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問診劣V類 海甯推出治水“專家號”

生態濾牆

海綿狀的聚氨酯多孔填料,有很強吸附能力。

3月23日,海寧市上塘河水系許村大橋交接斷面最新的檢測結果出爐:從劣Ⅴ類提升到Ⅳ類水。

這是個質的飛躍。要知道,2016年該斷面全年資料都是劣Ⅴ類,再之前情況更差。

“多虧專家開的‘藥方’,立竿見影。”沿岸雙聯村的黨總支書記萬雪良高興地說。

萬雪良說的“藥方”就是放在河裡的生態濾牆,專攻該河重疾氨氮超標,對氨氮削減率達30%。把脈開方的是海寧的12人專家治水服務隊,他們來自環保、水利、水務、住建、農經等部門,

都是技術人員,各有所長,覆蓋剿滅劣Ⅴ類水所需的各個領域。

“專業的人幹專業的事,他們能幫助基層幹部制定有針對性的科學治水方案。”海甯市“五水共治”指揮辦公室常務副主任宓肖明說,鎮、村治水治表難治根,“科學、精細、持續”治水要大大發揮這群專家的聰明才智。

上塘河許村大橋斷面長期劣Ⅴ類

氨氮是主要超標污染物

上塘河是海寧市的主要水系之一,

西起許村莫家堰,經楊家渡、長安鎮、石井、春富庵到鹽官,是一條通航河道,自西向東流入錢塘江入海。上塘河水系許村大橋交接斷面的水質,長期都是劣Ⅴ類,氨氮是主要超標污染物。

62歲的雙聯村村民高妙芬從小就住河邊,“小時候淘米洗菜、游泳都在河裡,後來附近企業多了,村民養溫室甲魚多了,水就開始髒了。”

許村鎮農機水利服務中心主任陳忠明從小在河邊長大,

他印象中水最差時,河水發黑發臭,魚蝦絕跡。

陳忠明介紹說,當時上塘河上游的工業企業多,本地工業企業的污水也沒納入管網;2001年開始,許村鎮有2500多戶人家養溫室甲魚,還有一些人家養豬,污水不經處理直排河道;生活污水也沒納入網管。“幾十年污染不可能一朝根治。”陳忠明說,2016年該斷面全年監測資料都是劣Ⅴ類,再之前情況更差。

宓肖明告訴錢江晚報記者,

海甯2011年啟動治水工作,工業污水全部納入管網;2014年前,上塘河區域兩岸養殖業都關停了,光溫室甲魚就關停、騰退了230萬平方米;集鎮和農村生活污水納管工作也於2016年底完成。

可一直在基層工作的陳忠明說,鎮、村治水技術條件有限,清淤、截汙、保潔等工作一直都在開展,河水是不黑不臭了,可檢測出來,氨氮還是超標,“治表難治根”。

專家“把脈開方”首創生態濾牆

氨氮削減率達30%,河裡出現魚蝦

陳學群是海寧市環保局高級工程師,也是剿滅劣Ⅴ類水專家服務隊的一員。

10多公里長的上塘河西段,陳學群已記不清來回了多少趟。上塘河寬30米、水深3米多,是通航河流,“因為多種原因,氨氮平均值經常超標。”

從去年下半年開始,上游和海寧一起聯動治水。上游對河道進行清淤,在水中安裝了曝氣裝置,投增微生物,採取了一系列措施,效果不錯。

下游許村流域,海寧同樣花了大力氣。如何做到既能過濾水體,又不影響船隻通航?專家團集思廣益,“私人定制”了一個新武器——生態濾牆。

什麼是“生態濾牆”?3月24日,錢江晚報記者在現場見到了“廬山真面目”。當天下著雨,上塘河的水稍顯渾濁,10排藍色的浮箱漂在河面上,分成左右兩組交錯分佈,每組浮箱有2米寬、15米長。乍一看不起眼,可玄機就深藏在水底下。

“浮箱裡設置了海綿狀的聚氨酯多孔填料,表面有很強的吸附能力,能對水體中泥沙、顆粒物、懸浮物質進行過濾、吸附;同時,微生物生長在填料上,可形成生物膜,降解水體中的污染物;下面還有曝氣增氧裝置;投放的菌種,還有生物氧化作用。”陳學群介紹說,通過一系列反應,能有效地降低氨氮、COD等指標。

今年2月中旬,生態濾牆開始運作;3月6日監測水體時,氨氮指標已明顯下降,從劣Ⅴ類提升到Ⅳ類水,才大半個月就見了實效。“生態濾牆對氨氮削減率達30%,說明下對藥了,當然這也離不開上游治水的功勞。”陳學群說,今後在生態濾牆四周還將種上水植,這樣治水既能出成效,又能出景觀。

