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買房時仲介不會告訴你的秘密!教你如何應對

西裝筆挺、皮鞋鋥亮、不厭其煩地推銷……這是房產仲介經紀人通常給人的印象。雖然,我們常常在地鐵口、馬路邊看到紮堆的房產仲介,他們或是拿著廣告板,或是在發宣傳單。但是你知道嗎?這份看似普通的職業卻是百萬年薪的"多發地"!這讓辛辛苦苦攢了數年錢,

仍然付不起首付的小編情何以堪?但事實是,關於房產仲介,我們不知道的真相和內幕還有許多……

提傭比例最高可接近四成

為何房產仲介行業能誕生如此多的"百萬富翁"。

根據勞動報瞭解,通常一線業務員的薪水由基本固定薪水和提傭組成,後者佔據絕對大頭。而提傭根據傭金的多少,比例從10%-40%不等。如果有幸能夠成交一層或者一幢辦公樓,收傭可謂不菲。譬如今年上海一家房產仲介公司就曾成交了一幢標的上億的辦公樓,業務員光傭金就收了220萬元。仲介可謂是個不折不扣的暴利行業。

仲介掙的也是辛苦錢

在高收入的背後,

房產仲介行業的一線業務員卻承載著極大的壓力。據業內人士透露,多數房產仲介上下班時間基本是朝九晚九,每年除了大年夜到年初三,基本全年無休;有客戶來看房,業務員必須隨叫隨到,吃飯往往不能定時;每天至少打50個-100個電話進行陌生拜訪……

除了工作的強度大,仲介經紀人用自己的努力賺來的錢,大頭卻被公司拿走,還得給推薦房源、幫助議價的同事分成,業內人士稱"扣稅後到手一半就算相當不錯了"。

因此有統計稱,房產仲介行業從業人員流動性很強,淘汰率達到了80%。

房產仲介在淡季時的三個出路

由於仲介公司賺錢主要通過收取仲介服務費、評估費和按揭返點,所以地產仲介即使在淡季也能努力找到盈利方法:首先,售房淡了,就從租房下手;再者,商品房的買賣淡了,仲介就會瞄準代理業務;最後,房屋交易淡了,仲介又會忙於融資、抵押按揭、擔保等業務,

一般銀行都有返點的,一般在千分之六到千分之十左右。

仲介都喜歡"撿好聽的說"

房產仲介在介紹時,一般只會"撿好聽的說"。總結仲介的做法,主要不外乎三種方式:第一種是報喜不報憂,即把一些不好的資訊故意隱瞞不說,而買家聽到的都是優點。第二種就是有意識忽略缺點,卻把優點無限放大,從而讓買家只看到優點,而忽略缺點。更有甚者,

房產仲介甚至會換種說法,把缺點說成優點。比如房子明明朝向為西面,但仲介卻說成"可以欣賞落日餘暉"。再比如把靠近喧鬧的高架說成交通便利,把地處偏僻區域說成遠離喧囂,把價格貴的說成物有所值等等。通過這種變通的說法,讓缺點變得不那麼讓人無法接受。

看房次序暗藏玄機

不少仲介明知顧客需要什麼樣子的房子,但還是帶他到多個社區去轉,故意讓其出現看房疲勞,最後再將最投合顧客心理的一套房子介紹給他,以提高成交率等。在實施這類迂回戰術時,仲介先摸清了顧客的心理價位,對看房次序作出很有針對性的安排,先帶他看差房源,然後看非常好的,最後推薦一套價位差不多的,這樣顧客一般都會接受。

對於"到手價",買家要當心

所謂"到手價",就是指不包括交易中產生的各項稅費及仲介費的賣方淨到手價。目前到手價形式非常普遍,幾乎所有的掛牌價都是如此。如果約定的是"到手價",那麼,買方的購房支出就要包括合同成交價、買方承擔的各項稅費、賣方承擔的各項稅費、買方承擔的仲介費、賣方承擔的仲介費。因此對買方來說,對房產仲介公司計算出來的稅款一定不能偏聽偏信,最好查閱一下相關規定,再到房地產交易中心去瞭解一下。同時,為避免產生歧義,應當在合同中對"到手價"不包括哪些費用作明確限定,並詳細寫明,以免產生不必要的糾紛。

