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為什麼很多人都說小朋友3歲前不可以吃巧克力?

巧克力糖、巧克力餅乾、巧克力牛奶、巧克力麵包…好多小朋友愛吃的甜點蛋糕,

都含有咖啡因、糖分、人工色素…這些都是會影響孩童健康的成分。

巧克力越純,咖啡因含量就越高。相對不純的巧克力,摻入糖分、脂肪和色素的份量就相對高。而大部分孩子的味覺都偏好甜的。

巧克力蛋白質含量偏低,脂肪含量偏高;不含能刺激胃腸蠕動的纖維素,會影響胃腸的消化吸收功能;孩童依腎臟代謝程度不同,對咖啡因有不同的代謝率,

一般介於7至30小時之間;一般巧克力都含有一定的草酸,如果單配牛奶,而草酸會與鈣離子結合形成不溶于水的草酸鈣,因此它會干擾機體對鈣的吸收,影響寶寶骨骼生長。

雖然在醫學上哺育母乳的媽媽如果吃巧克力是否也會讓寶寶間接攝取到咖啡因尚未有正式的研究報告,然而,醫學上已經確定年紀越小的孩童對於咖啡因的代謝率越低,因此為了防範萬一,哺育母乳的媽媽以及3歲以下的嬰幼兒,

最好避免吃到巧克力。

巧克力可能引發孩子過敏

每個孩子體質不同,是否會對巧克力過敏?

每個孩子敏感程度不同,需要吃到多少量才會引發過敏也不一定。偏偏很多地區販賣的巧克力幾乎都沒有標示咖啡因含量。

巧克力可能使孩子興奮/過動/躁動

會影響幼兒發育中的腦神經,使孩子焦慮、興奮、不容易安靜;如果孩子本身已經有活動量過大的情形,

最好避免;如果已確定是過動的孩子更要避免。

巧克力可能使孩子睡眠品質變差

巧克力除了讓孩子不容易入睡外,也可能讓中樞神經系統受刺激,使得寶寶晚上睡覺可能會夜驚大哭。

巧克力可能使孩子降低注意力

巧克力會讓大腦神經系統進入鬆弛狀態,孩子面對學習或大人的教養互動,往往無法集中專注力。如果本身已經是注意力不足的孩子就要避免吃巧克力。

巧克力可能引發孩子蛀牙

甜食攝取過量,又幾乎每天吃,又沒有確實的漱口和刷牙,自然就會有蛀牙現象。

巧克力可能造成孩子不吃正餐

在正餐前吃了巧克力,容易飽足,就會覺得不餓了,不想再吃東西,就會影響正餐的應該要攝取的有利孩子身體發展的營養。

巧克力可能造成孩子肥胖問題

人工添加糖則會影響孩童的血壓及三酸甘油酯平衡,

容易造成肥胖及代謝症候群等問題。巧克力熱量高、過多的糖分和油脂絕對都會造成肥胖問題,尤其是已經有肥胖問題的孩子不建議大人再用巧克力當作甜點零嘴安撫孩子。

不是不能吃巧克力,而是要拿捏分量

國外建議0-3歲的寶寶儘量不要攝取到咖啡因。

4-12歲孩子每天的咖啡因攝取上限分別為:

4-6歲一天上限45mg

7-9歲一天限62.5mg

10-12歲一天上限85mg

偏偏很多地區販賣的巧克力幾乎都沒有標示咖啡因含量。建議家長沒有在包裝上標示咖啡因含量的食物就不要買了。大多數巧克力都會添加一堆糖,家長除了評估咖啡因外,記得也要看清楚糖的成分含量!

家長也可以觀察孩子對於吃巧克力身體的反應,來斟酌給孩子吃巧克力的時間、頻率、份量。譬如:孩子吃巧克力的那天,晚上睡眠時間是否非常亢奮、沒有睡意、比平常花更多時間才能入睡;或是孩子睡到半夜是否容易驚醒、做夢。若這樣的狀態出現了有3次,基本上就可以判定孩子對於巧克力的咖啡因是比較敏感的。

建議家長沒有在包裝上標示咖啡因含量的食物就不要買了。大多數巧克力都會添加一堆糖,家長除了評估咖啡因外,記得也要看清楚糖的成分含量!

家長也可以觀察孩子對於吃巧克力身體的反應,來斟酌給孩子吃巧克力的時間、頻率、份量。譬如:孩子吃巧克力的那天,晚上睡眠時間是否非常亢奮、沒有睡意、比平常花更多時間才能入睡;或是孩子睡到半夜是否容易驚醒、做夢。若這樣的狀態出現了有3次,基本上就可以判定孩子對於巧克力的咖啡因是比較敏感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