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古代農民義軍三大猛將:一位梁山第一猛將,一位常遇春難過三合

中國古代發生過多次農民起義,這些義軍中有不少猛將,以下面三位較為著名。一位是梁山第一猛將,一位逼死陣斬清軍主帥被奉為神,一位常遇春難過三合。

盧進義,梁山第一猛將,《水滸傳》中“玉麒麟盧俊義”原型。河北大名人,因為當地口音問題,被後人叫成“盧俊義”。盧進義貧苦農民出身,武功高強,歷史人物與《水滸傳》中的“盧俊義”出入不大,是實,但他不是富豪大商,而是家境貧寒的農夫出身。

張定邊(1318—1417),元末陳友諒農民軍猛將,也是元末明初第一猛將,朱元璋第一猛將常遇春在他手下難過三合。鐵匠出身,身材魁梧,瀟灑英俊,知天文,識地理,習兵法,練武功,精拳藝,擅岐黃。早年與陳友諒、張必先拜為兄弟,共謀大業。陳友諒起兵,全都仰仗張定邊,他轉戰荊楚,征伐兩江、閩、浙邊陲重鎮,
攻無不取,戰無不勝。後朱元璋部將康茂才偽降,張定邊力阻,陳友諒卻獨斷專橫,最終慘敗。鄱陽湖一戰,張定邊三合之內連斬朱元璋三員大將,將朱元璋困於澤中,朱元璋坐船擱淺不能行,陳友諒險將其陣斬。常遇春冷箭將張定邊射傷,使朱元璋得以逃脫。陳友諒死後,其子降朱元璋,張定邊遁入泉南靈源山,為避嫌而削髮,自號沐講禪師。洪武10年(1377)丁巳十月廿三淩晨,60歲的張定邊在西霞山晨練時遭遇斑斕猛虎襲擊,
他閃身躲開,一禪杖打在老虎前胛叉。猛虎頓時腦漿四濺,倒地身亡。

李定國(1621年-1662年),明末張獻忠農民軍猛將,貧苦農民出身,年僅十歲參加張獻忠起義軍,被張獻忠收做養子。長大後勇敢善戰,為張獻忠手下一員猛將,
人稱“小尉遲”、“萬人敵”。張獻忠死後,甯死荒野不降清,投靠南明與清軍血戰。先後出兵八萬攻湖南、取沅州、靖州,繼攻廣西桂林,大敗清軍,逼得清軍主帥孔有德自殺。後又在衡州伏擊清軍,陣斬清軍主帥尼堪,清軍全軍覆沒。吳三桂縊殺永曆帝后,李定國悲憤成疾,在西南邊陲堅持抗清鬥爭17年,1662年六月在猛臘病逝,臨死前告訴兒子及部下:“寧死荒徼,無降也!”李定國死後,部下有數千人不降,
聚于阿瓦河東百里,稱為“桂家”。猛臘各族人民亦奉李定國為神,過晉王墓均膜拜。並於後山複建“漢王廟”,每年春節進行隆重祭祀。多少年來,雲南人一直以李定國為驕傲,視其為脊樑,蔡鍔等皆以李定國為榜樣,章炳麟說:“願吾滇人,毋忘李定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