低價房源多為"釣魚",免傭金是噱頭

很多購房者都遭遇過這類情況:專門挑那些價格很實惠的房源,但到頭來卻發現總是撲空。在仲介門店,業務員的答覆都是千篇一律:"不好意思,這套房子最近剛剛成交,我們還沒來得及把那條資訊撤下來。要不您先坐坐,我幫您找找別的房子。"接下來便是規定套路,留下電話、姓名,以及具體要求,然後再推薦房源……還有仲介故意把價格寫得很低,瞭解到買方需要按揭後,再告訴對方必須付全款才能享受優惠價。此外,免傭金可能也只是噱頭,置業顧問會在買賣方和成交金額中反復權衡。雖然某一方可能免了傭金,這筆錢最終都會通過交易金額等體現出來,因為仲介就是靠提成吃飯的。

"吃差價"是慣用伎倆

業界曾有這樣一句話,"半年不開張,開張吃半年",說的就是房產仲介通過"吃差價"的方式,一次賺取相當於半年或者幾年的收入。吃差價主要有兩種方式,其一是採用委託代理、抬價銷售的方式,即儘量撇開房東,仲介直接與買家接觸完成交易。這樣,仲介就有機會以高出掛牌價的價格將房產售出,並將高出部分中飽私囊。其二則是介入交易、直接倒手,牟取差價。如果仲介看到有報價極低的房產,便會找機會自己先收購下來,僅需支付一筆定金或首付款,然後自己作為賣方再轉手以高價賣出,獲取中間差價。這種手法多存在於一些房價仍然處於上漲過程中的二、三線城市。

為了讓房東讓價,挑刺房客部分是"托"

這是一種非常經典的砍價手法,並非仲介獨創,但已被他們"活用"。為了迫使房東讓價,仲介公司會組織一些"托",比如公司的同事,或者親戚朋友等,當著房東的面不停地挑刺,讓房東逐漸感覺自家房子確實毛病多,不值那麼多錢。在這樣一番疲勞轟炸和心理暗示下,房主也會逐漸把價格降下來。即使沒有"托"來幫忙,房產仲介甚至可以借購房者之口來達到挑刺的目的。迫使房東降價除了能快速售出房源以賺取傭金和差價外,更能讓市場交投活躍,即仲介可以多做幾單生意。

如何才能做到不中招,被仲介騙呢?小編認為首先就是要瞭解房產仲介的工作性質。房地產仲介為消費市場提供了房地產評估、經紀、諮詢等服務。它最大的優勢就是掌握大量房源資訊,以及能夠招攬到更多的購房者,同時由於熟悉房產交易流程,可以説明買賣雙方解決諸多實際問題,因而房產仲介可以說是交易的“潤滑劑”。然而與此同時,購房者卻要時刻保持清醒,不能偏聽偏信。為了自身利益,房產仲介在傳遞資訊過程中,肯定會有所取捨,盡可能保留對自己有用的資訊,而遮罩掉對交易毫無説明的部分。但這樣卻不利於買賣雙方做出理性的判斷,很多時候甚至會發生誤導。作為購房者應對房產仲介行業有所瞭解,比如二手房常規買賣流程等,其中,更為主要的是要瞭解一些行業“不為人知的潛規則”。

不少仲介明知顧客需要什麼樣子的房子,但還是帶他到多個社區去轉,故意讓其出現看房疲勞,最後再將最投合顧客心理的一套房子介紹給他,以提高成交率等。在實施這類迂回戰術時,仲介先摸清了顧客的心理價位,對看房次序作出很有針對性的安排,先帶他看差房源,然後看非常好的,最後推薦一套價位差不多的,這樣顧客一般都會接受。

