人當著我的面,指著購物架上的速食麵喊“Chinese noodles!”後來,有一家義大利人邀請我去他家裡做客,說要做“中國面”給我吃,我以為他們是要做中國的湯麵或者炒麵給我吃,於是我又好奇又激動,心想著“老外居然會做中國面”,然後打扮得衣裳革履地去了。結果,結果,結果,一大碗康師傅鮮蝦海鮮面(內心冰凍,不要安慰我,讓我靜一靜)。

4.中國是“崛起”,不是“復蘇”呀

和西方人講歷史,是一件“腦洞”很大的事情,因為在西方人的世界觀裡,歷史是從他們的時代開始的,而在中國人的世界觀裡,歷史是從五千年前開始的。

在西方人的眼中,中國是一個落後的農業國家,後來被他們侵略了,於是開始有了現代的科技文明,如今的中國,“崛起”了;但在中國人看來,中國人當世界第一幾千年了,科技也領先世界幾千年,只不過後來退步了幾百年,現在“復興”了——因為這樣的觀點衝突,還常常導致大家彼此之間的“很久以前”這樣的時間概念是不同的。就比如我說在“兩千多年前”,我想到的是戰國和秦漢以及高度文明的東方大國,他們想到的卻是“耶穌”還沒出來······

不過,在西方一些有學識的人的世界觀裡,卻是有類似于中國人的這種歷史概念的。他們會告訴西方人,在西方文明出現之前,中國就已經是世界上最強大的國家了。但對絕大多數的西方人來說,這還是淡薄的,他們依舊採用著自己的世界觀,來定性中國是“崛起”,而不是“復蘇”。

2.關於“性”的認識和中國人很不同

中國人和西方人之間最直接的一個文化衝突符號是“性”。他們不像中國人那樣,有一種文化的束縛在裡面,很多在中國人看來“不要臉”的事情,對他們來說是“炫耀”的資本。

最讓我覺得難以理解的是,很多西方人在進行自我“肢體闡述”對“性”的認識的時候,他們很可能是無視大眾的。我最初體會到這種文化衝突的是在大學宿舍裡,一個學姐和學長,在大家用餐的時候,當眾幹著不雅的事······

後來,一六年的耶誕節前後,威尼斯的火車站裡,一對男女在眾目睽睽之下做了大尺度的事情,很多歐洲人拍了視頻,並且上傳到臉書上。

我本以為這已經是最大尺度的“極限挑戰”了。但歐洲人再次用實際行動刷新了我的認識。一七年夏天的一天,在威尼斯的碼頭上,兩個白人男人,在遊客的眾目睽睽之下,幹著讓人匪夷所思的事。此後,在公園的椅子上、路邊的候車廳裡,又陸陸續續發生了多起類似的事情。

而更讓我印象深刻的還有兩件事。第一件事是發生在我從德國慕尼克去瑞士沙夫豪森的路上,當時我坐在大巴的倒數第二排,由於是夜車,所以車上燈光昏暗。由於我的精力充沛,沒有和多數乘客一樣睡著,結果昏昏沉沉的我總感覺後一排有動靜,於是我回頭一看——“哎呀,天哪”!我當時的內心是不知所措的,對於從東方遠道而來的我來說,完全沒有心理準備啊!第二件事是發生在從義大利港口城市拉斯佩齊亞到五漁村的火車上的,當時火車上人滿為患,大家堵在火車的門口,這時候在我背後的一對情侶,儘管有點過分,但依舊若無其事,我好奇地回過頭——內心是奔潰的,好想快點下車。

上個月,我搬家到了某義大利大城市,樓下的便利店附近,有一個貼著中國人看來“低俗”的海報,我很驚訝地多看了一眼,然後旁邊的學長跟我說:“你看啥,這是自動販賣機,一張兩歐元”。我,我,我,瞬間尷尬了······後來,我瞭解到,在很多歐美國家,拿著成人稅卡,可以在路邊,買到“學長說的那東西”,這還是歐美政府支持的······而在荷蘭,有一條政府保護的街區叫“妓☆禁☆女一條街”,別驚訝——人家是政府管理,納稅的。

好啦,好啦,今天有點晚了,小哥哥還要學習呢,記得關注本號,咱們下期再見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