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脫貧攻堅|新蒲辦:產業扶貧引來“金鳳凰”

走進新蒲街道中橋村裕光源林下生態松針土雞養殖場,

上萬隻羽毛光亮的酵素雞在一片松樹林下悠閒的漫步,或啄食昆蟲、嫩草,或互相追逐嬉戲打鬧,或悠然棲於樹枝藤蔓上,優美的自然風光、豐富的松林資源,深山裡飛出的“金鳳凰”,承載者農戶們脫貧致富的夢想。

松針+五穀+酵素,成就新蒲新品牌

中橋村新坪組地理位置較偏僻,在彎彎曲曲的山裡小路上驅車好一會兒才到。這裡地勢較高,生長著成片成片的松樹林。

長期以來,由於松林性脆,經濟價值不明顯,逐漸被人們“冷落”。這裡的村民全都靠天吃飯,種植傳統農業,加上交通不便,水源不固定,收成可想而知,年輕人選擇外出務工,留在家裡的幾乎都是老人和孩子。

新坪組組長王裕光雖然已經年近60歲,但是他一直有著一個夢想,

那就是帶領組民脫貧致富,在新蒲新區黨工委、管委會精准扶貧政策的帶動下,他辦起了合作社,養起林下生態松針土雞,既保持了當地松林資源的良好生態效益,又最大限度的發揮了松林的經濟價值。

2017年年初,新蒲街道經濟發展中心的高級農業技術人員陳永芳給王裕光帶來了希望,

他們常常討論松林的有效利用,在技術人員的指導下,王裕光發現,原來松針全身是寶,在藥用和飼料開發方面有著可觀的前景。利用天然的松樹林放養土雞,雞每天食用一定量的松針,本身也具有了藥用價值,成了藥膳雞。

在養殖土雞過程中,還有一個重要問題需要解決,那就是防疫問題。“我們的雞完全不用任何藥物,純天然的”,王裕光很自豪的告訴記者,原來,從雞苗進林的第一天起,就開始飲用天然酵素。用松針、樹葉、蜂蜜、生薑等原生態材料釀造的天然酵素,是一種微生態製劑,能有效調節雞腸胃中的微生物環境,形成保護層,消除各類細菌,雞的腸胃好了,自然不容易生病,不用餵食各類抗生素。

除了每天飲用酵素外,雞的飼料是從當地農民家裡收購的含有多種礦物質的玉米、大豆等五穀雜糧,還有部分蔬菜葉子,“吃的、喝的都是純天然綠色食物,林下松針酵素雞的氨基酸和蛋白質含量遠遠高於普通土雞,是真正的‘綠色雞’,”陳永芳介紹說。

王裕光表示,為了打開市場,目前林下松針酵素土雞的定價與普通土雞賣價相差不遠,4斤多的肉雞只賣100元/只。據瞭解,養殖場目前有11000多隻雞,其中4000多隻肉雞中有3000只近期可以出欄,6000多隻蛋雞12月份左右開始產蛋。

“合作社+基地+農戶”模式帶動農民增收致富

隨著市場慢慢打開,養殖場日漸紅火,王裕光不忘回報社會,堅持以“合作社+基地+農戶”的模式,向中橋村貧困戶免費發放雞苗,由農戶按時間進行養殖,並定期上門提供技術指導,待雞苗長成後,由合作社統一回收銷售。由於酵素雞免疫力比普通土雞高,容易養殖,很少發病,存活率很高,當地貧困農戶都積極參與。8月份,中橋村4戶貧困戶從王裕光這裡,免費領取了150只雞苗,目前全部存活,生長良好。10月13日,王裕光在中橋村委的幫助下,又集中向貧困戶贈送3000只雞苗。

因病致貧的苟廷麗夫婦8月份從合作社免費領取了70只雞苗,目前漲勢喜人,再過兩個月合作社就能回收銷售,“酵素雞抵抗力強,很少生病,養殖方便,比普通土雞成本低,合作社幫助銷售,很有保障,這次我再要700只,到年底就能掙3500元左右”,苟廷麗激動的說道,臉上洋溢著幸福的笑容。

