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折耳根會致癌?吃蛋黃會膽固醇過高?別緊張 真相是這樣的

折耳根

折耳根又名魚腥草,不少重慶人都喜歡吃。近日,醫學期刊《科學轉化醫學》發表了一篇論文,指出在亞洲地區,肝癌與馬兜鈴酸導致的基因突變密切相關。有人指出,魚腥草就含有馬兜鈴酸,

常吃可能致癌,這嚇壞了不少重慶人。事實真是如此嗎?專家的答案或許會讓你松一口氣。

1馬兜鈴酸會致癌 但魚腥草裡沒有這種化學成分

在說魚腥草之前,先要弄懂幾個名詞,馬兜鈴科、馬兜鈴酸、馬兜鈴內醯胺。馬兜鈴科是植物界的一個劃分,

馬兜鈴酸是一種化學成分,馬兜鈴內醯胺則是馬兜鈴酸的一種代謝物。

大部分馬兜鈴科的草藥含有馬兜鈴酸,目前,已知有60多種中藥材,如關木通、青木香等。

馬兜鈴酸的確有毒,這早有定論。2005年出版的《中國藥典》已不再收錄關木通、青木香等含有馬兜鈴酸的中藥方,並使用其他品種替代。國際癌症研究中心於2008年將其列為1類致癌物,並將馬兜鈴酸類物質的天然混合物列為2A類致癌物。

需要注意的是,魚腥草裡並沒有馬兜鈴酸。重慶市中醫院藥劑科副主任冷靜表示,魚腥草不是馬兜鈴科植物,不含馬兜鈴酸,但含馬兜鈴內醯胺,這兩者不可等同。

2馬兜鈴內醯胺≠馬兜鈴酸 在魚腥草中含量很少

冷靜表示,從細胞毒性來看,

對腎臟上皮細胞具有一定損傷和抑制作用的是馬兜鈴內醯胺-I。在對魚腥草的提取物中,已發現含有馬兜鈴內醯胺-BII、AII和FII類,是否含有I類,還未明確。

此外,馬兜鈴內醯胺-I會對腎臟造成損傷,並不等同於致癌。在冷靜看來,很多癌症的發生不是由某一個單一因素導致,而是許多因素疊加的結果。從這一點上來說,患癌與否並不能完全由馬兜鈴內醯胺來推理。

有研究資料表明,在曬乾後的魚腥草中提取馬兜鈴內醯胺,含量為0.016g/kg。“日常食用中的魚腥草均為新鮮植物,含水分較多,這樣看來,1kg新鮮魚腥草所含的馬兜鈴內醯胺就更少了。”冷靜說,“考慮到人們每次食用魚腥草的份量,吃進體內的馬兜鈴內醯胺可以忽略不計。

冷靜認為,雖然目前還沒有證據直接否定“魚腥草可能誘導腎病並致癌”的論斷,但其結論有些偏頗。

持同樣觀點的還有西南大學藥學院教授李學剛。李學剛表示,魚腥草裡不含馬兜鈴酸,其所含的馬兜鈴內醯胺將對人體造成怎樣的影響,尚無定論。在這種情況下,持任何一種絕對的觀點,認為魚腥草會致癌,都不夠科學嚴謹。

3“魚腥草致癌”的說法 曾被官方多次闢謠

實際上,關於“魚腥草致腎病腎癌”的爭論,近年來曾多次引發線民熱議,官方也進行了闢謠。

據媒體報導,在2016中國食品闢謠論壇上,中國食品闢謠聯盟就發佈了三大食品謠言。網上流傳的“魚腥草會導致腎病腎癌”說法,被專家評定為邏輯推演不夠嚴謹,結論有失慎重。

今年4月,國家食品藥品監督管理總局官方網站連續發佈4批20個食品藥品類謠言匯總,“魚腥草致癌”位列第十。

早在2002年3月,由原衛生部公佈的《關於進一步規範保健食品原料管理的通知》中,對藥食同源物品、可用于保健食品的物品和保健食品禁用物品作了具體規定。其中,既是食品又是藥品的物品包括丁香、八角茴香、刀豆、魚腥草、姜等80餘種。

此外,在農業部公佈的《實施無公害農產品認證的產品目錄》中,魚腥草與魚鱗草、菹菜等567個食用農產品被列入無公害農產品認證產品目錄,這意味著魚腥草符合農產品品質安全和無公害農產品管理相關辦法。

專家表示,相比於爭論魚腥草是否致癌,人們更需關注的是飲食環境和飲食習慣的正確性。很多時候患病,是因為農藥殘留超標、重金屬污染、不合理飲食等。在滿足口腹之欲的同時,樹立正確的飲食觀念,才是真正防癌的好方法。

除了魚腥草以外,在我們食物界,

總有一些“兄弟姐妹”,

它們營養豐富,性價比高,

但卻因為人們的誤解背著各種“黑鍋”。

今天,他們忍不住要站出來說幾句公道話:

01

吃蛋黃會膽固醇過高?