上塘河水質的好轉,沿岸村民都看在眼裡。“河裡又出現了小魚小蝦,村民又能釣魚了,都很開心。”萬雪良說,如今這條河正在逐漸變回兒時記憶中的面貌。

成立12人專家治水服務隊

為基層剿劣“把脈開方”

“生態濾牆”只是專家治水服務隊開出的一個“藥方”,自今年2月以來,這12個專家都奔赴在治水一線,為基層治水提供技術指導,制定有針對性的方案。

“剿滅劣五類水,基層幹部也很努力,但他們欠缺專業技術,有勁使不上,甚至走彎路,急需專業領域的專家。”宓肖明說,縣市面對的主要是小微水體的治理,本地專家有技術又接地氣。

“治水就是個技術活。”宓肖明說,這12位專家都是環保、水利、住建、農經等部門的技術人員,各有所長,覆蓋剿滅劣Ⅴ類水所需的各個領域。比如,水利專家擅長如何調活水體,農業專家擅長處理農業面源污染,住建專家擅長網管設計等,真正實現“讓專業的人幹專業的事”。

今年2月,海寧排查出共有劣Ⅴ類水體52個,還有存在反彈風險的130個水體。按計劃,要確保2017年完成劣V類河道全境、全流域全消滅。

“經過專家服務隊和基層幹部一起努力,截至到3月20日,52個小微水體中已有22個單元提升到V類水以上,成效很不錯。”宓肖明說,接下來要面臨考驗了,因為雨季要來了,地面污染物會沖刷到河裡,資料會有反彈。

不過,宓肖明也強調,治水不能急功近利,而是要“科學、精細、持續”治理,以“岸上控制污染源,水中修復生態鏈”為理念,不能只看一月資料,而要看長期效果。

如何做到既能過濾水體,又不影響船隻通航?專家團集思廣益,“私人定制”了一個新武器——生態濾牆。

什麼是“生態濾牆”?3月24日,錢江晚報記者在現場見到了“廬山真面目”。當天下著雨,上塘河的水稍顯渾濁,10排藍色的浮箱漂在河面上,分成左右兩組交錯分佈,每組浮箱有2米寬、15米長。乍一看不起眼,可玄機就深藏在水底下。

“浮箱裡設置了海綿狀的聚氨酯多孔填料,表面有很強的吸附能力,能對水體中泥沙、顆粒物、懸浮物質進行過濾、吸附;同時,微生物生長在填料上,可形成生物膜,降解水體中的污染物;下面還有曝氣增氧裝置;投放的菌種,還有生物氧化作用。”陳學群介紹說,通過一系列反應,能有效地降低氨氮、COD等指標。

今年2月中旬,生態濾牆開始運作;3月6日監測水體時,氨氮指標已明顯下降,從劣Ⅴ類提升到Ⅳ類水,才大半個月就見了實效。“生態濾牆對氨氮削減率達30%,說明下對藥了,當然這也離不開上游治水的功勞。”陳學群說,今後在生態濾牆四周還將種上水植,這樣治水既能出成效,又能出景觀。

上塘河水質的好轉,沿岸村民都看在眼裡。“河裡又出現了小魚小蝦,村民又能釣魚了,都很開心。”萬雪良說,如今這條河正在逐漸變回兒時記憶中的面貌。

成立12人專家治水服務隊

為基層剿劣“把脈開方”

“生態濾牆”只是專家治水服務隊開出的一個“藥方”,自今年2月以來,這12個專家都奔赴在治水一線,為基層治水提供技術指導,制定有針對性的方案。

“剿滅劣五類水,基層幹部也很努力,但他們欠缺專業技術,有勁使不上,甚至走彎路,急需專業領域的專家。”宓肖明說,縣市面對的主要是小微水體的治理,本地專家有技術又接地氣。

“治水就是個技術活。”宓肖明說,這12位專家都是環保、水利、住建、農經等部門的技術人員,各有所長,覆蓋剿滅劣Ⅴ類水所需的各個領域。比如,水利專家擅長如何調活水體,農業專家擅長處理農業面源污染,住建專家擅長網管設計等,真正實現“讓專業的人幹專業的事”。

今年2月,海寧排查出共有劣Ⅴ類水體52個,還有存在反彈風險的130個水體。按計劃,要確保2017年完成劣V類河道全境、全流域全消滅。

“經過專家服務隊和基層幹部一起努力,截至到3月20日,52個小微水體中已有22個單元提升到V類水以上,成效很不錯。”宓肖明說,接下來要面臨考驗了,因為雨季要來了,地面污染物會沖刷到河裡,資料會有反彈。

不過,宓肖明也強調,治水不能急功近利,而是要“科學、精細、持續”治理,以“岸上控制污染源,水中修復生態鏈”為理念,不能只看一月資料,而要看長期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