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任靜 散文:梨花風起正清明

梨花風起正清明

文/任靜

今天依然坐在電腦前為你整理書稿,

我正在輸入的是你曾發表在《中華魂》上的一篇文章《梨花風起正清明》,在文中,你引經據典、歷數習俗,那些熠熠生輝的的文字,一如你生前那樣,陽光燦爛,令我著迷。我的心緒卻被風起的梨花擾亂了,無盡的傷感亂箭般紛紛襲來,刺傷了我的夢境。

昨夜,你終於回來了。俗花說愛戀中的人一日不見如隔三秋,分別的2000多個日夜,又怎能計算清是多少秋的相思啊?你像往常一樣用飽含著深情的聲音說,

“靜,總算看到你了!”我內心裡升起一抹內疚,埋怨自己不該整日沉溺於讀書寫作,竟然忽視了你的存在。看到你虛弱不堪的身體,我忙前忙後地替你擦洗身子,端來熱水泡腳,你一如生前那樣順從地接受我的照料,多情的目光纏繞在我的忙碌之中。

你伸手要牽住我的手,卻又紅了臉。仿佛從前每次去學校接我回城,進入山路後就在一路小跑著,

我也在向著你來時的方向急切地奔跑,可當我們終於互相望見了對方的身影,卻逐漸放慢了腳步,牽住對方的手指時,矜持中兼有害羞的意味。只有氣喘吁吁的汗珠,卻不小心透露了內心灼灼的思念。正是清明時節,漫山的梨花桃花競相爭豔,你在路邊的一株桃樹前站住,折了一朵粉豔的桃花,給我插在鬢髮際,笑吟出了“人面桃花相映紅”的詩句。

你的浪漫,點燃了我們心頭的詩意,

於是唐詩宋詞的餘韻相伴我們走過了愛情季節裡那段甜蜜的旅途。你讀“春城無處不飛花,寒食東風禦柳斜”,我對“日暮漢宮傳蠟燭,輕煙散入五侯家。”你讀“梨花風起正清明,”我對“遊子尋春半出城”。你讀“無花無酒過清明,興味蕭然似野僧。昨日鄰家乞新火,曉窗分與讀書燈。”我讀“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欲斷魂。借問酒家何處有,牧童遙指杏花村。”……很奇怪那時候我們會有那麼好的記憶力,
我的詩意一發不可收,讀出了“清明佳節桃李笑,野田荒塚只生愁。”見你沒有接著對,我又逞能般讀出了“南北山頭多墓田,清明祭掃各紛然。紙灰飛做白蝴蝶,血淚染成紅杜鵑……”

此時,我才看清有晶瑩的淚汪在你的眼眸裡,我的詩句勾起了埋藏在你心底的痛楚——童年永失母愛,是你今生的痛楚。在面向故園的那個方向,我們用眼淚盡情祭奠著遠行了很久的母親,

一瓣瓣潔白的梨花,紛飛而下,向母親送去了我們綿綿無盡的思念。

今夕桃李竟芳菲,我甜蜜的旅途卻少了你的身影,野田荒塚只生愁,豈只是一個“愁”字所能包含的?

去市場上買了你最喜歡的吃食,我的淚再也控制不住地飛流而下……我知道你早已在鳳棲山翹首企盼我們的到來,上周我就給女兒說好,清明節一定去看爸爸!功課放下,書本放下,一切工作都可以放下,惟獨愛不可以放棄。我和孩子會帶著一支潔白的梨花,向期待在山頭的你,送去清明節的思念。

我多麼希望你依然朗朗地笑著,手拈一支含情的桃花,在路邊等我。

作者簡介

任靜,女,陝西省作協會員、陝西省青年文學協會會員。現居古城西安,從事文字工作。著有散文集《枕著你的名字入眠》、《想要一座山》,長篇小說《本是同根生》、中篇小說《靳鳳的本命年》,公開發表散文、短篇小說、詩歌等共計二百余萬字。作品散見於《文藝報》、《中國青年報》、《中國監察》、《中國環境報》、《檢察風雲》、《延河》、《長春》、《延安文學》等報刊雜誌。

惟獨愛不可以放棄。我和孩子會帶著一支潔白的梨花,向期待在山頭的你,送去清明節的思念。

我多麼希望你依然朗朗地笑著,手拈一支含情的桃花,在路邊等我。

作者簡介

任靜,女,陝西省作協會員、陝西省青年文學協會會員。現居古城西安,從事文字工作。著有散文集《枕著你的名字入眠》、《想要一座山》,長篇小說《本是同根生》、中篇小說《靳鳳的本命年》,公開發表散文、短篇小說、詩歌等共計二百余萬字。作品散見於《文藝報》、《中國青年報》、《中國監察》、《中國環境報》、《檢察風雲》、《延河》、《長春》、《延安文學》等報刊雜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