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對,他就是被你們逼逼了好幾天的億萬富翁“羅敏”

羅敏最近挺煩悶的。

公司上市的事兒,本來想低調處理,

不請媒體不採訪,但投資人嫌憋得慌,寫了篇頗為高調的萬字文,嗨爆了創投圈。

嗯,投資人是嗨爆了,他呢?

槍打出頭鳥啊,更何況趣店原本就是一家站在灰色地帶的企業。在公司上市的第二天,羅敏迎來了眾多媒體的集體討伐。“原罪”、“不道德”、“收割人頭”……總之,說什麼的都有。

這下可把趣店公關氣岔氣了,發了個公告,說要追究媒體的責任,但沒任何鳥用。

羅敏估計尋思著:哼,

你們都不行,還是老子親自上吧,反正老子已經被扣上“收割人頭”的帽子,怎麼都不會再差了,不如出去做做採訪,興許還能洗白。

可他萬萬沒想到,一句“你不還錢,就算了,當作福利送你了”竟激起了民憤,罵他的人更多了。

羅敏錯在哪了?錯在他不該把群眾當傻子。

如果他說的那句話是真的,收了群眾那麼高的利息,現在才告訴群眾是不用還的,這不是耍群眾玩那麼?耽誤了群眾發家致富,

群眾能放過你?

如果那句話是假的,不說別人,趣店幾千萬用戶及其家人的吐沫星子就能淹死他,當他們是啞巴嗎?

趣店市值下降這件事兒怪誰?怪你怪你怪你啊羅敏。

不過,話又說回來,拋開原罪問題不談,羅敏身上確實有很多可圈可點之處。做現金貸的企業少說也得有上萬家,有哪家不是在收割人頭?但又有哪家做出了趣店今天的市值?

要兔姐說,在咱們“看不慣別人又幹不掉別人”的時候,

與其整天逼逼別人不好,倒不如取他人之長補已之短。只有你強大了,所能掌控和主宰的東西才會越多。

祝你也能成為億萬富翁。

如需轉載請留言後臺,違者必究!

1

靠買地賣房賺百萬

我來自於江西的一個小鎮,母親是教師,父親是農民。我的第一筆大額財富,屬於工作外的編外收入。

那時,我在我們老家買了一塊兒宅基地,去蓋了8套房子,賣了,

然後賺了100萬。賺了錢之後,我在北京首付買了一套房子,還買了輛車。我曾經差一點成為了地產商,就是不停地去農村蓋宅基地,然後變成地產開放商。

至於創業,我覺得我其實是蠻懵懵懂懂走上創業這條路的,並不是說我天生就是想創業的,或者說我從高中大學裡面就發覺了創業精神。真的是在北大那半年的時間聽講座,開始覺得我也可以這樣。

大概是2012年吧,那個時候我還在好樂買,

我每天晚上都總睡不著,在幹嘛呢?在想項目。每天晚上會不停的思考,覺得做這樣一件事情能夠去為很多人服務,能夠去創造價值。又沒有人去做,為什麼我們不去做呢?

大家都知道,我創過很多次業。在親手結束掉第二個項目的時候,當場就有三個人哭了。我

看到有一個女生她流下眼淚的時候,心裡其實挺不是滋味的。

那個時候的感覺倒不是說,沒有帶領大家去賺錢還是怎麼樣,我是覺得這一群人聚在一起不容易。今天的這一頓飯可能是人生中的最後一頓飯,包括那13個人裡面,其實有些人到現在,已經過去了七年了。我沒有再見過,他在哪裡也不知道。

2

創業不能犯的錯誤

我第二次創業第一個犯的錯誤,就是股權架構不合理。三個人每人三分之一,我是33.4%,其實等同於三分之一,這是一個致命的錯誤。去創業的話,團隊股權必須合理,如果按照三分之一,三分之一,或者二分之一,二分之一這種結構的話,絕大部分的中國公司都得死。

另外兩個我認為創業不能犯的錯誤,一是不能太過於堅持一個方向,二是不能太閉塞。

之前創業的時候,有一個方向我堅持了兩年,但是坦白來講,以我現在的觀點,如果說當時哪怕是有一個人會來提醒我,會跟我溝通的話,也會發現那個方向是不OK的。

我犯過的第三個錯誤就是太閉塞。永遠公司幾個人在溝通,沒有去外面去尋求一些幫助,去拓展一下自己的視野。有一點小巷思維在裡面。

除了以上三點不能犯的錯誤外,在創業方面,我認為抓住風口並沒有用,如果你的團隊沒有準備好的話,抓住風口也沒有用。

每個創業者都應該去做自己最擅長的事情,你擅長哪一點,就去做哪一點,我覺得這樣的話,成功率會更大一些。

其次,在選擇創業方向的時候,有時候選擇比努力重要,如果你選擇這個方向不解決問題,或者你說解決的問題不夠極致,短期內是很難爆發的。

3

趣店成功的原因

我們做趣店為什麼能成功?第一個方面是因為我們不是第一次創業,所以這個團隊相對來講非常成熟。我們的高管團隊平均認識的時間是7到8年,我們之間相互信任,沒有任何的猜忌,很團結。

