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名將狄青竟遭人鄙視,背後原因讓人難以置信

“學而優則仕”是一句古老的套話,卻也是中國歷史傳統的不刊之論。

通俗地說,除了極少數生性淡泊,嚮往隱士生活而立志要做世外逸民者外,絕大多數讀書人都希望學成文武藝,貨賣帝王家。

不過,即便真有一肚子學問,要想成功地向帝王推銷,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職業讀書人的出現,應該是在戰國時期。那個官位都由貴族世襲的時代,平民讀書人想要出人投地,只有懷抱學問之利器遊蕩天下,以便讓對自己的學問有興趣的君主起用自己。

不過,這種辦法的成功機率太小,帶有相當的偶然性――大哲孔子周遊列國,基本沒實現政治抱負。

漢代有舉孝廉的方法選拔人才,由地方長官向朝廷推薦賢良之人;魏晉南北朝則有九品中正制,把人才分為上上、上中、上下及中上、中中、中下和下上、下中、下下九等,以供政府選用;這些選拔人才的辦法不能說毫無用處,但至少相當不嚴密,好比用稱牛的木秤來計量藥品,

粗放不准。

所以科舉制度的出現就是必然,因為全社會需要一個更科學更開放也更公正的人才選拔辦法。作為一種嚴密的考試制度,科舉制始于隋而成于唐,一直到晚清,才在維新變法的大潮中退出歷史舞臺,歷時一千三百年之久。據統計,這一千三百年間的進士近十萬人。

北宋帝國的科舉制度沿襲隋唐,但也有很多細節性的不同,而這些細節,都是蘇東坡曾經遭遇到的。他正是在這樣一種相對嚴密而科學的考試制度之下,憑藉自己的才華像錐子刺破口袋那樣脫穎而出。

與後來明清科考的複雜繁瑣不同,北宋的科舉還保留著唐時的簡潔。明清時,讀書人先在家鄉參加縣試和府試,取得童生資格後,

才能參加由朝廷派來的學政(相當於教委主任)主持的院試,院試又分為歲試和科試兩級。

歲試合格後,就取得了生員或秀才的資格;秀才中的成績優秀者,獲准參加科試。科試通過了,有權參加每三年一次的鄉試,鄉試在省城舉行,考中者稱為舉人。舉人們有資格坐公家的車去京城參加考試,康有為上書清廷時,簽名者均為各省舉人,所以稱為公車上書。

舉人在京城參加的考試稱為會試,

會試考中,稱為進士,進士就有了做官的機會。至於狀元、榜眼和探花之謂,則屬於皇帝在取得了進士資格的舉子中間評定的名次和等級。

北宋的考試制度中,進士只是考試的一個科目,與九經、五經、開元禮、三史、三傳、明經、明法等科目並列,但最為人所重,參加的人也最多。考試則分為州試、省試和殿試三級。

州試是地方一級的考試,由通判主持――後來蘇東坡任過通判,主持過好多次州試。州試取中的考生稱為舉子、貢生,冬天集中到京城,以便參加次年春天舉行的省試。

省試由禮部舉行,禮部兼具今天的教育部、外交部和文化部的職責。省試考取後,必須通過由皇帝親自主持的殿試,才成為進士。北宋開國的近百年裡,與明清時一旦考取了進士就一定有官做不同,許多進士在殿試中被黜落。一直到仁宗嘉祐二年(1057)――也就是蘇東坡到首都參加考試的那一年――才宣佈:所有進士一律全部錄用。

柏楊說北宋是士大夫的樂園,我說北宋是文人帝國,一大原因就是宋朝自太宗朝開始,就對讀書人優禮有加。據說李世民看到讀書人魚貫進入宮中參加考試時,曾得意地對手下說:天下英雄盡入我囊中也。

也許李世民的這番豪言壯語影響過宋太宗,自太宗朝始,讀書人一旦金榜高中,其含金量之高令人眼熱。太平興國八年,宋太宗下旨,凡進士及第者均賜宴瓊林苑,並成為以後的定制。此外,凡進士及第者,在東華門外由官員大聲唱名。

