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甘肅農民報」挺起薯業的脊樑——安定區馬鈴薯產業全方位戰略升級紀實

國慶前後,安定區百萬畝馬鈴薯喜獲豐收,山川梁峁間處處飄溢著濃郁的薯香。

從過去粗放式生產到如今集約式經營的轉變,從傳統農業向現代農業的轉型,從“馬鈴薯之鄉”到打造“中國薯都核心區”的跨越——安定區馬鈴薯產業的精彩嬗變實現了全方位戰略升級。“定西馬鈴薯”已被認定為中國馳名商標和地理標誌證明商標,並於2016年被評為“CCTV十大魅力農產品”,成為“中國薯都”的靚麗名片。

打造“第一車間”,“小土豆”成了“金種子”

發展馬鈴薯產業,良種引進繁育推廣要先行。近年來,安定區著力於打造馬鈴薯產業“第一車間”,把“小土豆”做成了“金種子”。

沿定臨公路西行約5公里,西川種薯繁育區集中了馬鈴薯研究所、愛蘭、百泉、凱凱、旱農中心、農夫薯園等多家種薯企業。在這裡記者目睹了一粒粒良種從組培苗到商品薯“一家四代”不平凡的繁育過程。

“我們公司把技術研發推廣放在第一位,新研發的脫毒馬鈴薯組培苗快繁培養基配方技術可使組培苗成本降低25%,微型原原種繁育成本降低32%,原種成本降低9.5%。”定西市凱凱生態園植物快繁有限公司總經理李愷欣慰地說。

該公司採取脫毒馬鈴薯組培苗快繁培養基配方技術,將脫毒苗繁育週期從以前的30天縮短到15天,

降低了種薯生產成本,繁育代數提高了1倍。目前年可繁育組培苗1億株、原原種1.5億粒、原種1.5萬噸、一級種6000噸,實現銷售收入1.5億元以上。安定區根據市場對馬鈴薯需求抓品種規劃,加快國內外優質馬鈴薯品種的引進篩選培育推廣工作。

“科技支撐我區馬鈴薯良種繁育,加快馬鈴薯良種引進、研發、快繁和推廣步伐,形成了‘脫毒苗—原原種—原種—一級種’的馬鈴薯脫毒種薯繁育推廣體系,

脫毒種薯覆蓋率達到100%。”該區種子管理站負責人邢國介紹說。

按照“立足當地、面向全國”的要求,加快馬鈴薯脫毒微型薯生產步伐,全區有馬鈴薯種薯企業17家,年生產脫毒微型薯5億粒,占全市8億粒的62.5%、全省10億粒的50%、全國15億粒的33%。2017年全區計畫生產微型薯5.5億粒,其中外銷4.3億粒。

打造“樣板”工程,“盆景”變身“風景”

發展現代農業,標準化生產、規模化經營是必經之路。

來到團結鎮廟川村5社,種植大戶王立軍流轉種植的示範基地上的馬鈴薯莖幹粗壯,葉片碩大。王立軍手提鐵鍬在地塊裡隨便挖了幾株馬鈴薯,每株裡都有拳頭般大小的馬鈴薯六七顆,粗略算了一下,每株重量最少2斤,這就是說每畝產量最少在2500斤以上,畝收入也在2000元以上。

望著長勢喜人的馬鈴薯,王立軍講述起自己的“種田經”。“種田如‘繡花’,講究的是技術,我這幾年在機械化作業、應用良種、黑膜覆蓋上沒少操心,高產量要的就是高技術。”

“去年還有個新情況,我種的是合作社聯繫提供的微型薯,一粒大拇指頭那麼大的種子,誰能想到成熟採挖時能產出比拳頭還大的七八顆。”王立軍邊說邊用手勢比劃著。去年,儘管遇上了幾十年不遇的嚴重旱災,可王立軍種植的馬鈴薯按大薯0.55元/斤、小薯0.30元/斤的價格銷售,近30畝馬鈴薯收入5萬多元。

王立軍所說的合作社就是定西市鑫源馬鈴薯良種專業合作社。去年,合作社負責人王有軍在廟川村流轉土地500多畝,與搞馬鈴薯育種的種薯企業百泉公司簽定訂單種植,試驗種植的隴7、隴10的微型薯種子喜獲豐收,生產的原種大小混裝以0.65元/斤的價格訂單銷售給百泉公司,合作社純收入近10萬元。

抱團合作發展快。嘗到甜頭的王有軍今年在廟川、唐家堡等3個村流轉土地1000多畝,帶動3戶大戶種植馬鈴薯1500畝、農戶種植馬鈴薯3500畝。

6000畝土地全用來種植馬鈴薯,那麼銷售給誰,怎麼銷售呢?“合作社與藍天集團有合作關係,採取訂單種植,藍天公司按不低於最低保護價收購,咱們只管把洋芋種好就行了。”原來,今年合作社與藍天“福景堂”聯合社建立訂單協定種植加工專用薯,以高於市場價2~3分/斤、最低保護價混裝不低於0.45元/斤的價格銷售,讓團結鎮包括鑫源在內的4個合作社、3戶種植大戶、152戶合作社社員和500多戶農戶種植馬鈴薯有底氣,銷售不發愁,收入有保障。