在戰略方面,我覺得我們做對了兩個決策,第一個是在2014年,源碼資本給我們領頭了B輪之後,我們迅速由不到1個城市,在一個月的時間內,擴張到了300個城市,那個時候,友商可能只有30個城市,這是一個很關鍵的節點。

有一句話,我印象很深,第一次聽王興講的,就是矽谷裡面流傳的一句話:一家創業公司最重要的是快速成長,你的快速成長能夠去解決很多問題。

你看上去在這個月它是問題,但是因為你在下個月成長了一倍,在下下個月你又成長了一倍,那些看上去是問題的問題,其實最後不是問題了。所以我覺得快速成長是能把以前原來會有的一些問題,變得不是問題。

第二個節點是在2015年8月份的時候,螞蟻金服戰略投資了我們,使得我們在很多業務上有非常多的協同。

4

創業者要學會打破邊界

最後我想告訴創業者的是,有時候我們需要走出自己的舒適區,去打破自己的邊界,去創造出一種新東西。

比如說,如果我一直做校園消費金融,可不可以,也可以,也會活得很好,但是如果我去打破邊界,我去擴展人群,我去服務更多的受眾,那麼會遇到挑戰,也可能在做這個過程中遇到失敗,但是萬一做成了呢?

就跟阿裡一樣,從阿裡巴巴到淘寶,從淘寶再到支付寶,其實這三個事情都不是一樣的事情,但是每一件事情都比之前的事情大得多。

我是覺得這一群人聚在一起不容易。今天的這一頓飯可能是人生中的最後一頓飯,包括那13個人裡面,其實有些人到現在,已經過去了七年了。我沒有再見過,他在哪裡也不知道。

2

創業不能犯的錯誤

我第二次創業第一個犯的錯誤,就是股權架構不合理。三個人每人三分之一,我是33.4%,其實等同於三分之一,這是一個致命的錯誤。去創業的話,團隊股權必須合理,如果按照三分之一,三分之一,或者二分之一,二分之一這種結構的話,絕大部分的中國公司都得死。

另外兩個我認為創業不能犯的錯誤,一是不能太過於堅持一個方向,二是不能太閉塞。

之前創業的時候,有一個方向我堅持了兩年,但是坦白來講,以我現在的觀點,如果說當時哪怕是有一個人會來提醒我,會跟我溝通的話,也會發現那個方向是不OK的。

我犯過的第三個錯誤就是太閉塞。永遠公司幾個人在溝通,沒有去外面去尋求一些幫助,去拓展一下自己的視野。有一點小巷思維在裡面。

除了以上三點不能犯的錯誤外,在創業方面,我認為抓住風口並沒有用,如果你的團隊沒有準備好的話,抓住風口也沒有用。

每個創業者都應該去做自己最擅長的事情,你擅長哪一點,就去做哪一點,我覺得這樣的話,成功率會更大一些。

其次,在選擇創業方向的時候,有時候選擇比努力重要,如果你選擇這個方向不解決問題,或者你說解決的問題不夠極致,短期內是很難爆發的。

3

趣店成功的原因

我們做趣店為什麼能成功?第一個方面是因為我們不是第一次創業,所以這個團隊相對來講非常成熟。我們的高管團隊平均認識的時間是7到8年,我們之間相互信任,沒有任何的猜忌,很團結。

在戰略方面,我覺得我們做對了兩個決策,第一個是在2014年,源碼資本給我們領頭了B輪之後,我們迅速由不到1個城市,在一個月的時間內,擴張到了300個城市,那個時候,友商可能只有30個城市,這是一個很關鍵的節點。

有一句話,我印象很深,第一次聽王興講的,就是矽谷裡面流傳的一句話:一家創業公司最重要的是快速成長,你的快速成長能夠去解決很多問題。

你看上去在這個月它是問題,但是因為你在下個月成長了一倍,在下下個月你又成長了一倍,那些看上去是問題的問題,其實最後不是問題了。所以我覺得快速成長是能把以前原來會有的一些問題,變得不是問題。

第二個節點是在2015年8月份的時候,螞蟻金服戰略投資了我們,使得我們在很多業務上有非常多的協同。

4

創業者要學會打破邊界

最後我想告訴創業者的是,有時候我們需要走出自己的舒適區,去打破自己的邊界,去創造出一種新東西。

比如說,如果我一直做校園消費金融,可不可以,也可以,也會活得很好,但是如果我去打破邊界,我去擴展人群,我去服務更多的受眾,那麼會遇到挑戰,也可能在做這個過程中遇到失敗,但是萬一做成了呢?

就跟阿裡一樣,從阿裡巴巴到淘寶,從淘寶再到支付寶,其實這三個事情都不是一樣的事情,但是每一件事情都比之前的事情大得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