對於"到手價",買家要當心

所謂"到手價",就是指不包括交易中產生的各項稅費及仲介費的賣方淨到手價。目前到手價形式非常普遍,幾乎所有的掛牌價都是如此。如果約定的是"到手價",那麼,買方的購房支出就要包括合同成交價、買方承擔的各項稅費、賣方承擔的各項稅費、買方承擔的仲介費、賣方承擔的仲介費。因此對買方來說,對房產仲介公司計算出來的稅款一定不能偏聽偏信,最好查閱一下相關規定,再到房地產交易中心去瞭解一下。同時,為避免產生歧義,應當在合同中對"到手價"不包括哪些費用作明確限定,並詳細寫明,以免產生不必要的糾紛。

低價房源多為"釣魚",免傭金是噱頭

很多購房者都遭遇過這類情況:專門挑那些價格很實惠的房源,但到頭來卻發現總是撲空。在仲介門店,業務員的答覆都是千篇一律:"不好意思,這套房子最近剛剛成交,我們還沒來得及把那條資訊撤下來。要不您先坐坐,我幫您找找別的房子。"接下來便是規定套路,留下電話、姓名,以及具體要求,然後再推薦房源……還有仲介故意把價格寫得很低,瞭解到買方需要按揭後,再告訴對方必須付全款才能享受優惠價。此外,免傭金可能也只是噱頭,置業顧問會在買賣方和成交金額中反復權衡。雖然某一方可能免了傭金,這筆錢最終都會通過交易金額等體現出來,因為仲介就是靠提成吃飯的。

"吃差價"是慣用伎倆

業界曾有這樣一句話,"半年不開張,開張吃半年",說的就是房產仲介通過"吃差價"的方式,一次賺取相當於半年或者幾年的收入。吃差價主要有兩種方式,其一是採用委託代理、抬價銷售的方式,即儘量撇開房東,仲介直接與買家接觸完成交易。這樣,仲介就有機會以高出掛牌價的價格將房產售出,並將高出部分中飽私囊。其二則是介入交易、直接倒手,牟取差價。如果仲介看到有報價極低的房產,便會找機會自己先收購下來,僅需支付一筆定金或首付款,然後自己作為賣方再轉手以高價賣出,獲取中間差價。這種手法多存在於一些房價仍然處於上漲過程中的二、三線城市。

為了讓房東讓價,挑刺房客部分是"托"

這是一種非常經典的砍價手法,並非仲介獨創,但已被他們"活用"。為了迫使房東讓價,仲介公司會組織一些"托",比如公司的同事,或者親戚朋友等,當著房東的面不停地挑刺,讓房東逐漸感覺自家房子確實毛病多,不值那麼多錢。在這樣一番疲勞轟炸和心理暗示下,房主也會逐漸把價格降下來。即使沒有"托"來幫忙,房產仲介甚至可以借購房者之口來達到挑刺的目的。迫使房東降價除了能快速售出房源以賺取傭金和差價外,更能讓市場交投活躍,即仲介可以多做幾單生意。

如何才能做到不中招,被仲介騙呢?小編認為首先就是要瞭解房產仲介的工作性質。房地產仲介為消費市場提供了房地產評估、經紀、諮詢等服務。它最大的優勢就是掌握大量房源資訊,以及能夠招攬到更多的購房者,同時由於熟悉房產交易流程,可以説明買賣雙方解決諸多實際問題,因而房產仲介可以說是交易的“潤滑劑”。然而與此同時,購房者卻要時刻保持清醒,不能偏聽偏信。為了自身利益,房產仲介在傳遞資訊過程中,肯定會有所取捨,盡可能保留對自己有用的資訊,而遮罩掉對交易毫無説明的部分。但這樣卻不利於買賣雙方做出理性的判斷,很多時候甚至會發生誤導。作為購房者應對房產仲介行業有所瞭解,比如二手房常規買賣流程等,其中,更為主要的是要瞭解一些行業“不為人知的潛規則”。