鑫源馬鈴薯良種專業合作社與藍天公司的這種訂單合作模式只是安定區發展馬鈴薯產業的模式之一。該區按照“龍頭企業+新型經營主體+土地流轉+農業社會化服務體系+農戶”的模式,加快發展馬鈴薯適度規模種植,大力推廣“黑色地膜+脫毒種薯+配方施肥+統防統治+機械化耕作”的馬鈴薯標準化種植技術,積極開展機耕、機播、機收等機械化作業和膜下滴灌、噴灌等節水技術應用示範,推動馬鈴薯種植規模化、品種專用化、耕作機械化、銷售訂單化。2017年,全區種植馬鈴薯101萬畝左右,其中黑色全膜覆蓋86.88萬畝。依託專業合作社、家庭農場、種植大戶和種薯企業等農業新型經營主體建成馬鈴薯核心示範區36個19.24萬畝。

各新型經營主體的帶動,為發展馬鈴薯產業注入了新的活力。在標準化基地建設中,全區大力普及輪作倒茬、適期早播、拌種包衣等三項基本技術,大力推廣地膜覆蓋、良種應用、配方施肥等三項關鍵技術,創新機械化耕作、病蟲害統防統治兩項技術服務。馬鈴薯種植大戶、家庭農場、專業合作社等各類新型經營主體達到1166個,種植馬鈴薯16.315萬畝,組建農機專業服務隊82個,擁有農機具1282台(套),服務面積28萬畝。2017年,藍天公司、薯香園、巨鵬、薯峰、薯鄉等龍頭企業建立原料基地15萬畝以上。

新思路,新舉措,促進馬鈴薯產業新提升,實現新飛躍。全區通過主體帶動,農戶參與,社會化服務,以馬鈴薯產業為主導,助推全區打贏脫貧攻堅戰。

望著長勢喜人的馬鈴薯,王立軍講述起自己的“種田經”。“種田如‘繡花’,講究的是技術,我這幾年在機械化作業、應用良種、黑膜覆蓋上沒少操心,高產量要的就是高技術。”

“去年還有個新情況,我種的是合作社聯繫提供的微型薯,一粒大拇指頭那麼大的種子,誰能想到成熟採挖時能產出比拳頭還大的七八顆。”王立軍邊說邊用手勢比劃著。去年,儘管遇上了幾十年不遇的嚴重旱災,可王立軍種植的馬鈴薯按大薯0.55元/斤、小薯0.30元/斤的價格銷售,近30畝馬鈴薯收入5萬多元。

王立軍所說的合作社就是定西市鑫源馬鈴薯良種專業合作社。去年,合作社負責人王有軍在廟川村流轉土地500多畝,與搞馬鈴薯育種的種薯企業百泉公司簽定訂單種植,試驗種植的隴7、隴10的微型薯種子喜獲豐收,生產的原種大小混裝以0.65元/斤的價格訂單銷售給百泉公司,合作社純收入近10萬元。

抱團合作發展快。嘗到甜頭的王有軍今年在廟川、唐家堡等3個村流轉土地1000多畝,帶動3戶大戶種植馬鈴薯1500畝、農戶種植馬鈴薯3500畝。

6000畝土地全用來種植馬鈴薯,那麼銷售給誰,怎麼銷售呢?“合作社與藍天集團有合作關係,採取訂單種植,藍天公司按不低於最低保護價收購,咱們只管把洋芋種好就行了。”原來,今年合作社與藍天“福景堂”聯合社建立訂單協定種植加工專用薯,以高於市場價2~3分/斤、最低保護價混裝不低於0.45元/斤的價格銷售,讓團結鎮包括鑫源在內的4個合作社、3戶種植大戶、152戶合作社社員和500多戶農戶種植馬鈴薯有底氣,銷售不發愁,收入有保障。

鑫源馬鈴薯良種專業合作社與藍天公司的這種訂單合作模式只是安定區發展馬鈴薯產業的模式之一。該區按照“龍頭企業+新型經營主體+土地流轉+農業社會化服務體系+農戶”的模式,加快發展馬鈴薯適度規模種植,大力推廣“黑色地膜+脫毒種薯+配方施肥+統防統治+機械化耕作”的馬鈴薯標準化種植技術,積極開展機耕、機播、機收等機械化作業和膜下滴灌、噴灌等節水技術應用示範,推動馬鈴薯種植規模化、品種專用化、耕作機械化、銷售訂單化。2017年,全區種植馬鈴薯101萬畝左右,其中黑色全膜覆蓋86.88萬畝。依託專業合作社、家庭農場、種植大戶和種薯企業等農業新型經營主體建成馬鈴薯核心示範區36個19.24萬畝。

各新型經營主體的帶動,為發展馬鈴薯產業注入了新的活力。在標準化基地建設中,全區大力普及輪作倒茬、適期早播、拌種包衣等三項基本技術,大力推廣地膜覆蓋、良種應用、配方施肥等三項關鍵技術,創新機械化耕作、病蟲害統防統治兩項技術服務。馬鈴薯種植大戶、家庭農場、專業合作社等各類新型經營主體達到1166個,種植馬鈴薯16.315萬畝,組建農機專業服務隊82個,擁有農機具1282台(套),服務面積28萬畝。2017年,藍天公司、薯香園、巨鵬、薯峰、薯鄉等龍頭企業建立原料基地15萬畝以上。

新思路,新舉措,促進馬鈴薯產業新提升,實現新飛躍。全區通過主體帶動,農戶參與,社會化服務,以馬鈴薯產業為主導,助推全區打贏脫貧攻堅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