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請回答2017]高精尖科技產品走近生活 未來科技如何巨變

央廣網北京10月25日消息 據“中國之聲·大會之聲”報導,

“人臉識別”、“系統漏洞”……高精尖的科技產品已經越來越多地走近我們的生活,沒有多久,它們可能就會應用在我們的身上。中國之聲特別節目《請回答2017》,聽聽未來的科技還會有哪些巨變?

昨晚,觀察員沈靜文和主持人姚軼濱就未來科技提問。

說“未來”,其實早已發生在現在,比如最時髦的人臉識別。對於雙胞胎姊妹會不會被人臉識別裝置識錯,曠視科技face++市場總監張鑫表示,“在單純的比對層面上來講,

兩個人比對的分數會非常接近,但是本人去比對的分數應該會高於她同卵姐妹的分。但是在實際的應用過程中,大家對於閾值的設定會存在一些問題。在這種情況下,有可能會出現兩個人識錯的可能性。識別裝置不一定貴的就好用,主要看場景以及它技術的解決方案。”

在張鑫的公司,“刷臉打卡”早已成為現實。主持人姚軼濱提問,如果他想替我刷臉,

是不是舉張我的照片大搖大擺進門就可以?對此,張鑫說,“首先它要鑒定您是一個活體,在生物識別領域非常關注的就是身份,你是一個真實的人而不是被仿冒出來的身份。它會通過攝像頭所照的這張照片情況,觀察細微的變化。”

想騙電腦不容易,想被騙卻很簡單。對於普通人來說,密碼設置從第一天上網就是讓人撓頭的問題。什麼樣的密碼才是安全的?

360資訊安全部負責人高雪峰認為,

“要盡可能地設置複雜的、長的密碼,對於普通民眾而言面對的問題是密碼這麼長如何能記住?那麼可以用一首詩,取這首詩每句的第一個字的首個拼音字母,組成一個比較好記的。從邏輯上來講,密碼越長越安全,因為科技帶來的發展,它的計算能力也在不斷提升,比較短的密碼可以通過機器能夠快速地破解出來。密碼越長,並且能經常換的,比如半年一年換一下,
密碼破解的可能性就基本上沒有了。”

科技的巨變不僅貫穿上網的過程,也滲透在衣食住行的日常中。北京電視臺財經節目主編顏瑩長期致力於綠色經濟,她觀察到的環保高科技甚至覆蓋了垃圾桶。“以後我們的垃圾桶也要變成智慧垃圾桶,扔垃圾的時候要掃一下二維碼,然後垃圾桶蓋才能打開,要按照垃圾分類的要求扔垃圾,在智慧垃圾桶裡還有一個探測儀,

它能夠探測到垃圾有沒有裝滿,城市管理者可以在手機的後臺、雲端看到各個垃圾桶傳來的資料,這些垃圾桶就變成了一個的大資料獲取,這些精准的大資料非常有助於城市管理。”

沒有可怕的牙醫,只有還不夠高明的科技,這是北京大學口腔醫院副主任醫師王宇光的現身說法。“提到兩個事:一是電鑽的聲音,二是牙疼。如果是聲音,您可以在看牙醫的時候戴一個MP3,如果是疼的事實際上現在我們有很多新的方法。現在醫療主張的是微創,而且逐漸地從微創到無創,目前像國際上領先的非侵入式診斷和治療技術,比如光技術來調控幹細胞,聽起來挺神的,但實際它就是用光刺激細胞,讓細胞內的離子產生變化,從而能夠阻斷疼痛。”

《請回答2017》節目收官,從最普通的二孩媽媽、北漂老人,到最與眾不同的馬拉松跑者、業餘話劇演員,從青勝於藍的90後到有著與我們不盡相同的“中國印象”的外國人,七期節目,我們意猶未盡。五年裡的平行人生,有的我們有共鳴,有的我們只能試圖理解,相同的是,每個人在以自己的方式,選擇一種生活,改變一點世界。五年中,正是這一點點的變化,累積成從個人到家國的巨變。

如果是疼的事實際上現在我們有很多新的方法。現在醫療主張的是微創,而且逐漸地從微創到無創,目前像國際上領先的非侵入式診斷和治療技術,比如光技術來調控幹細胞,聽起來挺神的,但實際它就是用光刺激細胞,讓細胞內的離子產生變化,從而能夠阻斷疼痛。”

《請回答2017》節目收官,從最普通的二孩媽媽、北漂老人,到最與眾不同的馬拉松跑者、業餘話劇演員,從青勝於藍的90後到有著與我們不盡相同的“中國印象”的外國人,七期節目,我們意猶未盡。五年裡的平行人生,有的我們有共鳴,有的我們只能試圖理解,相同的是,每個人在以自己的方式,選擇一種生活,改變一點世界。五年中,正是這一點點的變化,累積成從個人到家國的巨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