先說說我們的“老大哥”——蛋黃。

很多人吃雞蛋時會丟掉它,認為其中含有大量膽固醇,會傷害心臟。事實上,2015年版的《美國居民膳食指南》已去除每日膽固醇攝入量300毫克的標準建議,理由是:儘管高膽固醇食物如蛋黃、動物內臟等一直被認為是提高心血管疾病的風險因素,但多年來的科學研究並沒有發現這兩者之間明確的因果關係。

醫學研究表明,膽固醇並非一無是處,它參與人體內維生素D和許多激素、生物膜的合成,具有重要的生理功能。經測定,一個雞蛋黃的膽固醇總量大約是200毫克。每天吃一個蛋黃,對絕大多數人是有益的。

02

一口堅果半口油?

再來看看“二弟”——堅果。

一些人聽說堅果脂肪含量高,“一口堅果半口油” ,而不敢吃堅果,實際上,這是一種飲食誤區。實際上,適當吃些堅果還有減肥的作用。

美國的科研人員在分析了803位參與者的飲食習慣後發現,那些食用樹生堅果(包括杏仁、腰果、榛子、核桃、松子、板栗等)最多的參試者比食用堅果最少的參試者,肥胖概率要低37%~46%,兩組人的平均身體品質指數(BMI)分別為27和29.5。此外,食用堅果多的人患代謝綜合征(包括肥胖、高血壓、高膽固醇、大腰圍)的可能性也較低。研究者認為,這主要是由於堅果中的脂肪酸主要為不飽和脂肪酸,而且堅果中的高蛋白質成分也會使食用者有飽腹感,減少不健康食物的攝入量。

堅果每天的適宜食用量是一小把。細水長流地吃才能發揮健康效果,一次吃半斤,以後又停很多日子,就難以發揮健康效應哦~

03

土豆導致發胖?

然後是我們的“三哥”——土豆。

很多人都把它當成容易發胖的食物,對它“望而卻步”。事實上,它的含水量高達76%以上,真正的澱粉含量不到20%,其中還含有能夠產生“飽腹感”的膳食纖維,所以用它來代替主食具有減肥效果。如果說吃它易導致發胖,那一定是吃得不對。

一是烹調不當。把好端端的“三哥”做成炸薯條、炸薯片等,其中吸收了大量油脂,從而導致發胖;二是因為人們沒有用“三哥”來代替主食,而是把它當成菜肴。“三哥”所含的熱量比主食少,卻比一般蔬菜多。所以,不要以為我們的“三哥”身材圓一點,吃了就容易發胖,關鍵看你怎麼吃。

04

聖女果是轉基因水果?

再看看我們的“四姐”——聖女果。

在不少人的心中,它是轉基因食品的代名詞。真相是,它並不是轉基因番茄,而是在野生種的基礎上經人工選擇培育而成的,與轉基因無關。所以,不要看我們“四姐”身材嬌小,就覺得它來路不正,請不要以貌取“果”。

05

水果乾沒營養?

接著說說我們的“五妹”——水果乾。

有人認為它沒啥營養,有人認為它含有太多添加劑,並不健康。其實,工藝優良的“五哥”是水果經過乾燥工藝製成的產品,這個乾燥過程,會濃縮水果中的糖分、蛋白質、脂肪和多種礦物質。

因此,葡萄乾、芒果幹、杏乾等天然“五妹”,可以幫助人體補充鉀、鈣等礦物質和膳食纖維,尤其適合夏季汗多時食用。

對於以上這些食物,

大家的誤會解除了嗎?

飲食不合理會傷害身體,

多吃健康食物,

將養生進行到底。

3“魚腥草致癌”的說法 曾被官方多次闢謠

實際上,關於“魚腥草致腎病腎癌”的爭論,近年來曾多次引發線民熱議,官方也進行了闢謠。

據媒體報導,在2016中國食品闢謠論壇上,中國食品闢謠聯盟就發佈了三大食品謠言。網上流傳的“魚腥草會導致腎病腎癌”說法,被專家評定為邏輯推演不夠嚴謹,結論有失慎重。

今年4月,國家食品藥品監督管理總局官方網站連續發佈4批20個食品藥品類謠言匯總,“魚腥草致癌”位列第十。

早在2002年3月,由原衛生部公佈的《關於進一步規範保健食品原料管理的通知》中,對藥食同源物品、可用于保健食品的物品和保健食品禁用物品作了具體規定。其中,既是食品又是藥品的物品包括丁香、八角茴香、刀豆、魚腥草、姜等80餘種。