宰相韓琦因自己是進士出身而看不起屢立戰功的名將狄青,宣稱“東華門外以狀元唱出者才是好男兒!”另一位文官尹洙則說:即便是統兵十萬,恢復失地燕雲十六州,到太廟奏凱歌,也比不上狀元及第那麼榮耀。

總之,進士的地位和身價使得一些已經通過其它管道做了官的人也紛紛下科場,就像現在的幹部當上了處長局長還想撈個MBA學位一樣時尚。

宋朝的科考,不僅錄用進士的名額比唐代大得多,同時一入官場,提升也快。唐代中進士後並不是立即授官,而宋代則只要一舉進士就必授官職。而且,以後的升遷中,宋代特別講究出身,好比今天選拔官員必看文憑。中過進士的稱為“有出身”,出於蔭補的叫“無出身”,科舉和蔭補以外的其它途徑入仕者則稱為“雜出身”。

不用說,最有地位、最受人高看的當然是有出身的進士――太宗時代的進士中,有十八個人在當時就做到了宰相級別的高官,以至於宋人有“一舉首登龍虎榜,十年身到鳳凰池”的說法,鳳凰池即指宰相府。

不過,與隋唐相比,北宋的科考制度也更加嚴密,比如實行回避制度――如果你的親戚出任本次考試的主考,你必須在他任主考以外的其它考場另考;又比如實行糊名制度,也就是把試卷上的名字用紙片貼上,以力求公正。

但最為人所重,參加的人也最多。考試則分為州試、省試和殿試三級。

州試是地方一級的考試,由通判主持――後來蘇東坡任過通判,主持過好多次州試。州試取中的考生稱為舉子、貢生,冬天集中到京城,以便參加次年春天舉行的省試。

省試由禮部舉行,禮部兼具今天的教育部、外交部和文化部的職責。省試考取後,必須通過由皇帝親自主持的殿試,才成為進士。北宋開國的近百年裡,與明清時一旦考取了進士就一定有官做不同,許多進士在殿試中被黜落。一直到仁宗嘉祐二年(1057)――也就是蘇東坡到首都參加考試的那一年――才宣佈:所有進士一律全部錄用。

柏楊說北宋是士大夫的樂園,我說北宋是文人帝國,一大原因就是宋朝自太宗朝開始,就對讀書人優禮有加。據說李世民看到讀書人魚貫進入宮中參加考試時,曾得意地對手下說:天下英雄盡入我囊中也。

也許李世民的這番豪言壯語影響過宋太宗,自太宗朝始,讀書人一旦金榜高中,其含金量之高令人眼熱。太平興國八年,宋太宗下旨,凡進士及第者均賜宴瓊林苑,並成為以後的定制。此外,凡進士及第者,在東華門外由官員大聲唱名。

宰相韓琦因自己是進士出身而看不起屢立戰功的名將狄青,宣稱“東華門外以狀元唱出者才是好男兒!”另一位文官尹洙則說:即便是統兵十萬,恢復失地燕雲十六州,到太廟奏凱歌,也比不上狀元及第那麼榮耀。

總之,進士的地位和身價使得一些已經通過其它管道做了官的人也紛紛下科場,就像現在的幹部當上了處長局長還想撈個MBA學位一樣時尚。

宋朝的科考,不僅錄用進士的名額比唐代大得多,同時一入官場,提升也快。唐代中進士後並不是立即授官,而宋代則只要一舉進士就必授官職。而且,以後的升遷中,宋代特別講究出身,好比今天選拔官員必看文憑。中過進士的稱為“有出身”,出於蔭補的叫“無出身”,科舉和蔭補以外的其它途徑入仕者則稱為“雜出身”。

不用說,最有地位、最受人高看的當然是有出身的進士――太宗時代的進士中,有十八個人在當時就做到了宰相級別的高官,以至於宋人有“一舉首登龍虎榜,十年身到鳳凰池”的說法,鳳凰池即指宰相府。

不過,與隋唐相比,北宋的科考制度也更加嚴密,比如實行回避制度――如果你的親戚出任本次考試的主考,你必須在他任主考以外的其它考場另考;又比如實行糊名制度,也就是把試卷上的名字用紙片貼上,以力求公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