目前,合作社已經發展社員30多戶,150余名村民,已經成功帶動5戶建檔立卡精准扶貧戶和2戶兩女結紮戶脫貧致富。談到今後的發展,王裕光充滿信心,他表示要流轉更多的松樹林,進一步擴大生產規模,同時建立雞苗育初室,增建蓄水池,利用互聯網、農村電商進行銷售,打造新蒲自己的品牌,帶動更多的村民脫貧致富。

新蒲街道在脫貧攻堅戰中,積極探索產業扶貧之路,堅守綠色、安全兩條底線,堅持因地制宜,以市場為導向,大力發展具有地域特色的名優產品,重點推進生態養殖、精品水果等優質產業規模化發展,以產業的發展壯大帶動農戶的增收,確保貧困群眾“戶戶有增收專案、人人有脫貧門路”。同時加大對轄區村支兩委、農業合作社牽頭人、致富帶頭人的培養、引導和教育,充分發揮他們“領頭雁”的作用,激發脫貧攻堅的內生動力,真正實現脫貧致富。

自然不容易生病,不用餵食各類抗生素。

除了每天飲用酵素外,雞的飼料是從當地農民家裡收購的含有多種礦物質的玉米、大豆等五穀雜糧,還有部分蔬菜葉子,“吃的、喝的都是純天然綠色食物,林下松針酵素雞的氨基酸和蛋白質含量遠遠高於普通土雞,是真正的‘綠色雞’,”陳永芳介紹說。

王裕光表示,為了打開市場,目前林下松針酵素土雞的定價與普通土雞賣價相差不遠,4斤多的肉雞只賣100元/只。據瞭解,養殖場目前有11000多隻雞,其中4000多隻肉雞中有3000只近期可以出欄,6000多隻蛋雞12月份左右開始產蛋。

“合作社+基地+農戶”模式帶動農民增收致富

隨著市場慢慢打開,養殖場日漸紅火,王裕光不忘回報社會,堅持以“合作社+基地+農戶”的模式,向中橋村貧困戶免費發放雞苗,由農戶按時間進行養殖,並定期上門提供技術指導,待雞苗長成後,由合作社統一回收銷售。由於酵素雞免疫力比普通土雞高,容易養殖,很少發病,存活率很高,當地貧困農戶都積極參與。8月份,中橋村4戶貧困戶從王裕光這裡,免費領取了150只雞苗,目前全部存活,生長良好。10月13日,王裕光在中橋村委的幫助下,又集中向貧困戶贈送3000只雞苗。

因病致貧的苟廷麗夫婦8月份從合作社免費領取了70只雞苗,目前漲勢喜人,再過兩個月合作社就能回收銷售,“酵素雞抵抗力強,很少生病,養殖方便,比普通土雞成本低,合作社幫助銷售,很有保障,這次我再要700只,到年底就能掙3500元左右”,苟廷麗激動的說道,臉上洋溢著幸福的笑容。

目前,合作社已經發展社員30多戶,150余名村民,已經成功帶動5戶建檔立卡精准扶貧戶和2戶兩女結紮戶脫貧致富。談到今後的發展,王裕光充滿信心,他表示要流轉更多的松樹林,進一步擴大生產規模,同時建立雞苗育初室,增建蓄水池,利用互聯網、農村電商進行銷售,打造新蒲自己的品牌,帶動更多的村民脫貧致富。

新蒲街道在脫貧攻堅戰中,積極探索產業扶貧之路,堅守綠色、安全兩條底線,堅持因地制宜,以市場為導向,大力發展具有地域特色的名優產品,重點推進生態養殖、精品水果等優質產業規模化發展,以產業的發展壯大帶動農戶的增收,確保貧困群眾“戶戶有增收專案、人人有脫貧門路”。同時加大對轄區村支兩委、農業合作社牽頭人、致富帶頭人的培養、引導和教育,充分發揮他們“領頭雁”的作用,激發脫貧攻堅的內生動力,真正實現脫貧致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