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英國將漢語納入國民教育還定了小目標:3年學習人數40萬

近日,英國《金融時報》中文網站發表一篇文章稱,學習中文被“高智商商界人士”視為一項不錯的投資。如今,中文教育已經成為英國初中等教育中的重要內容之一,越來越多的學校開設中文課程。

世界,正在研究中國。

英國已將漢語納入國民教育體系,是歐洲建立孔子學院和孔子課堂數量最多的國家之一。英國政府提出2020年漢語學習人數要達到40萬。越來越多的英國人認識到,學習中文,不再僅僅是興趣,而是增加一項重要技能,乃至提升自身競爭力。

據中國駐英國使館教育處統計資料,截至目前,英國已經建立29所孔子學院148個孔子課堂,累計註冊學習中文的學生16萬余人。

國家漢辦駐英代表處市場拓展負責人李婷介紹說,近年來,學習漢語的英國學生越來越多,呈現不斷上升趨勢。報考參加漢語水準考試的英國學生數量也不斷刷新。

漢語學習熱的出現和持續,與中國的快速發展密不可分,

也與中英兩國之間文化、經濟合作的發展步伐一致。英國近年不僅在越來越多的高校開設系統性的漢語課程,還著手在中小學校推廣漢語教學。

熟練運用中文無疑是一項重要技能

倫敦肯辛頓區,英國首家中英雙語私校——韋德雙語小學正在穩步推進首批招生的課程。雖然試水的第一學期只招收了15名學生,但校方表示,有信心在未來將學生數量擴展至500名。

校長喬·華萊士告訴本報記者,

學習中文是現在的一個重要趨勢,韋德雙語學校的建立正是為了順應這一趨勢。學校的目標是,當孩子離開這裡進入中學時,通過幼稚園和小學階段的扎實學習和訓練,他們能熟練掌握使用中文。校長稱:“熟練運用中文無疑是一項重要技能。”

目前來韋德雙語學校讀書的孩子,20%來自華僑華人家庭,20%來自完全不懂中文的家庭,另有60%則是中外混血家庭,呈現出國際化特點。

校方表示,家長們的共識是掌握中文很重要,中文不再只是興趣班的課程,而是要系統掌握、熟練運用,以獲得中文能力提升自身競爭力。

為了達到這一目標,校方採用雙語沉浸式教學法。在專門的中文教室裡,所有的一切都是中文和中式的:書本、玩具、黑板報,都是中文的;聽說讀寫、玩樂遊戲,都用中文交流。包餃子、過中秋,學古詩、唱中文兒歌、瞭解太極……豐富多彩的課程設置和體驗,

就是為了全方位傳授中文知識和展示中國文化。校方認為,通過這種沉浸式教育,能幫助學生最自然地學習中文,同時瞭解中國文化,有助於未來實踐中溝通順暢。

學校創辦者之一的戴雨果表示,他自學掌握中文後,在工作上獲得很多好機會。作為一名新聞學教授,他主持製作的6集電視紀錄片《你所不瞭解的西方故事》曾在中國中央電視臺播放。“中國現在是全球約120多個國家的主要交易夥伴。我希望我們的下一代做好準備,抓住這一機遇。”

私立學校開設漢語課堂比例已達45%

在萊斯特城的萊斯特大學,主管國際合作的大學副校長莎拉·狄克遜和義大利語。

這其中孔子學院、孔子課堂起到了積極的影響作用。蘇格蘭地區擁有5所孔子學院和44間孔子課堂,覆蓋面達到蘇格蘭最北端的設德蘭群島,前來支持教學的中國老師不斷增加,累積幫助3萬名蘇格蘭中小學生瞭解中文知識。在今年舉辦的第十六屆“漢語橋”全英大區賽中,來自愛丁堡大學的學生取得了優異成績。

另一方面,強化漢語學習、報考參加漢語水準考試的英國學生也呈現持續增長的趨勢。截至今年7月,共有6237名英國學生報考漢語水準考試,與2011年相比,增長約5倍。對不少學生而言,獲得漢語等級證書,在就業求職時是一大優勢。

去年9月,英國教育部啟動“卓越漢語教學”專案,投資1000萬英鎊(約合8762萬元人民幣),計畫4年內培養至少5000名能流利使用漢語的中學生,同時培養100名中文教師。專案負責人介紹說,目前已有14所學校參與該專案,學生、家長和校方回饋都相當積極。今年9月份,又有20多所新的學校加入這個漢語教學項目。

語言,是文化的載體、溝通的橋樑。學習漢語對英國學生來說,不僅是瞭解中國博大文化的重要方式,也是開拓溝通世界的重要機會。越來越多的英國學生對中國懷有極大的好奇,希望瞭解她、走近她,湧動在英國各地的漢語熱正是滿足他們願望的最好管道。

我希望我們的下一代做好準備,抓住這一機遇。”

私立學校開設漢語課堂比例已達45%

在萊斯特城的萊斯特大學,主管國際合作的大學副校長莎拉·狄克遜和義大利語。

這其中孔子學院、孔子課堂起到了積極的影響作用。蘇格蘭地區擁有5所孔子學院和44間孔子課堂,覆蓋面達到蘇格蘭最北端的設德蘭群島,前來支持教學的中國老師不斷增加,累積幫助3萬名蘇格蘭中小學生瞭解中文知識。在今年舉辦的第十六屆“漢語橋”全英大區賽中,來自愛丁堡大學的學生取得了優異成績。

另一方面,強化漢語學習、報考參加漢語水準考試的英國學生也呈現持續增長的趨勢。截至今年7月,共有6237名英國學生報考漢語水準考試,與2011年相比,增長約5倍。對不少學生而言,獲得漢語等級證書,在就業求職時是一大優勢。

去年9月,英國教育部啟動“卓越漢語教學”專案,投資1000萬英鎊(約合8762萬元人民幣),計畫4年內培養至少5000名能流利使用漢語的中學生,同時培養100名中文教師。專案負責人介紹說,目前已有14所學校參與該專案,學生、家長和校方回饋都相當積極。今年9月份,又有20多所新的學校加入這個漢語教學項目。

語言,是文化的載體、溝通的橋樑。學習漢語對英國學生來說,不僅是瞭解中國博大文化的重要方式,也是開拓溝通世界的重要機會。越來越多的英國學生對中國懷有極大的好奇,希望瞭解她、走近她,湧動在英國各地的漢語熱正是滿足他們願望的最好管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