此外,在農業部公佈的《實施無公害農產品認證的產品目錄》中,魚腥草與魚鱗草、菹菜等567個食用農產品被列入無公害農產品認證產品目錄,這意味著魚腥草符合農產品品質安全和無公害農產品管理相關辦法。

專家表示,相比於爭論魚腥草是否致癌,人們更需關注的是飲食環境和飲食習慣的正確性。很多時候患病,是因為農藥殘留超標、重金屬污染、不合理飲食等。在滿足口腹之欲的同時,樹立正確的飲食觀念,才是真正防癌的好方法。

除了魚腥草以外,在我們食物界,

總有一些“兄弟姐妹”,

它們營養豐富,性價比高,

但卻因為人們的誤解背著各種“黑鍋”。

今天,他們忍不住要站出來說幾句公道話:

01

吃蛋黃會膽固醇過高?

先說說我們的“老大哥”——蛋黃。

很多人吃雞蛋時會丟掉它,認為其中含有大量膽固醇,會傷害心臟。事實上,2015年版的《美國居民膳食指南》已去除每日膽固醇攝入量300毫克的標準建議,理由是:儘管高膽固醇食物如蛋黃、動物內臟等一直被認為是提高心血管疾病的風險因素,但多年來的科學研究並沒有發現這兩者之間明確的因果關係。

醫學研究表明,膽固醇並非一無是處,它參與人體內維生素D和許多激素、生物膜的合成,具有重要的生理功能。經測定,一個雞蛋黃的膽固醇總量大約是200毫克。每天吃一個蛋黃,對絕大多數人是有益的。

02

一口堅果半口油?

再來看看“二弟”——堅果。

一些人聽說堅果脂肪含量高,“一口堅果半口油” ,而不敢吃堅果,實際上,這是一種飲食誤區。實際上,適當吃些堅果還有減肥的作用。

美國的科研人員在分析了803位參與者的飲食習慣後發現,那些食用樹生堅果(包括杏仁、腰果、榛子、核桃、松子、板栗等)最多的參試者比食用堅果最少的參試者,肥胖概率要低37%~46%,兩組人的平均身體品質指數(BMI)分別為27和29.5。此外,食用堅果多的人患代謝綜合征(包括肥胖、高血壓、高膽固醇、大腰圍)的可能性也較低。研究者認為,這主要是由於堅果中的脂肪酸主要為不飽和脂肪酸,而且堅果中的高蛋白質成分也會使食用者有飽腹感,減少不健康食物的攝入量。

堅果每天的適宜食用量是一小把。細水長流地吃才能發揮健康效果,一次吃半斤,以後又停很多日子,就難以發揮健康效應哦~

03

土豆導致發胖?

然後是我們的“三哥”——土豆。

很多人都把它當成容易發胖的食物,對它“望而卻步”。事實上,它的含水量高達76%以上,真正的澱粉含量不到20%,其中還含有能夠產生“飽腹感”的膳食纖維,所以用它來代替主食具有減肥效果。如果說吃它易導致發胖,那一定是吃得不對。

一是烹調不當。把好端端的“三哥”做成炸薯條、炸薯片等,其中吸收了大量油脂,從而導致發胖;二是因為人們沒有用“三哥”來代替主食,而是把它當成菜肴。“三哥”所含的熱量比主食少,卻比一般蔬菜多。所以,不要以為我們的“三哥”身材圓一點,吃了就容易發胖,關鍵看你怎麼吃。

04

聖女果是轉基因水果?

再看看我們的“四姐”——聖女果。

在不少人的心中,它是轉基因食品的代名詞。真相是,它並不是轉基因番茄,而是在野生種的基礎上經人工選擇培育而成的,與轉基因無關。所以,不要看我們“四姐”身材嬌小,就覺得它來路不正,請不要以貌取“果”。

05

水果乾沒營養?

接著說說我們的“五妹”——水果乾。

有人認為它沒啥營養,有人認為它含有太多添加劑,並不健康。其實,工藝優良的“五哥”是水果經過乾燥工藝製成的產品,這個乾燥過程,會濃縮水果中的糖分、蛋白質、脂肪和多種礦物質。

因此,葡萄乾、芒果幹、杏乾等天然“五妹”,可以幫助人體補充鉀、鈣等礦物質和膳食纖維,尤其適合夏季汗多時食用。

對於以上這些食物,

大家的誤會解除了嗎?

飲食不合理會傷害身體,

多吃健康食物,

將養生進行到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