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雷峰塔突然倒塌,沒有發現白娘子,但一件文物讓考古人員激動不已

浙江省杭州市西湖南岸夕照山上的雷峰塔,是中國知名度最高的寺塔。

雷峰塔,又稱“皇妃塔”,它是北宋開寶八年,吳越王錢俶因黃妃得子而修建,當時是七層八面寶塔。此外,雷峰塔在當時吳越國杭州羅城西關門外,所以又稱“西關磚塔”。

北宋宣和年間,雷峰塔的木質結構外塔在戰亂中損壞。南宋初年,政府重修雷峰塔木質廊簷,並把石塔身拆低了兩層,建為五級樓閣式塔。此後木構廊簷幾次毀壞,多次進行了重建。明嘉靖三十四年,

倭寇侵犯杭州,因懷疑塔中有藏兵,於是縱火燒塔,大火過後就剩塔芯。

雷峰塔以塔芯的狀態,一直到1924年倒塌。如今說到雷峰塔,人們總會把它被白蛇故事聯繫在一起,尤其是影視作品《新白良子傳奇》播出後,更讓人們對這座塔產生了濃厚的興趣。

據考證,雷峰塔建造時,還沒有白蛇的故事。

明朝馮夢龍在《警世通言》專門收錄了《白娘子永鎮雷峰塔》的故事,再後來關於白蛇跟雷峰塔的故事就更多了。這裡面最出名的就是魯迅的《論雷峰塔的倒掉》,魯迅寫道,“我的祖母曾經常常對我說,白蛇娘娘就被壓在這塔底下!有個叫做許仙的人救了兩條蛇,一青一白,後來白蛇便化作女人來報恩,嫁給許仙了……”

清末民初,西湖邊盛傳雷峰塔磚有辟邪的作用,結果很多人前來偷挖塔磚,最終因不堪重負於1924年轟然倒下。由於“雷鋒夕照”的美景不復存在,人們紛紛希望能重建這座千年古塔。2001年,為配合雷峰塔重建,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對雷峰塔的地宮進行了發掘。

隋唐以後,人們修建佛塔有一個重要墓地,用來供奉舍利、法器等珍貴文物。雷峰塔的地宮也是如此,在狹窄的地宮裡,出土了銅鏡、銅質如意雲紋飾品、青銅蓮花座佛像、羅、玉器、瑪瑙、琉璃、鐵函等近60件珍貴文物,還有近千枚的古錢幣。

另外,雷峰塔地宮出土最頂級的國寶是一座舍利函鎏金銀質金塗塔。讓考古人員驚喜萬分的是,這座塔中的金棺中供奉著“佛螺髻發”舍利,即佛祖釋迦牟尼的頭髮遺物。至此,雷峰塔鎮壓白蛇的傳說可以就此揭開,原來雷峰塔最重要的目的是用來供奉佛祖舍利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